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南开大学2013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南开大学 科目:环境法 2015-03-17 11:19:15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1.  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是(C)

A. 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

B. 天然放射源及其物质

C. 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以及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D. 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满分:2  分

2.  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D)

A. 土壤

B. 潮汐能

C. 矿藏

D. 风能

满分:2  分

3.  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所依据的环境标准是(C)

A. 污染物排放标准

B. 环境基础标准

C. 环境质量标准

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满分:2  分

4.  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最早的国家是(B)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满分:2  分

5.  限期治理制度主要体现了(D)

A. 民主原则

B.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满分:2  分

6.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音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等情况的期限是(B)

A. 在工程开工前5日内

B. 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

C. 在工程开工后5日内

D. 在工程开工后15日内

满分:2  分

7.  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C)批准

A. 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

B. 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

C. 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

D. 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8.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D)

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C.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D.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

满分:2  分

9.  我国法律规定,依法转让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使用权的限制条件之一是(C)

A. 不得作价入股

B. 不得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的出资、合作条件

C. 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

D. 不得作为合资、合作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

满分:2  分

10.  由(B)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A. 国务院林业部门

B. 国务院环保部门

C. 国务院农业部门

D. 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

满分:2  分

11.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C)

A. 控制石油污染

B. 控制特殊型污染

C. 控制煤烟污染

D. 控制低空污染

满分:2  分

12.  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B)弃耕抛荒的,原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A. 一年

B. 两年

C. 一年半

D. 半年

满分:2  分

13.  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制度可以表述为(D)

A. 达标、超标双重收费的制度

B. 超标收费的制度

C. 排放即收费制度

D. 达标排放、超标违法的制度

满分:2  分

1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C)

A. 技术性

B. 综合性

C. 正当性

D. 社会公益性

满分:2  分

15.  以下自然资源属于耗竭性自然资源的是(C)

A. 太阳能

B. 潮汐能

C. 土地资源

D. 原子能

满分:2  分

16.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B)

A.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基础标准

D. 环境质量标准

满分:2  分

17.  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为(A)

A. 30%

B. 40%

C. 50%

D. 60%

满分:2  分

1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限制中国境外的固体废弃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B. 限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 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弃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的分类管理

D. 限制进口不能作为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

满分:2  分

19.  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D)

A. 规划许可证

B. 开发许可证

C. 建设许可证

D. 排污许可证

满分:2  分

20.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B)

A. 民主原则

B.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满分:2  分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不包括(D)

A. 警告

B. 罚款

C.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D. 记过

满分:2  分

22.  有人把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B)

A. 原生态环境问题

B. 次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

C. 生态环境问题

满分:2  分

23.  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D)

A. 以捕捞为主

B. 以加工为主

C. 以养殖为主

D. 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满分:2  分

24.  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的宪法是(C)

A. 1945年宪法

B. 1972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满分:2  分

25.  标志着在一定时期国家为控制污染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能达到的水平的环境标准是(A)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全球性多边环境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的构成包括(BCD)

A. 宣言

B. 议定书

C. 附件

D. 框架条约

E. 决议

满分:2  分

2.  “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ABCDE)

A.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B. 二者的目的都是未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 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可以协调的

D. “协调发展”原则是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

E.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从纵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

满分:2  分

3.  我们常说的“两控区”指的是(AD)

A.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B. 粉尘控制区

C. 二氧化碳控制区

D. 酸雨控制区

E. 氮氧化物控制区

满分:2  分

4.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CD )

A. 主观过错

B. 行为的违法性

C. 损害结果

D.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满分:2  分

5.  我国环境法上的“三种效益的统一”包括(ABC)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环境效益

D. 文化效益

E. 政治效益

满分:2  分

6.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ACDE)

A. 警告

B. 罚款

C. 记过

D. 降级

E. 开除

满分:2  分

7.  根据《大气防治污染法》的规定,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的城市有(ABCDE)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广州市

E. 杭州市

满分:2  分

8.  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BCDE)

A. 实行与也限制制度

B. 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C. 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D. 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E. 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满分:2  分

9.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ABCDE)

A. 大气

B. 海洋

C. 矿藏

D. 自然保护区

E. 人文遗址

满分:2  分

10.  第二环境问题可分为(AC)

A. 自然环境的破坏

B. 食物公害

C. 环境污染

D. 自然资源的开采

E. 交通拥挤

满分:2  分

11.  我国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和对象包括(ABC)

A. 直接从江河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B. 直接从湖泊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C. 直接从地下水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D. 家庭生活少量取水

E. 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少量取水

满分:2  分

12.  生态系统由(ABDE)组成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有机物

D. 无生命物体

E. 消费者

满分:2  分

13.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包括(ABE)

A. 罚款

B. 责令停产或停止使用

C. 责令缴纳排污费

D. 吊销许可证

E. 责令停业、关闭

满分:2  分

14.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可以(ABDE)

A. 加收超标准排污费

B. 责令停业

C. 继续限期治理

D. 关闭

E. 罚款

满分:2  分

15.  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BDE)

A. 居住区

B.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 特定的工业区

D. 文化区

E. 农村地区

满分:2  分

16.  我国环境法上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包括(ACE)

A. 同步实施

B. 同步设计

C. 同步规划

D. 同步施工

E. 同步发展

满分:2  分

17.  下列那些因素是行政责任的必备要件(AB)

A. 行为人的过错

B. 行为的违法性

C. 行为的危害后果

D.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

满分:2  分

18.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可分为(ABCD)

A.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B. 重大环境事件

C. 较大环境事件

D. 一般环境事件

E. 轻微环境事件

满分:2  分

19.  下列制度体现了预防为主原则的有(BE)

A. 限期治理制度

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 补办环评制度

D. 排污收费制度

E.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满分:2  分

20.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包括(ABCDE)

A. 废气、废水、废渣

B. 粉尘

C. 恶臭气体

D. 放射性物质

E. 噪声、振动

满分:2  分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包含的内容有(ABDE)

A. 代际公平

B. 代内公平

C. “零增长”

D. 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E. 环境保护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兼顾

满分:2  分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DE)

A. 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度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环保部批准

B.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

C. 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 国家级环境标准由环保部制定、审批、颁布和废止

E. 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和样品标准,则只有国家级而没有地方级

满分:2  分

23.  关于“三同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E)

A. 它们都是以预防为主原则的体现

B. 只有“三同时”没有环境影响评价,会造成选址不当

C. “三同时”只能减轻损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却可以预防损害

D. 有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没有必要再适用“三同时”

E. 把“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轻污染,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满分:2  分

24.  《环境噪声防治法》上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 ABCDE

A. 医院

B. 学校

C. 机关

D. 科研单位

E. 住宅

满分:2  分

25.  生物多样性是指(ABD)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境多样性

D. 生态多样性

E. 植物多样性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