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题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A.考试大纲
B.教学大纲
C.教学设计
D.语文课程标准
答案:D
标准答案:D
2.第2题
()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答案:C
标准答案:C
3.第5题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答案:B
标准答案:B
4.第16题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5.第17题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
A.国文
B.国语
C.语文
D.文学
答案:C
标准答案:C
6.第7题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_________主文、丰子恺插画。
答案:
叶圣陶
标准答案:
叶圣陶
7.第8题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答案:
学生
标准答案:
学生
8.第9题
在学习方式上,我们需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和( )学习。
答案:
研究性
标准答案:
研究性
9.第12题
在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实物的 。
答案:
前期经验
标准答案:
前期经验
10.第13题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__________,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___________。
答案:
基础, 关键。(顺序不能颠倒)
标准答案:
基础, 关键。(顺序不能颠倒)
11.第3题
合作学习
答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标准答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题目分数:9.0
12.第4题
阅读教学
答案:
阅读教学是学生面对文本,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围绕一定的话题,以对话的方式,经历感悟、积累、迁移的心理过程,逐步形成能力、丰富情感的一种实践活动。
标准答案:
阅读教学是学生面对文本,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围绕一定的话题,以对话的方式,经历感悟、积累、迁移的心理过程,逐步形成能力、丰富情感的一种实践活动。
题目分数:8.0
13.第6题
集中识字
答案:
集中识字是与分散识字相对而言的,其基本特点是在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识字时暂时脱离课文,让学生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常用字。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先识字,后读书”。
标准答案:
集中识字是与分散识字相对而言的,其基本特点是在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识字时暂时脱离课文,让学生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常用字。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先识字,后读书”。
题目分数:8.0
14.第10题
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也有一定的作用。
答案:
错,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不仅低效,而且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标准答案:
错,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不仅低效,而且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15.第11题
成就水平就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水平的简略描述。
答案:
对
标准答案:
对
16.第14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答案:
对
标准答案:
对
17.第15题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答案:
对
1.第3题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
A.拼写
B.语法
C.标点
D.运用规则
答案:D
标准答案:D
2.第6题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7.0
3.第8题
“三、百、千”的“三”代表()。
A.三字经
B.易经
C.春秋
D.论语
答案:A
标准答案:A
4.第13题
()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答案:C
标准答案:C
5.第16题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A.考试大纲
B.教学大纲
C.教学设计
D.语文课程标准
答案:D
标准答案:D
6.第1题
_______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内驱力。
答案:
兴趣
标准答案:
兴趣
7.第4题
我国民国时期的三套景点老教材主要是指:__________、《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
答案:
开明国语课本
标准答案:
开明国语课本
8.第9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________之间对话的过程。
答案:
文本
标准答案:
文本
9.第11题
《语文课程标准》不再袭用“听话、说话”的提法,而将其改为 。
答案:
口语交际
标准答案:
口语交际
10.第15题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案:
语言文字
标准答案:
语言文字
11.第10题
情景识字法
答案:
情景识字法: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
标准答案:
情景识字法: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
题目分数:10.0
12.第14题
集中识字
答案:
集中识字是与分散识字相对而言的,其基本特点是在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识字时暂时脱离课文,让学生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常用字。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先识字,后读书”。
标准答案:
集中识字是与分散识字相对而言的,其基本特点是在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识字时暂时脱离课文,让学生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常用字。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先识字,后读书”。
题目分数:10.0
13.第17题
写作
答案:
写作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考查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是使用任何一种语言的人们陈述事实、抒发情感、表述观点的必要方式。
标准答案:
写作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考查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是使用任何一种语言的人们陈述事实、抒发情感、表述观点的必要方式。
题目分数:10.0
14.第2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
答案:
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不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
标准答案:
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不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
15.第5题
中国的学校大概产生于夏代,那时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答案:
对
标准答案:
对
16.第7题
“分散识字”重在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而不强调“读写”训练。
答案:
错,“分散识字”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的同时,也强调“读写”训练。
标准答案:
错,“分散识字”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的同时,也强调“读写”训练。
17.第12题
教师的阅读与学生无关。
答案:
错,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以此影响学生热爱读书,并引导学生读书。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