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电大《城市管理学》网上在线作业03任务_0045答案

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城市管理学 2015-03-17 16:23:27
电大【城市管理学】 03任务0045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ACD)区别于农村地区。
A.人口数量和密度
B.人口构成
C.产业构成
D.行政管辖
2.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
A.人口的流动
B.总人口的增长
C.技术进步
D.经济增长
3.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是(B)。
A.更加注重对内部系统的管理
B.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
C.强调以什么方式实施管理会加强管理的便利性
D.强调提高管理的内部效率
4.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ABCD)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
A.市场导向
B.结果趋向
C.绩效标准
D.顾客导向
5.在我国城市中,下列的(ABD)属于城市政治参与主体。
A.市政协
B.市民
C.街道办事处
D.城市居委会
6.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BD)。
A.市人大
B.中共市委
C.市政协
D.市政府
7.在我国,市人民团体特指(ABD)。
A.市妇联
B.市共青团
C.市红十字协会
D.市工会
8.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BCD)。
A.副省级市
B.县级市
C.地级市
D.直辖市
9.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获取。
A.优劣机威分析方法
B.竞争--合作分析方法
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
10.(BCD)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
A.营销导向
B.需求型
C.供给型
D.资源型
11.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产品
B.城市营销主体
C.目标市场需求
D.目标市场
12.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的指的是(ABCD)。
A.全过程学习
B.团体学习
C.全员学习
D.终身学习
13.近代城市规划始于(C)。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4.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BC)。
A.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
B.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
C.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
D.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人文环境
15.以下的(ACD)属于我国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一般预算收入来源。
A.利润收入
B.收费收入
C.政府公债
D.税收收入
16.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BD)。
A.外部不经济
B.信息不对称问题
C.非价值物问题
D.自然垄断
17.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可以将城市划分为(ABD)。
A.稳定型城市
B.衰退型城市
C.波动型城市
D.增长型城市
18.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
A.政府的低效率
B.政府赤字问题
C.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
D.政府的行为动机
19.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ABCD)。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视觉污染
D.大气污染
20.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BCD)。
A.专制型
B.混合型
C.政府主导型
D.自治型

二、简答题(共4道试题,共40分。)
1.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4分)(2)市民的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3分)(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3分)

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4分)(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分)(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3分)

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1)综合性;(2分)(2)法治性、政策性;(2分)(3)地方性;(2分)(4)长期性、经常性;(2分)(5)实践性。(2分)

4.我国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1)区域性。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对本城市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因此,城市经济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管理。(2分)(2)综合性。城市经济管理既包括城市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又包括城市的各个经济部门、各类企业,是对城市经济各环节、各部门、各企业的平衡、协调和控制。城市政府要在城市经济各环节、各部门、各企业加强自身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管理,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3分)(3)两面性。所谓两面性是指,城市经济管理既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服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要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国家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利益与本市的实际需要、实际可能及正当的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本市的城市性质相适应,以避免城市经济的盲目畸形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城市经济功能的优化。(3分)(4)二重性。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是指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分)


三、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1.试述现代城市管理的特征。
(1)协调管理目标的前瞻性与持续性。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发展方向与模式的预想,是城市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统一。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是前瞻性与持续性的有机结合。城市管理最终要贯彻城市的发展战略,因此城市管理也应当具有前瞻性与持续性。所谓前瞻性是指城市管理不仅要解决现存的问题,而且要预想到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预警;持续性则强调城市管理的各种措施要有始有终,不能朝令夕改,以免浪费资源。
(2)注重城市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与参与性。城市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的正常运作需要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各项活动的参与者对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运行规则的建立以及对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达成共识。城市管理的多元性强调了管理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市民等,多元主体共治才有可能将复杂化、多样化的现代城市内外部关系理顺。然而,众多治理主体也需要协调,充当协调角色的主要是城市政府,其他各非政治性主体起到参与治理以及监督、评价、回应的作用。
(3)注重管理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它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关系。正式的制度框架,如法律、政策、公约(包括城市公约与国际公约)等一般比较容易被认可和服从;非正式的制度,比如地方习俗等,一旦被自觉认可以及遵守,就同样具有了合法性。城市管理的顺利、有序进行依赖其合法性的建立。因此,现代城市管理不仅注重法制,而且也要更加尊重传统与习俗。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中,城市管理的手段以及工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正确的决策依赖于科学的思维方式与预测方法,良好的治理也要依靠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的运用已经逐步地使城市政府功能强化,并且加速了城市政府管理的民主化。
(4)培养管理方式的系统化与市场化。城市作为一个"人群运动"的综合社区,其诸系统要素错综复杂。因此,现代城市需要被当作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并实现优化。对现代城市的大量信息,只有经过系统分析归纳,才能使管理有序化,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的市场化就是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自身是一个"经济人",要追求自身利益的优化;另一方面政府对变化的反应可能不够敏捷。因此,现代城市管理具有市场化导向,许多事情政府已经交给营利性部门。







1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