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1)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科学教育 2015-03-17 11:27:23

1.第14题

下列课堂表现中,不属于学生角色行为的一项是( )。

A.收集他人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

B.根据实证来确定或修正原有的判断或解释

C.提出进一步探究的新问题

D.组织结构化的探究活动

答案:D

标准答案:D

2.第15题

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应当着眼于学生( )。

A.基本科学素养 的提高

B.科学能力的提高

C.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D.科学态度的提高

答案:A

标准答案:A

3.第16题

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尔帕从哪个国家引入了国家科学课程标准?( )

A.美国

B.英国

C.以色列

D.中国

答案:A

标准答案:A

4.第17题

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的是( )。

A.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B.物体可以对一定距离以外的其他物体产生作用

C.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

D.宇宙中存在着数量极大的星系

答案:B

标准答案:B

5.第18题

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所计划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A

标准答案:A

6.第19题

“湿度对面包上霉菌繁殖的影响”实验中,因变量是(   )。

A.温度

B.霉变情况

C.湿度

D.面包体积

答案:B

标准答案:B

7.第20题

明确告知或提供预期结果,帮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属于( )。

A.验证性活动

B.结构化探究

C.引导型探究

D.开放性探究

答案:A

标准答案:A

8.第21题

“现象―― 问题(猜想、假设)―― 实验――验证―― 归纳概括―― 结论――应用 ”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概念性知识学习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A

标准答案:A

9.第22题

人类认识事物使用的最早,也是最古老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定性实验法

C.定量实验法

D.描述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10.第23题

“水的酸碱度对草生长高度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

A.水的容积

B.草生长的高度

C.水的酸碱度

D.草生长的速度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1.第40题

发现式科学教育观主要受到哪一位教育心理学家的理论的影响?

A.维果茨基

B.杜威

C.皮亚杰

D.罗杰斯

答案:C

标准答案:C

12.第41题

在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独立开设科学课的起始年级是( )。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七年级

答案:B

标准答案:B

13.第42题

被认为指导我国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是(   )。

A.结构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唯物主义理论

答案:B

标准答案:B

14.第43题

关于“果实的结构”,错误的一项是( )。

A.桃子属于果实

B.果皮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C.果肉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D.种子是果实的组成部分

答案:C

标准答案:C

15.第44题

一位厨师煲汤之后会先行品尝,调整汤的咸淡,直至满意时才会端给顾客享用。这个过程属于哪种评价类型?(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16.第45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探究学习要素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形成理论

D.寻求实证

答案:C

标准答案:C

17.第46题

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的特征是( )。

A.以获取科学事实,并尝试对其进行解释为主要学习目的

B.以掌握自然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目的

C.以掌握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为学习目的

D.以掌握科学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为主要学习目的

答案:D

标准答案:D

18.第47题

关于一般的认知知识和自我认知的知识,叫做( )。

A.程序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元认知知识

D.事实性知识

答案:C

标准答案:C

19.第48题

“温度对面包上霉菌繁殖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

A.温度

B.面包

C.霉菌数量

D.湿度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20.第49题

学习花的结构时,不合适作学材的是( )。

A.桃花

B.菊花

C.油菜花

D.洋紫荆花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21.第35题

建构科学概念的形式包括( )。

A.爬梯子式

B.拼图式

C.讲解式

D.螺旋训练式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1.0

22.第36题

科学课堂的知识类型包括( )。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方法(技能)知识

D.规律性知识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题目分数:1.0

23.第59题

属于“获取事实与证据”要素的学习目标的有( )。

A.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

B.认识探究的成果可能对科学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C.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

D.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答案:A,D

标准答案:A|D

题目分数:1.0

24.第60题

关于科学教育的目的,正确的有( )。

A.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关心环境

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C.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

