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因素
4.●某企业本年度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
产品名称 | 产量(件) | 单位成本(元) | |||
计划 | 实际 | 上年实际 | 本年计划 | 本年实际 | |
甲产品 | 1650 | 2200 | 100 | 90 | 89 |
乙产品 | 550 | 550 | 200 | 190 | 188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和实际完成情况,并分析由于产品产量、品种构成和单位成本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
解: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任务
可比产品 | 计划产量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降低任务 | |||
上年 | 计划 | 上年 | 计划 | 降低额 | 降低率 | ||
甲 | 1650 | 100 | 90 | 165000 | 148500 | 16500 | 10% |
乙 | 550 | 200 | 190 | 110000 | 104500 | 5500 | 5% |
合计 | | | | 275000 | 25300 | 22000 | 8% |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完成情况
可比产品 | 实际产量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完成情况 | |||||
上年 | 计划 | 实际 | 上年 | 计划 | 实际 | 降低额 | 降低率 | ||
甲 | 2200 | 100 | 90 | 89 | 220000 | 198000 | 195800 | 24200 | 11% |
乙 | 550 | 200 | 190 | 188 | 110000 | 104500 | 103400 | 6600 | 6% |
合计 | / | / | / | / | 330000 | 302500 | 299200 | 30800 | 9.33% |
7.●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
材料项目有关资料表
材料名称 | 计划 | 实际 | ||||||
耗用量(千克) | 配比 | 单价(元) | 成本(元) | 耗用量(千克) | 配比 | 单价(元) | 成本(元) | |
A | 6 | 30% | 40 | 240 | 3.6 | 20% | 36 | 129.6 |
B | 2 | 10% | 30 | 60 | 6.3 | 35% | 34 | 214.2 |
C | 9 | 45% | 25 | 225 | 2.7 | 15% | 32 | 86.4 |
D | 3 | 15% | 20 | 60 | 5.4 | 30% | 18 | 97.2 |
会计 | 20 | 100% | - | 585 | 18 | 100% | - | 527.4 |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三因素分析各因素变动对甲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
解: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527.4-585=-57.60
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585/20=29.25
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3.6×40+6.3×30+2.7×25+5.4×20)/18=28.25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总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8-20)×29.25=-58.5
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28.25-29.25)×18=-18
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36-40)×3.6+(34-30)×6.3+(32-25)×2.7+(18-20)×5.4=18.9
各因素变动对甲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5.8)+(—18)+18.9=—57.6
10.●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 计量单位 | 计划 | 实际 |
产品产量 | 件 | 210 | 200 |
材料单耗 | 千克 | 10 | 12 |
材料单价 | 元 | 5 | 4 |
材料费用 | 元 | 10500 | 960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解: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9600-10500=-900
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210)×10×5=-500
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12-10)×5=2000
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00×12×(4-5)=-2400
三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500)+2000+(-2400)=-900
14.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有关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别 | 实际产量(件) | 计划单位成本(元) | 实际单位成本(元) | |
可比产品 | 甲产品 | 200 | 120 | 110 |
乙产品 | 250 | 400 | 420 | |
不可比产品 | 丙产品 | 300 | 600 | 52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如下“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表”。
解: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
产品名称 | 总成本(元) | 差异 | |||
按计划计算 | 按实际计算 | 降低额(元) | 降低率 | ||
可比产品 | 甲产品 | 200×120=24000 | 200×110=22000 | -2000 | -8.33% |
乙产品 | 350×400=100000 | 250×420=105000 | 5000 | 5% | |
合计 | 124000 | 127000 | 3000 | 2.42% | |
不可比产品 | 丙产品 | 300×600=180000 | 300×520=156000 | -24000 | -13.33% |
合计 | 304000 | 283000 | -21000 | -6.9% |
25.●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工时及制造费用资料
项目 | 单位 | 计划 | 实际 | 差异 |
单位产品工时 | 小时 | 500 | 510 | |
制造费用分配率 | | 8 | 7.2 | |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 元 | 4000 | 3672 | -328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单位成本中制造费用的影响。
答:计算的结果如下:分析对象=3672-4000= -328(元);
效率差异的影响=(510-500)×8 = 8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的影响=(7.2-8)×510= -408(元)
