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C)是现代社会政治组织的高级形式。
A.利益集团
B.国家机关
C.政党
D.宗教团体
满分:2分
2.民族民主革命,就其性质来说,也属于(A)
A.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B.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C.农民革命范畴
D.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满分:2分
3.(D)成为外交决策中设定的主要目标A.军事利益
B.文化权益
C.政治利益
D.经济利益
满分:2分
4.国家政权机关的活动,其核心是进行(C)。
A.经济建设
B.选人用人
C.政治决策
D.政治建设
满分:2分
5.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是(B)
A.政治对话
B.政治选举
C.政治接触
D.政治表达
满分:2分
6.人们的政治行为及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人的(D)
A.立场
B.观点
C.方法
D.以上三者
满分:2分
7.在国内政治利益中,占主导地位的是(D)。
A.阶级利益
B.阶层利益
C.各种社会集团利益
D.统治阶级利益
满分:2分
8.把法(法律)、术(统治术)、势(统治权力)融为一体,反对在法令以外,讲什么仁义、恩爱的政治思想是(D)的主要观点。
A.佛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满分:2分
9.作为“三权分立”的集大成者,并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学者是(D)
A.洛克
B.马克思
C.卢梭
D.孟德斯鸠
满分:2分
10.(D)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A.政治协商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满分:2分
11.下列不属于政治表达的是(C)
A.政治集会
B.政治请愿
C.政治议论
D.政治结社
满分:2分
12.下列不符合议会共和政体特征的有(A)
A.国家元首世袭
B.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
C.议会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D.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满分:2分
13.公民最终实现自己利益的主要环节是(A)。
A.政治参与
B.政治管理
C.政治监督
D.政治评价
满分:2分
14.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条件是(B)。
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人人平等
满分:2分
15.(A)的出现最终促成了阶级的形成。
A.劳动分工
B.财富分化
C.地位分化
D.权力分化
满分:2分
16.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接触包括个别接触和(A)
A.院外活动
B.来信来访
C.政治对话
D.行贿威胁
满分:2分
17.政治改革中渐进的方式也被称为(A)
A.费边式
B.分步进行的方式
C.全面推进的方式
D.和平的方式
满分:2分
18.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属于(A)观点
A.建构主义
B.传统主义
C.现实主义
D.新自由主义
满分:2分
19.(B)强调个人行为的研究,而不关心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A.传统政治学
B.行为主义政治学
C.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D.新政治经济学
满分:2分
20.影响一个人的政治动机、态度和行为的是(A)
A.政治信念
B.政治评价
C.政治习俗
D.政治情感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领导的内容是(ABC)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行政领导
满分:2分
2.现代官僚制政治管理的特点是(ABD)
A.管理主体范围扩大,而其主要构成部分则已经全面实现了专业化
B.管理方法科学化和多样化
C.主体结构简单
D.管理行为规范化、法制化
满分:2分
3.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可概括为(BCD)
A.迷信
B.宗教
C.权威
D.暴力
满分:2分
4.现实主义学派与理想主义学派的主要分歧在于(BCD)
A.现实主义崇尚人性善
B.现实主义认为抽象的道德原则并不适用于政治行为
C.现实主义认为各国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调和性,道义和说教行不通的
D.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任务是要说明世界的客观现状
满分:2分
5.战后国际经济秩序是由(BCD)构成的。
A.联合国
B.世界发展银行
C.关贸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满分:2分
6.国家机构的特点有(ABC)
A.强烈的阶级性
B.特殊的强制性
C.严密的系统性
D.绝对独立性
满分:2分
7.非国家行为主体与国家行为主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CD)
A.非国家行为主体具有超国家性和超阶级性的特点
B.非国家行为主体一般都没有特殊的国家利益或阶级利益
C.非国家行为主体不具有强制机关或暴力工具
D.非国家行为主体不具备以武力强行实施其对外行为的手段
满分:2分
8.领袖人物对国际政治的制约作用表现在(ABD)
A.影响着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B.直接影响着国家对外决策的性质
C.决定了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D.影响着国家对外决策的内容
满分:2分
9.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摩根索,以国家利益与权力为依据,将国家外交政策分为()。A.维持现状的政策
B.改变现状的政策
C.显示威望的政策
D.外交礼仪政策
满分:2分
10.外交使节报告的信息来源一般有(ABCD)。
A.报纸杂志
B.政府会议
C.议会辩论会
D.情报组织网络
满分:2分
11.国际组织的作用(ABCD)
A.大国争夺霸权的直接工具
B.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C.促进发展、推动合作的积极因素
D.推进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有力手段
满分:2分
12.国际行为主体的特征是(ABCD)
A.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
B.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C.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D.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
满分:2分
13.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问题主要有(ABCD)
A.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高
B.缺乏浓厚民主思想氛围
C.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D.政治民主化进程缺乏必要的领导和规划
满分:2分
14.新现实主义学派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主要在(ABCD)A.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权力为中心的现实主义理论
B.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单纯以主权国家及其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政治分析
C.越来越注重对经济和伦理道德的研究
D.综合了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方法
满分:2分
15.在现实主义的理论中,(BC)是两个最核心的概念。
A.道德
B.权力
C.利益
D.政策
满分:2分
16.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包括(ACD)
A.对内的最高统治权
B.对外的最高统治权
C.对外的独立平等权
D.防范侵略的自卫权
满分:2分
17.影响政治参与的宏观因素有(ABCD)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模式
C.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
D.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刺激
满分:2分
18.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ABCD)
A.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C.政治与经济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方法
D.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立场
满分:2分
19.国际社会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有(ABCD)
A.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物质生产条件
B.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行为主体和行为者
C.国际行为或相互行为达致一定的结构状态
D.资本主义形成以后才出现
满分:2分
20.一般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ABCD)A.整体性
B.相互作用性
C.运动发展性
D.有序性和组织性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按照新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在合作中最担心的是合作者进行欺骗,以及通过欺骗获得更大的相对收益。(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2.中国和平崛起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3.外交使节收集信息与定期报告的内容,专门项目包括所在国的一般形势及其发展,重大的政治事变及其影响,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一般统计数据与资料。(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4.女性主义者认为,安全问题应当涉及结构性暴力问题,因为这种暴力对于妇女和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人群有特别的影响。(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5.维持现状的政策又称为“帝国主义政策”。(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6.苏联1991年8月19日事件报告属于典型的外交使节收集信息与定期报告的基本项目。(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7.在安全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安全观。(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8.西方列强对中国、印度等国进行的鸦片贸易实行的是军事帝国主义政策。(A)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9.国家对外战略,亦称国家的国际战略或全球战略。(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0.门罗政策似乎是改变现状政策的典型例子。(B)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