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 )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C. 按劳分配
D. 多党合作制
满分:2 分
2. 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条件是(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依法治国
C. 以德治国
D. 人人平等
满分:2 分
3. 国家的最根本属性是(),是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最重要的前提。A. 领土
B. 主权
C. 居民
D. 政权机构
满分:2 分
4. 普通公民控制政府的重要的、制度化了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是( )A. 政治对话
B. 政治选举
C. 政治接触
D. 政治表达
满分:2 分
5. 作为“三权分立”的集大成者,并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学者是( )A. 洛克
B. 马克思
C. 卢梭
D. 孟德斯鸠
满分:2 分
6. 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A. 奴隶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农民革命
D. 无产阶级革命
满分:2 分
7. 我国建国以来自改革开放以前的政治参与基本上属于( )。A. 平等一技术型政治参与模式
B. 独裁一技术型政治参与模式
C. 高度动员政治参与模式
D. 平民主义政治参与模式
满分:2 分
8. 国际政治沟通论代表人物是()A. 卡尔・多伊奇
B. 莫顿・卡普兰
C. 约翰・鲁杰
D. 罗伯特・基欧汉
满分:2 分
9. 阶级斗争多种多样,其中,最高形式的斗争是( )。A. 经济斗争
B. 思想斗争
C. 政治斗争
D. 武装斗争
满分:2 分
10. 马基雅维里指出:“人们因为希望改变自己的境遇,愿意更换他们的统治者,并且这种希望促使他们拿起武器去反对他们的统治者。”这说明( )。A. 革命是一种发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途径
B. 革命是一种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
C. 革命是一种权力转移的方法
D. 革命是一种实现社会革命的历史过程
满分:2 分
11. 下列不属于政治表达的是( )A. 政治集会
B. 政治请愿
C. 政治议论
D. 政治结社
满分:2 分
12. 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是()A. 爱德华・H・卡尔
B. 弗朗西斯・布拉德利
C. 伯纳德・博赞基特
D. H・劳特巴奇
满分:2 分
13. 公民最终实现自己利益的主要环节是( )。A. 政治参与
B. 政治管理
C. 政治监督
D. 政治评价
满分:2 分
14. 人们的政治行为及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人的( )A. 立场
B. 观点
C. 方法
D. 以上三者
满分:2 分
15. ( )是现代社会政治组织的高级形式。A. 利益集团
B. 国家机关
C. 政党
D. 宗教团体
满分:2 分
16. 大国关系调整最深刻、最根本的动因()A. 大国内部政治和政策的变革
B. 旧国际结构的瓦解
C. 大国力量对比关系的彼此消长
D. 全球化
满分:2 分
17. ( )的出现最终促成了阶级的形成。A. 劳动分工
B. 财富分化
C. 地位分化
D. 权力分化
满分:2 分
18. 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这种权力形式是()A. 强制性权力
B. 功利性权力
C. 操纵性权力
D. 合法性权力
满分:2 分
19. 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属于()观点A. 建构主义
B. 传统主义
C. 现实主义
D. 新自由主义
满分:2 分
20. (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A. 政治协商制度
B. 多党合作制度
C. 民主集中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杰出历史人物的主要作用表现在()A. 历史人物往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
B. 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C. 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D. 能够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满分:2 分
2. 国际组织的作用()A. 大国争夺霸权的直接工具
B.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C. 促进发展、推动合作的积极因素
D. 推进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有力手段
满分:2 分
3. 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问题主要有( )A. 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高
B. 缺乏浓厚民主思想氛围
C. 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D. 政治民主化进程缺乏必要的领导和规划
满分:2 分
4. 新现实主义学派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主要在()A. 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权力为中心的现实主义理论
B. 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单纯以主权国家及其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政治分析
C. 越来越注重对经济和伦理道德的研究
D. 综合了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方法
满分:2 分
5. 公共选择模式的长处在于()A. 用经济学的方法阐明一般的政治问题
B. 能够提供一种得以产生理论解决和经验检验的工具
C. 可以分离和分析那些看起来相对简单的问题领域
D. 迫使研究者面对现实
满分:2 分
6.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的三大要素()A. 有固定的领土
B. 一定数量的居民
C. 有一定的政权机构
D. 有至高无上的主权
满分:2 分
7. 外交使节报告的信息来源一般有()。A. 报纸杂志
B. 政府会议
C. 议会辩论会
D. 情报组织网络
满分:2 分
8. 国家对外战略包括()A. 对国际社会所处时代和基本矛盾发展规律的认识
B. 对国际格局演变规律的判断及对外关系目标与基本原则的制定
C. 以对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全局认识为基础
D. 以国际地位的综合判断为基础
满分:2 分
9. 下列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加拿大
D. 印度
满分:2 分
10. 跨国公司对战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 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B. 成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C. 加强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协调能力
D. 消除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与冲突
满分:2 分
11. 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可概括为( )A. 迷信
B. 宗教
C. 权威
D. 暴力
满分:2 分
12. 我国多党合作制的政党制度的原则是( )A. 长期共存
B. 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满分:2 分
13. 近代均势结构的典范有()。A. 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B. 1713年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乌德勒支条约
C. 1815年反法联盟签订的维也纳公约
D.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满分:2 分
14. 设定外交目标时注意国内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包括()A. 经济军事力量与自然资源因素
B. 国内政局
C. 民意与社会舆论因素
D. 国内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因素
满分:2 分
15. 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摩根索,以国家利益与权力为依据,将国家外交政策分为()。A. 维持现状的政策
B. 改变现状的政策
C. 显示威望的政策
D. 外交礼仪政策
满分:2 分
16. 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A. 和平
B. 发展
C. 战争
D. 革命
满分:2 分
17. 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包括()A. 对内的最高统治权
B. 对外的最高统治权
C. 对外的独立平等权
D. 防范侵略的自卫权
满分:2 分
18. 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领导的内容是( )A. 政治领导
B. 思想领导
C. 组织领导
D. 行政领导
满分:2 分
19. 影响政治参与的宏观因素有()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 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模式
C. 主流政治文化的影响
D. 重大社会政治事件的刺激
满分:2 分
20. 非国家行为主体与国家行为主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 非国家行为主体具有超国家性和超阶级性的特点
B. 非国家行为主体一般都没有特殊的国家利益或阶级利益
C. 非国家行为主体不具有强制机关或暴力工具
D. 非国家行为主体不具备以武力强行实施其对外行为的手段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中国的和平发展并不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中国奉行共同安全的新型安全原则。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女性主义者认为,安全问题应当涉及结构性暴力问题,因为这种暴力对于妇女和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人群有特别的影响。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外交政策更多地指实现对外目标与政策的活动。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美国对日贸易政策,则是一种专业性政策。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维持现状的政策又称为“帝国主义政策”。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西方的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大国兴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权力、增加权力或者显示权力。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按照新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在合作中最担心的是合作者进行欺骗,以及通过欺骗获得更大的相对收益。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美总统外交决策中职业外交官往往是决定性的力量。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国家对外战略,亦称国家的国际战略或全球战略。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门罗政策似乎是改变现状政策的典型例子。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