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春《幼儿园课程论》题库(4)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幼儿园课程论 2015-03-17 11:26:17

1.第1题

在课程方案实施阶段,评价的目的是( )

A.判断课程的成效

B.诊断与修订课程

C.比较与选择课程

D.需求评估

标准答案:B

2.第2题

导致教师教育理念无法落实到教育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课程计划的编制

B.专家指导缺席

C.教师事务繁忙

D.家长过多干涉

标准答案:A

3.第3题

教师从游戏的外部,引导幼儿把游戏和现实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游戏参与方式属于( )

A.平行式参与

B.合作式参与

C.指导式参与

D.真实发言人式参与

标准答案:D

4.第4题

我国1981年10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将课程内容分为( )类。

A.4

B.5

C.6

D.7

标准答案:C

5.第5题

学习者中心设计的端倪见于( )的教育思想。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贝尔

D.杜威

标准答案:A

6.第6题

幼儿园课程所研究对象主要是( )

A.3―6岁儿童

B.7―12岁儿童

C.0―3岁儿童

D.3―8岁儿童

标准答案:A

7.第7题

教师规划并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称之为( )

A.观念层次课程

B.社会层次课程

C.学校层次课程

D.教学层次课程

标准答案:D

8.第11题

为师幼互动提供一个“平台”,让师幼在相互“抛球”与“接球”中促进幼儿的发展的教育活动是( )

A.学科活动

B.单元主题活动

C.区域活动

D.方案教学活动

标准答案:D

9.第12题

斯塔克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差距评价模式

C.外观评价模式

D.CIPP模式

标准答案:C

10.第13题

1923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开启探索中国化幼儿教育的改革之路的试验园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南京太平巷幼儿园

C.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D.梅花山庄幼儿园

标准答案:A

11.第14题

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继承发扬了五指活动课程,形成了(  )

A.幼儿园生态课程

B.幼儿园农村环境课程

C.幼儿园五指发展课程

D.幼儿园综合主题课程

标准答案:D

12.第15题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核心是( )。

A.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

B.以园长为主体的评价

C.以幼儿为主体的评价

D.以家长为主体的评价

标准答案:A

13.第16题

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叫做(  )

A.心理组织法

B.伦理组织法

C.纵向组织法

D.情感组织法

标准答案:B

14.第17题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课程是( )

A.五指活动课程

B.幼稚园行为课程

C.幼稚园田野课程

D.幼稚园生态课程

标准答案:A

15.第18题

五指活动课程以“五指”来规定课程的内容,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 )

A.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B.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音乐活动、语文活动

C.体育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D.健康活动、社会活动、数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标准答案:A

16.第19题

幼儿园课程内容超载的原因是( )。

A.课程失去独立价值判断,选择缺乏适应性思考

B.选择中重智育、轻情感

C.把幼儿的生活与学习分离

D.眼里只有教材,没有幼儿

标准答案:A

17.第20题

一个完整的评价工具应该包括( )

A.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B.评价主体、评价客体

C.整体评价、局部评价、单纯评价

D.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标准答案:A

18.第21题

选出不是园本课程开发的特点的一项( )

A.典型性

B.民主性

C.生成性

D.开放性

标准答案:A

19.第22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确定了过程模式是( )

A.斯坦豪斯

B.卢梭

C.拉斯

D.布鲁纳

标准答案:A

20.第23题

教师在幼儿身边玩相同的游戏,没有直接与幼儿发生交往的游戏参与方式属于( )

A.平行式参与

B.合作式参与

C.指导式参与

D.真实发言人式参与

标准答案:A

21.第33题

下列较多地被运用在艺术领域的课程目标是( )

A.生成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结果目标

标准答案:B

22.第34题

单元主题活动本质上是一种(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

D.核心课程

标准答案:A

23.第35题

把课程的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的取向是(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经验取向

标准答案:B

24.第36题

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分别是( )

A.健康、语言、常识、社会、音乐

B.体育、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C.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D.健康、语言、数学、社会、艺术

标准答案:C

25.第37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

A.选择作用

B.监控作用

C.交流作用

D.导向作用

标准答案:C

26.第38题

意大利艾米莉亚市市立幼儿园---戴安娜学校是世界十大最佳学校,它的重要特色是( )

A.学科活动

B.单元主题活动

C.区域活动

D.方案教学

标准答案:D

27.第44题

《设计教学法》一文提倡的方案教学法的倡导者是( )

A.韦卡特

B.克伯屈

C.杜威

D.皮亚杰

标准答案:B

28.第45题

幼儿园的花草树木,教师的一言一行均影响着幼儿的发展,这些体现出幼儿园课程性质的(  )。

A.全面性

B.基础性

C.潜在性

D.活动性

标准答案:C

29.第46题

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叫做( )。

A.心理组织法

B.伦理组织法

C.纵向组织法

D.情感组织法

标准答案:A

30.第47题

赞同“学校如工厂”的隐喻,强调教育目标的统领作用的课程模式属于(  )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问题模式