D.获得重要的科学知识

答案:A,B,C,D

标准答案:A|B|C|D

题目分数:1.0

25.第61题

“理解”是认知过程的一个维度,具体包括( )。

A.举例、区分

B.分类、比较

C.总结、推断

D.解释、说明

答案:B,C,D

标准答案:B|C|D

题目分数:1.0

26.第24题

科学态度反映了科学价值观。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7.第25题

表现性评价主要指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分析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的表现,以此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8.第26题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9.第27题

继发性的“迷思概念”,比原发性的前概念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干扰更甚。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0.第28题

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有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1.第29题

和诊断性评价不同的是,形成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试与测量的策略和统计分析来评价教学的效果。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32.第30题

逐级递进的概念建构方式属于“螺旋训练式”。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33.第31题

当某一活动能够扩展到学生感兴趣的其他领域时,才能考虑将这一活动提升为开放性探究。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4.第32题

陈述性知识要对信息进行某种运作从而使之发生转变。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35.第33题

“概念”是认知图式与框架的基石,所以“概念性知识”为理解提供了基础。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6.第34题

“记忆”的认知过程是与知识迁移相联系的。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37.第50题

笔试是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测试的一种考试方式。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8.第51题

国民应具备科学素质是个人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9.第52题

科学课程中的“探究”,指的就是科学探究。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40.第53题

用描述概念外延的方式来表述科学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41.第54题

形成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42.第55题

前测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实施的测试,目的是要确定学习者是否已经事先部分或全部掌握了教学中要教的技能。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43.第56题

进行前提条件测验是为了弄清楚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所需要的能力。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44.第57题

科学和技术是具有相互联系的不同概念,其中技术是在认识世界中发现新的知识。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45.第58题

方法学习,侧重于行为;技能训练,侧重于思维。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46.第1题

科学是反映自然世界各种现象的          的知识体系。


答案:

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

客观规律

题目分数:1.0

47.第2题

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卡拉曼概括了人进行思维和决策时运用的三种不同的方式:运用                             来进行认知、运用              的决策系统和运用推理的决策系统。


答案:

感知,直觉

标准答案:

感知,直觉

48.第3题

伽利略的比萨铁塔自由落体实验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数学推导、           、              相结合的方法。


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标准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49.第4题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对                  、                 和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答案:

事实,规则

标准答案:

事实,规则

50.第5题

科学的           决定了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是“探究”。


答案:

本质

标准答案:

本质

题目分数:1.0

51.第6题

20世纪初,                 在牛顿研究的基础上诞生了相对论。


答案:

爱因斯坦

标准答案:

爱因斯坦

52.第7题

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他们有学习的               ,主动参与学习的                  。


答案:

动力,全过程

标准答案:

动力,全过程

53.第8题

             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习科学知识有            的作用的概念。


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标准答案:

核心概念,支撑

54.第9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主要强调了探究的过程,又受到皮亚杰的               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                  的建立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标准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55.第10题

从有效传递概念的角度来看,教师要保证教学能让学生从特定的课题出发,建立                  ,再逐渐发展成                 。


答案:

小概念,较大的概念(或:大概念)

标准答案:

小概念,较大的概念(或:大概念)

56.第11题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                 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                作准备。


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标准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57.第12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一般将学习的业绩分为              和                 。


答案:

保持,迁移

标准答案:

保持,迁移

58.第13题

科学探究学习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           和           等。


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标准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59.第37题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         向                 的转化过程。


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标准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60.第38题

科学知识是指人类经过科学研究而积累的,对         和          的系统的认识。


答案:

客观世界 人类自身

标准答案:

客观世界 人类自身

61.第39题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          活动而采取的             。


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标准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62.第62题

科学探究活动具有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其中,学生参与程度最低的探究活动是              ,学生参与程度最高的活动是                   。


答案:

验证性活动,开放性探究

标准答案:

验证性活动,开放性探究

63.第63题

科学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修正和完善            ,并做出             的过程。


答案:

科学概念,解释

标准答案:

科学概念,解释

64.第64题

“温度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标准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65.第65题

传统的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体现在教师总是              ,学生总是         。


答案:

评价者,评价对象

标准答案:

评价者,评价对象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