28.●某企业生产A产品,材料项目的有关资料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位产品材料耗用总量、材料配比和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程度。
材料项目有关资料表
材料名称 | 计划 | 实际 | 差 异 (元) | ||||||
耗用量(千克) | 配比 | 单价(元) | 成本(元) | 耗用量(千克) | 配比 | 单价(元) | 成本(元) | ||
甲 | 100 | 33% | 10 | 1000 | 110 | 36% | 10 | 1100 | 100 |
乙 | 80 | 27% | 8 | 640 | 100 | 32% | 9 | 900 | 260 |
丙 | 90 | 30% | 9 | 810 | 80 | 26% | 7 | 560 | -250 |
丁 | 30 | 10% | 50 | 1500 | 20 | 6% | 60 | 1200 | -300 |
合计 | 300 | 100% | - | 3950 | 310 | 100% | - | 3760 | -190 |
答:计算的结果如下:计划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3950/300=13.17(元)
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计划单价=(110*10+100*8+80*9+20*50)/310=11.68(元)
实际配比的材料平均实际单价=3760/310 = 12.13
分析对象=3760-3950= -190
各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的结果如下: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总量对单位成本的影响=(310-300)×13.17=131.70(元)
材料配比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68-13.17)×310= -461.90(元)
材料价格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2.13-11.68)×310=139.50(元)
各因素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131.70-461.90+139.50=190(元)
31.●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项 目 | 计划数 | 实际数 |
产品产量(件) | 200 | 220 |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 | 30 | 28 |
材料单价(元) | 500 | 480 |
材料费用 | 3000000 | 295680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答:计算的结果如下:分析对象:2956800-3000000=-43200(元)
计划材料费用=200×30×500=3000000;第一次替代=220×30×500=3300000
第二次替代=220×28×500=3080000;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956800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300000 –3000000 = 3000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080000 – 3300000 = -220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956800 - 3080000 = -123200(元)
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000 - 220000-123200= -43200(元)
32.●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工时及工资资料
项目 | 单位 | 计划 | 实际 | 差异 |
小时工资率 | | 4 | 4.5 | |
单位产品工时 | 小时 | 100 | 95 | |
单位产品工资 | 元 | 400 | 427.50 | +27.5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的影响。
答:计算的结果如下:分析对象=427.50—400=27.50;效率差异的影响=(95-100)×4= -20(元) 分配率差异的影响=(4.5-4)×95=47.50(元)
35.●某企业生产甲种产品,单位产品标准配方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产品标准配方表 单位:元
材料名称 | 单 价 | 混合用量标准(千克) | 标准成本 |
201 | 15 | 2 | 30 |
202 | 20 | 1 | 20 |
203 | 9 | 4 | 36 |
合 计 | - | 7 | 86 |
本期甲种产品实际产量为900千克,各种材料实际消耗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材料耗用情况表 单位:元
材料名称 | 单 价 | 实际耗用量(千克) | 标准成本 |
201 | 14 | 2 900 | 40 600 |
202 | 18 | 1 800 | 32 400 |
203 | 9 | 150 | 1 350 |
合 计 | - | 4 850 | 74 35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解: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析如下: 分析对象:74350-900×86=-3050(元)
实际结构的平均标准单价=(2900×15+1800×20+150×9)÷4850≈16.6701(元)
标准结构的平均标准单价=86÷7≈12.2857(元)
(1)计算产出差异 (4850÷7-900)×86≈-17814(元)
(2)计算组合差异 4850×(16.6701-12.2857)≈21264(元)
(3)计算材料价格差异 2900×(14-15)+1800×(18-20)=-65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总额=-17814+21264-6500=-3050(元)
36.●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
项 目 | 计量单位 | 计划指标 | 实际指标 |
产品产量 | 吨 | 200 | 190 |
材料单耗 | 千克 | 300 | 320 |
材料单价 | 元 | 15 | 20 |
解: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影响如下:材料计划成本:200×300×15=900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90×320×20=1216000(元)
分析对象:1216000-900000=316000(元)
计划指标:200×300×15=900000(元)
第一次替代:190×300×15=855000(元)
第三次替代:190×320×20=1216000(元)
由于产量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900000-855000=45000元;
由于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912000-855000=57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1216000-912000=304000元。
以上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了(-45000+57000+304000)=316000
37.●MK公司可比产品成本有关资料下:
计划降低任务 单位:万元
产品
| 产量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降低任务 | |||