D.结果模式

标准答案:A

31.第48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特点(    )

A.过程化

B.情感化

C.情境化

D.经验化

标准答案:B

32.第49题

学科课程是以客体为核心的,它属于(  )

A.社会本位课程

B.知识本位课程

C.儿童本位课程

D.教师本位课程

标准答案:B

33.第50题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课程目标体系属于( )

A.以学习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B.以内容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C.以儿童发展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D.以教师经验领域为框架结构的目标体系

标准答案:A

34.第51题

下面哪个选项不被认同是课程目标确立时需要考虑的依据( )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C.学科的发展

D.学习者父母的需要

标准答案:D

35.第52题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中心内容是(  )

A.幼儿园课程评价

B.幼儿园工作评价

C.幼儿园环境评价

D.幼儿发展评价

标准答案:A

36.第53题

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教育活动设计的组织形式是(  )

A.学科活动

B.单元主题活动

C.区域活动

D.方案教学

标准答案:A

37.第54题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方面,选出不属于其中的一项( )

A.活教育的目标论

B.活教育的儿童论

C.活教育的课程论

D.活教育的方法论

标准答案:B

38.第55题

对幼儿园课程内涵的理解,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  )

A.课体论

B.主体论

C.活动论

D.实践论

标准答案:C

39.第56题

目标模式认为课程开发的核心是( )。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经验

C.组织学习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标准答案:A

40.第57题

开放教室设计的价值选择应属于( )

A.学科中心取向

B.学习者中心取向

C.问题中心取向

D.社会中心取向

标准答案:B

41.第9题

五指活动课程

标准答案:

由陈鹤琴创编。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42.第10题

普遍性目标

标准答案:

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43.第24题

行为目标

标准答案:

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是可以通过具体观察或测量幼儿的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结果预期的目标。

44.第25题

广域课程

标准答案:

指不同知识分支的统合。

45.第26题

幼儿区域活动

标准答案:

指以幼儿的需要、兴趣为主要依据,考虑幼儿教育的目标,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划分一个区域,投放一些活动材料,制定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与活动的地方。

46.第27题

悬缺课程

标准答案:

悬缺课程即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

47.第28题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标准答案: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是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此理解为那些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所组成的区域。

48.第39题

CIPP评价模式

标准答案:

是美国评价学者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评价模式。CIPP四个字母分别是背景、输入、过程、成果的英文首字母。该模式把评价看成一种决策过程。斯塔弗尔比姆主张这一决策过程应当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几个环节构成。

49.第40题

幼儿园课程评价

标准答案:

就是一种以幼儿园课程为评价对象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适宜性、效益做出判断的过程。

50.第41题

幼儿园课程

标准答案: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51.第8题

试举例论述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标准答案:

(1)对幼儿的研究;

(2)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52.第32题

举例论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与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关系,并阐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特点。

标准答案: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它往往以方针的形式贯彻落实。

教育目标是其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他们的关系是从上至下的,各个概念的内涵表述从概括到具体,从笼统到明确,从时间来看是从远景的描绘到近期的目标。教育的目标多是国家层面提出的总要求,教育目标有各个教育机构、专家学者、园长、老师的参与;课程目标和活动目标更多是由任教老师完成。

幼儿园课程目标具有特点是:整合性和一般发展性,不具有学科性。

53.第29题

简述学科活动的优缺点

标准答案:

优点:操作性强;历史久远;有助于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

缺点:强行不足;根深蒂固;学科之间联系不足;对幼儿关注不够。

54.第30题

简述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三种基本取向。

标准答案:

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和问题中心取向。

55.第31题

简述幼儿园课程目标表述的基本方式

标准答案:

幼儿园表述设计两大方面内容:首先确定表示的角度: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常用“鼓励”、“引导”、“帮助”、“使”等字眼。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程度,常用“感受”、“喜欢”、“理解”、“能”等字眼。其次是确定表述的性质,明确不同目标有不同表述方式,行为目标可以通过观测幼儿行为来表示对教育结果的预期目标,一般性目标描述幼儿作为学习者学习后身心的一般变化。

56.第42题

简述园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标准答案:

(1)情境分析与编制课程方案

(2)根据情境分析的结构制定适合的课程目标

(3)课程的解释与实施

(4)课程的追踪与重建

57.第43题

简述游戏活动时外部可观察的行为特征

标准答案:

1、表情特征;2、动作特征;3、角色扮演特征;4、言语特征;5,材料特征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