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10)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科学教育 2015-03-17 11:27:09

1.第1题

一位厨师煲汤之后会先行品尝,调整汤的咸淡,直至满意时才会端给顾客享用。这个过程属于哪种评价类型?(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2.第2题

关于“陈述性知识”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关于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关系的知识

B.关于“做什么”的知识

C.包括对事实、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D.包括对规则的表达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3.第3题

“现象――选择方法――实验――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技能训练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4.第4题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认知过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B.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C.记忆、应用、理解、分析、评价、创造

D.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创造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5.第5题

在“猜想和假设”要素的学习中,其学习目标正确的是( )。

A.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通过思考作出猜想和假设

B.提出可能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

C.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D.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答案:A

标准答案:A

6.第6题

学习花的结构时,不合适作学材的是( )。

A.桃花

B.菊花

C.油菜花

D.洋紫荆花

答案:B

标准答案:B

7.第30题

发现式科学教育观主要受到哪一位教育心理学家的理论的影响?

A.维果茨基

B.杜威

C.皮亚杰

D.罗杰斯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8.第31题

“引导―探究―发现”模式所渗透的教育思想是谁的结构主义教学论?( )

A.杜威

B.布鲁纳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9.第32题

新经验与先前经验的匹配,可建构科学概念。这种概念形成方式属于( )。

A.概念同化

B.概念匹配

C.概念转化

D.概念异化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0.第33题

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所计划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1.第43题

在导入环节,互动的性质是( )。

A.参与活动,对科学问题、事件或现象表达看法

B.尝试预测或解释

C.设计方案,收集数据

D.回顾并评价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方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2.第44题

在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独立开设科学课的起始年级是(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七年级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3.第45题

从探究式教学的角度来看,探究的基础是(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获得证据

D.推理判断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4.第46题

在钢管上发现的所谓“优昙婆罗花”,实际上是( )。

A.一种苔藓

B.人们想象出来的花

C.草蛉的卵

D.钢管锈蚀后的现象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5.第47题

按照教学目标的规定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为了检查前段时间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6.第48题

“湿度对面包上霉菌繁殖的影响”实验中,因变量是(   )。

A.温度

B.霉变情况

C.湿度

D.面包体积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7.第49题

规律性知识的教学的中心目标是( )。

A.建构科学概念

B.认知、理解科学规律

C.了解科学事实

D.学会、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8.第50题

“现象―― 问题(猜想、假设)―― 实验――验证―― 归纳概括―― 结论――应用 ”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概念性知识学习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9.第51题

学习科学是一门新出现的交叉学科,它研究(   )。

A.探究方法和教育的关系

B.学习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C.心智、脑和教育的关系

D.科学能力和教育的关系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20.第52题

“水的酸碱度对草生长高度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

A.水的容积

B.草生长的高度

C.水的酸碱度

D.草生长的速度

答案:C

标准答案:C

21.第17题

属于“获取事实与证据”要素的学习目标的有( )。

A.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

B.认识探究的成果可能对科学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C.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

D.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答案:A,D

标准答案:A|D

题目分数:3.0

22.第18题

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 )。

A.权威的理论

B.理性的怀疑

C.客观的依据

D.实践的检验

答案:B,C,D

标准答案:B|C|D

题目分数:3.0

23.第19题

程序性知识具体包括( )。

A.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

B.术语知识

C.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识

D.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

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题目分数:3.0

24.第63题

关于“科学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科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B.科学概念必须使用术语来表达

C.科学概念可以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表述

D.可以使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表述科学概念

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题目分数:3.0

25.第64题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目的包括( )。

A.在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提供支持

B.引导学生对证据进行解释和评价

C.组织并提供交流的机会

D.告知学生实验的步骤和实验方法

答案:A,B,C

标准答案:A|B|C

题目分数:3.0

26.第7题

教师是探究学习活动的主体。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27.第8题

为了检查特定单元的教学或者特定时期的教学等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而总括性地进行的“事后评价”属于总结性评价。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8.第9题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结构性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模型、科学概念、科学规律。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9.第10题

国民应具备科学素质是个人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0.第11题

继发性的“迷思概念”,比原发性的前概念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干扰更甚。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1.第12题

科学概念具有条理化知识和逻辑化思维的功能。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2.第13题

科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3.第14题

程序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反映事物的状况及其联系。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4.第15题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5.第16题

“记忆”的认知过程是与知识迁移相联系的。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6.第53题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高级方法。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7.第54题

科学是一种实证的系统。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8.第55题

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9.第56题

1986年,美国国家研究历史会发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标准。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0.第57题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1.第58题

用描述概念外延的方式来表述科学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2.第59题

前测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实施的测试,目的是要确定学习者是否已经事先部分或全部掌握了教学中要教的技能。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3.第60题

我们期望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尽可能多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科学概念,增进他们对科学的了解 。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4.第61题

“概念”是认知图式与框架的基石,所以“概念性知识”为理解提供了基础。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5.第65题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越强,需要教师的指导就越多。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6.第20题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在课程设计中要强调   和       之间的互动。

答案:

学习者,学习任务

标准答案:

学习者,学习任务

题目分数:1.0

47.第21题

目前,美加和西方主要国家大体上都主张探究式科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既强调探究的     ,也强调探究的     。

答案:

过程,内容

标准答案:

过程,内容

题目分数:1.0

48.第22题

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  的过程。

答案:

客观存在

标准答案:

客观存在

题目分数:1.0

49.第23题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对     、     和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答案:

事实,规则

标准答案:

事实,规则

题目分数:1.0

50.第24题

科学思维有两个基本的要素:      和      。

答案:

尊重事实,遵循逻辑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遵循逻辑

题目分数:1.0

51.第25题

   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习科学知识有       的作用的概念。

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标准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题目分数:1.0

52.第26题

“温度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标准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题目分数:1.0

53.第27题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     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     作准备。

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标准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题目分数:1.0

54.第28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一般将学习的业绩分为     和     。

答案:

保持,迁移

标准答案:

保持,迁移

题目分数:1.0

55.第29题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     活动而采取的     。

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标准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题目分数:1.0

56.第34题

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卡拉曼概括了人进行思维和决策时运用的三种不同的方式:运用       来进行认知、运用       的决策系统和运用推理的决策系统。

答案:

感知,直觉

标准答案:

感知,直觉

题目分数:1.0

57.第35题

科学是反映自然世界各种现象的   的知识体系。

答案:

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

客观规律

题目分数:1.0

58.第36题

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有学习的     ,主动参与学习的     。

答案:

动力,全过程

标准答案:

动力,全过程

题目分数:1.0

59.第37题

  与    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

答案:

练习,反馈

标准答案:

练习,反馈

题目分数:1.0

60.第38题

研究表明,人的不同的 功能如语言、情感等,都有相应的神经结构与其对应,并受到 分布的影响。

答案:心智,神经递质

标准答案:心智,神经递质

题目分数:1.0

61.第39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主要强调了探究的过程,又受到皮亚杰的     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     的建立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标准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题目分数:1.0

62.第40题

科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本质特征的    和     。

答案:

抽象,概括

标准答案:

抽象,概括

题目分数:1.0

63.第41题

科学探究是学生们需要积极主动地获取     、领悟     而进行各种活动。

答案: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标准答案: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题目分数:1.0

64.第42题

科学知识是指人类经过科学研究而积累的,对   和     的系统的认识。

答案:

客观世界 人类自身

标准答案:

客观世界 人类自身

题目分数:1.0

65.第62题

通过科学学习,学生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 、、     和对变化世界的敏感。

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