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题库之判断题

所属学校:全国通用 科目: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2013-05-13 20:43:00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  √  )

2.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  √  )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X  )

5.能计算问题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X )

6.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X )

7.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X  )

8.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X )

9.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10.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来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  √  )

11.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

12.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   √ )

13.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 √ )

14.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  X  )

15.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X  )                 

16.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  )

1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在于区分现象在数量上的不同。( X  )

18.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X  )

19.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       (  X )

20.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人”,填报单位是“户”。( √  )

21.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  )                            

22.对我国主要粮食农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 √  )                               

23.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   )

24.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或100%。(  √  )

25.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

26.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27.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

28.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 )

29.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X  )                         

30.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X )

31.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X )

32.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X  )

33.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 X )

34.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  )

35.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X  )

36.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X  )

37.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X  )

38.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X  )

3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X  )

40.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构成样本,在样本变量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大于不重复抽样构成的样本个数。(  X  )

41.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X  )

4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    (  X  )

4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 √  )

44.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4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X )

46.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  X  )

47.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数方差越大。(  X  )

48.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X  )

49.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

5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X  )

51.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  √  )

52.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X  )

53.总指数有两种计算形式,即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X  )

54.总指数的计算形式仅表现为综合指数。(  X )

55.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X  )

56.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  X  )

57.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

58.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 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X )

59.算术平均数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指标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 √  )

60.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时,若研究的是数量指标的变动,则选择的同度量因素是数量指标。    (  X  )

61.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  )          

62.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  √  )

63.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                                 

64.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X )

65.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    (  √  )

66.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  X  )

67.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X   )

68.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  √  )  

6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X )

70.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X   )

7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X )                               

72.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

73.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  √  )

74.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  )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