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11)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科学教育 2015-03-17 11:27:12

1.第3题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标志着( )。

A.观察方法的确立

B.推理方法的确立

C.定性研究方法的确立

D.实证方法的确立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2.第4题

“生物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为此它们经常需要依赖其他生物或其他生物竞争”。这个核心概念属于哪个领域?( )

A.生命科学

B.物质科学

C.地球与空间科学

D.科学的性质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3.第5题

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的是( )。

A.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B.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C.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

D.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星系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4.第6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探究学习要素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形成理论

D.寻求实证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5.第11题

“现象――选择方法――实验――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技能训练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6.第12题

“水的酸碱度对草生长高度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

A.水的容积

B.草生长的高度

C.水的酸碱度

D.草生长的速度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7.第13题

学习花的结构时,不合适作学材的是( )。

A.桃花

B.菊花

C.油菜花

D.洋紫荆花

答案:B

标准答案:B

8.第30题

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尔帕从哪个国家引入了国家科学课程标准?( )

A.美国

B.英国

C.以色列

D.中国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9.第31题

新经验与先前经验的匹配,可建构科学概念。这种概念形成方式属于( )。

A.概念同化

B.概念匹配

C.概念转化

D.概念异化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0.第32题

按照教学目标的规定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为了检查前段时间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1.第34题

明确告知或提供预期结果,帮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属于( )。

A.验证性活动

B.结构化探究

C.引导型探究

D.开放性探究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2.第35题

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定性实验法

C.定量实验法

D.描述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3.第36题

一朵菊花属于( )。

A.一朵单生花

B.一个头状花序

C.一朵雄性花

D.一朵雌性花

答案:B

标准答案:B

14.第50题

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应当着眼于学生( )。

A.基本科学素养 的提高

B.科学能力的提高

C.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D.科学态度的提高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5.第51题

从探究式教学的角度来看,探究的基础是(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获得证据

D.推理判断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6.第52题

关于桃花的结构,下列组成成分错误的是( )。

A.花心

B.雌蕊

C.花瓣

D.萼片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7.第53题

关于“设计实验”要素的学习,其学习目标错误的是( )。

A.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B.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和测量

C.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变量

D.理解设计实验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8.第54题

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的特征是( )。

A.以获取科学事实,并尝试对其进行解释为主要学习目的

B.以掌握自然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目的

C.以掌握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为学习目的

D.以掌握科学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为主要学习目的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19.第55题

学习科学是一门新出现的交叉学科,它研究(   )。

A.探究方法和教育的关系

B.学习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C.心智、脑和教育的关系

D.科学能力和教育的关系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20.第56题

关于探究活动的步骤,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结论与表达

B.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猜想和假设、结论与表达

C.猜想和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寻求实证、获取证据、结论与表达

D.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获取证据、寻求实证、结论与表达

答案:D

标准答案:D

21.第21题

关于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科学探究是学生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B.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科学探究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

D.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22.第22题

“记忆”是认知过程的一个维度,具体包括( )。

A.识别

B.回忆

C.举例

D.推断

答案:A,B

标准答案:A|B

题目分数:3.0

23.第33题

下列属于引导型探究特点的有( )。

A.探究时给学生提供将要研究的问题

B.提供或不提供材料

C.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务

D.学生自己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概括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24.第64题

关于“核心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处于学科中心位置

B.对自然或科学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C.对学习科学知识有支撑的作用

D.有助于人们理解世界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25.第65题

程序性知识具体包括( )。

A.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

B.术语知识

C.具体学科技巧和方法的知识

D.确定何时运用适当程序的知识

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题目分数:3.0

26.第14题

笔试是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测试的一种考试方式。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7.第15题

“学生体重对弹跳高度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弹跳的高度。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28.第16题

国民应具备科学素质是个人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9.第17题

科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0.第18题

开放性探究是学生参与探究程度最高的科学探究活动。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1.第19题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2.第37题

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质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3.第38题

诊断性评价一般由前提条件测验和事前测验组成。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4.第39题

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5.第40题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6.第41题

逐级递进的概念建构方式属于“螺旋训练式”。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7.第42题

科学和技术是具有相互联系的不同概念,其中技术是在认识世界中发现新的知识。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8.第43题

方法学习,侧重于行为;技能训练,侧重于思维。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9.第57题

科学探究的步骤从提出问题开始。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0.第58题

形成性评价属于“事后评价”。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1.第59题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结构性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模型、科学概念、科学规律。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2.第60题

利用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来获得的概念建构的方式属于“拼图式”。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3.第61题

分享最初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或解释,是作为主动学习者的学生的课堂表现之一。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4.第62题

探究学习活动是否能达成预设的目标,取决于学生的情况和努力。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5.第63题

“记忆”的认知过程是与知识迁移相联系的。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6.第1题

传统的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体现在教师总是    ,学生总是     。

答案:

评价者,评价对象

标准答案:

评价者,评价对象

题目分数:1.0

47.第2题

科学的          决定了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是“探究”。

答案:

本质

标准答案:

本质

题目分数:1.0

48.第7题

评价要考虑                   的概念,即考虑儿童实际具有的和在帮助下可能获得的发展水平。

答案:

最近发展区(或:最邻近发展区)

标准答案:

最近发展区(或:最邻近发展区)

题目分数:1.0

49.第8题

伽利略的比萨铁塔自由落体实验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数学推导、           、 相结合的方法。

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标准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题目分数:1.0

50.第9题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对     、     和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答案:

事实,规则

标准答案:

事实,规则

题目分数:1.0

51.第10题

   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习科学知识有       的作用的概念。

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标准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题目分数:1.0

52.第20题

通过科学学习,学生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 、、     和对变化世界的敏感。

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题目分数:3.0

53.第23题

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卡拉曼概括了人进行思维和决策时运用的三种不同的方式:运用       来进行认知、运用       的决策系统和运用推理的决策系统。

答案:

感知,直觉

标准答案:

感知,直觉

题目分数:1.0

54.第24题

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有学习的     ,主动参与学习的     。

答案:

动力,全过程

标准答案:

动力,全过程

题目分数:1.0

55.第25题

  与    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

答案:

练习,反馈

标准答案:

练习,反馈

题目分数:1.0

56.第26题

研究表明,人的不同的 功能如语言、情感等,都有相应的神经结构与其对应,并受到 分布的影响。

答案:心智,神经递质

标准答案:心智,神经递质

题目分数:1.0

57.第27题

科学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修正和完善     ,并做出     的过程。

答案:

科学概念,解释

标准答案:

科学概念,解释

题目分数:1.0

58.第28题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     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     作准备。

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标准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题目分数:1.0

59.第29题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     活动而采取的     。

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标准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题目分数:1.0

60.第44题

主动的学习者都愿意接受教师的    和同伴的         。

答案:

指导,帮助

标准答案:

指导,帮助

题目分数:1.0

61.第45题

科学探究学习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     和  等。

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标准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题目分数:1.0

62.第46题

科学思维有两个基本的要素:      和      。

答案:

尊重事实,遵循逻辑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遵循逻辑

题目分数:1.0

63.第47题

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其中,学生参与程度最低的探究活动是     ,学生参与程度最高的活动是     。

答案:

验证性活动,开放性探究

标准答案:

验证性活动,开放性探究

题目分数:1.0

64.第48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主要强调了探究的过程,又受到皮亚杰的     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     的建立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标准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题目分数:1.0

65.第49题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     向     的转化过程。

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标准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