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在线作业题库(19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语文教学法 2015-03-17 11:27:18

1.第2题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7.0

2.第6题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 复杂性

答案:B

标准答案:B

3.第9题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答案:C

标准答案:C

4.第14题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

A.国文

B.国语

C.语文

D.文学

答案:C

标准答案:C

5.第15题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答案:A

标准答案:A

6.第1题

标准是         的尺度,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性。

答案:

评价

标准答案:

评价

7.第5题

我国民国时期的三套景点老教材主要是指:__________、《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

答案:

开明国语课本

标准答案:

开明国语课本

8.第7题

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即寓识字于_________之中,通过定量的有师指导,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

答案:

读写

标准答案:

读写

9.第8题

_______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考察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

答案:

写作

标准答案:

写作

10.第11题

我们应摒弃单纯的写作技能训练,把习作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

答案:

阅读

标准答案:

阅读

11.第4题

合作学习

答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标准答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题目分数:10.0

12.第10题

分散识字

答案:

分散识字又称“随课文识字”,其基本做法是借助汉语拼音和“独体字”让学生随课文识字,保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识字教学寓于阅读之中。

标准答案:

分散识字又称“随课文识字”,其基本做法是借助汉语拼音和“独体字”让学生随课文识字,保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识字教学寓于阅读之中。

题目分数:10.0

13.第16题

情景识字法      

答案:

情景识字法: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

标准答案:

情景识字法: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

题目分数:10.0

14.第3题

中国的学校大概产生于夏代,那时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答案:

标准答案:

15.第12题

“集中识字”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课文中识字,容易使学生觉得有趣。

答案:

错,不是集中识字,而是分散识字

标准答案:

错,不是集中识字,而是分散识字

16.第13题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答案:

标准答案:

17.第17题

阅读可以是一个单向活动。

答案:

错,阅读不是一个单向活动,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1.第4题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答案:C

标准答案:C

2.第7题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的价值。

A.科学实用

B.人文教育

C.文学

D.艺术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7.0

3.第10题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

A.国文

B.国语

C.语文

D.文学

答案:C

标准答案:C

4.第14题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

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

C.集中识字

D.象形会意识字法

答案:D

标准答案:D

5.第16题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A.考试大纲

B.教学大纲

C.教学设计

D.语文课程标准

答案:D

标准答案:D

6.第1题

在古希腊,对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一种文体,即问答体或对话体。二是指一种        。

答案:

教学方式

标准答案:

教学方式

7.第2题

《语文课程标准》不再袭用“听话、说话”的提法,而将其改为        。

答案:

口语交际

标准答案:

口语交际

8.第3题

_______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内驱力。

答案:

兴趣

标准答案:

兴趣

9.第12题

       本身既是承载、传递信息的声音,也是传递说话人思想感情的工具。

答案:

口语

标准答案:

口语

10.第15题

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音、形、义结合。

答案:

以形表义

标准答案:

以形表义

11.第8题

合作学习

答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标准答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题目分数:10.0

12.第11题

10、语文

答案:

(1)语言和文字,语文程度指阅读、写作等能力;

(2)语言和文学,中学语文课本。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标准答案:

(1)语言和文字,语文程度指阅读、写作等能力;

(2)语言和文学,中学语文课本。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题目分数:10.0

13.第17题

形声识字法

答案:

形声识字法: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识字法即根据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

标准答案:

形声识字法: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识字法即根据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

题目分数:10.0

14.第5题

习作教学就是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技巧。

答案:

错,习作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如何积累素材,体验生活。

标准答案:

错,习作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模式和写作技巧,更要引导学生如何积累素材,体验生活。

15.第6题

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答案:

标准答案:

16.第9题

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也有一定的作用。

答案:

错,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不仅低效,而且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标准答案:

错,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字的意思,不仅低效,而且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17.第13题

中国的学校大概产生于夏代,那时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答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