上年 | 计划 | 上年 | 计划 | 降低额 | 降低率 | ||
甲 乙 | 10 4 | 10 20 | 9 16 | 100 80 | 90 64 | 10 16 | 10% 20% |
合计 |
|
|
| 180 | 154 | 26 | 14.44% |
实际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产品 | 产量 | 单位成本 | 总成本 | 实际完成 | |||||
上年 | 计划 | 实际 | 上年 | 计划 | 实际 | 降低额 | 降低率 | ||
甲 乙 合计 | 8 6 | 10 20 | 9 16 | 8.5 16.5 | 80 120 200 | 72 96 168 | 68 99 167 |
33 |
16.5% |
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和余额推算法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解: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
(1)分析对象 降低额:33—26=7(万元)
降低率:16.5%一14.44%=2.06%
(2)连环替代法
①计划成本降低额:180—154=26(万元)
计划成本降低率:26/180=14.44%
②按实际产量、计划品种构成、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降低额:14.44%×200=28.88(万元)
降低率:14.44%
③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构成、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降低额:200—168=32(万元)
降低率:32/200=16%
④实际成本降低额:200—167=33(万元)
实际成本降低率:33/200=16.5%
各因素影响结果表 单位:万元
项目 | 降低额 | 降低率 |
产量影响(2)-(1) | 28.88-26=2.88 | 0 |
品种构成影响(3)-(2) | 32-28.88=3.12 | 16%-14.44%=1.56% |
单位成本影响(4)-(3) | 33-32=1 | 16.5%-16%=0.5% |
合计 | 7 | 2.06% |
(3)余额推算法
分析对象1:7万元
产量影响7-1-3.12=2.88
分析对象2:2.06%
品种构成影响:2.06%-0.5%=1.56%
品种构成影响1.56%×200=3.12
单位成本影响:1/200×100%=0.5%
单位成本影响168-167=1
50.●某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项 目 | 计划数 | 实际数 |
产品产量(件) | 200 | 220 |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千克) | 30 | 28 |
材料单价(元) | 500 | 480 |
材料费用 | 3000000 | 295680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答:计算的结果如下:分析对象:2956800-3000000=-43200(元)
计划材料费用=200×30×500=3000000;第一次替代=220×30×500=3300000
第二次替代=220×28×500=3080000;实际材料费用=220×28×480=2956800
由于产量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300000 –3000000 = 3000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080000 – 3300000 = -220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2956800 - 3080000 = -123200(元)
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300000 - 220000-123200= -43200(元)
51.●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工时及工资资料
项目 | 单位 | 计划 | 实际 | 差异 |
小时工资率 | | 4 | 4.5 | |
单位产品工时 | 小时 | 100 | 95 | |
单位产品工资 | 元 | 400 | 427.50 | +27.5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中工资费用的影响。
答:计算的结果如下:分析对象=427.50—400=27.50;效率差异的影响=(95-100)×4= -20(元) 分配率差异的影响=(4.5-4)×95=47.50(元)
54.●某企业生产甲种产品,单位产品标准配方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单位产品标准配方表 单位:元
材料名称 | 单 价 | 混合用量标准(千克) | 标准成本 |
201 | 15 | 2 | 30 |
202 | 20 | 1 | 20 |
203 | 9 | 4 | 36 |
合 计 | - | 7 | 86 |
本期甲种产品实际产量为900千克,各种材料实际消耗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材料耗用情况表 单位:元
材料名称 | 单 价 | 实际耗用量(千克) | 标准成本 |
201 | 14 | 2 900 | 40 600 |
202 | 18 | 1 800 | 32 400 |
203 | 9 | 150 | 1 350 |
合 计 | - | 4 850 | 74 350 |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解: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析如下:
分析对象:74350-900×86=-3050(元)
实际结构的平均标准单价=(2900×15+1800×20+150×9)÷4850≈16.6701(元)
标准结构的平均标准单价=86÷7≈12.2857(元)
(1)计算产出差异 (4850÷7-900)×86≈-17814(元)
(2)计算组合差异 4850×(16.6701-12.2857)≈21264(元)
(3)计算材料价格差异 2900×(14-15)+1800×(18-20)=-65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总额=-17814+21264-6500=-3050(元)
55.●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
项 目 | 计量单位 | 计划指标 | 实际指标 |
产品产量 | 吨 | 200 | 190 |
材料单耗 | 千克 | 300 | 320 |
材料单价 | 元 | 15 | 20 |
解:运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各因素影响如下:
材料计划成本:200×300×15=900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90×320×20=1216000(元)
分析对象:1216000-900000=316000(元)
计划指标:200×300×15=900000(元)
第一次替代:190×300×15=855000(元)
第三次替代:190×320×20=1216000(元)
由于产量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900000-855000=45000元;
由于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912000-855000=57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1216000-912000=304000元。
以上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了(-45000+57000+304000)=316000元。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