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福建师范大学1310批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业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5-03-17 11:41:47

一、填空题 

1.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________;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2. 自我意识的辅导的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自我协调、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五个方面。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一)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二)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4. 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_倒U型_______曲线关系。 5.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未来发展的潜力。  

二、单项选择题 

1.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的、心理的 

和社会适应的„„„„„„„„„„„„„„„„„„„„„„„„( C   ) A.完善状态     B.完整状态    C.健全状态     D.完美状态 

2.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 D  )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3. 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是„„„„„„„„„„„„„„„„„„„„„„„„„„„(   A  ) 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 

4. 情绪辅导,又称„„„„„„„„„„„„„„„„„„„„„„( B ) A.情感教学   B.情感教育   C.情绪教育    D.情感训练 

5. 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 A  ) 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 

三、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

是„„„„„„„„„„„„„„„„„„„„„„„„„„„„„(ABC) 

A.预防心理疾病,B.提高心理素质,C.消除心理疾患,D.进行职业辅导 2.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 

以下三个阶段„„„„„„„„„„„„„„„„„„„„„„„„(ACD) 

A.调查呼吁阶段    B.尝试推行阶段 C.尝试起步阶段    D.发展推进阶段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方法有:„„„„„„„„„„„„„„(BDE) 

A.访谈法    B.观察法    C.Q分类法    D.问卷法    E.测验法 

四、判断题 

1.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人某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判断其心理素质的高低。„„„„„„„„„„„„„„(×) 

2.人的心理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应当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五、名词解释 

1.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答:理性情绪治疗理论认为 人具有“ 理性与非理性 、合理与疯狂的双重性”,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不合逻辑的思考或不合理的观念所导致的,因此咨询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更加理性的思维,实现更加有效率的生活。它是一种始终致力于改变来访者的错误推理方式,消除来访者恶劣情绪的方法。

 2.情绪辅导 

答:情绪辅导,又称情感教育,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们的情绪并能有效地沟通,掌握控制、疏导不良情绪的恰当渠道和方式,防止和克服消极、冲突的情感,培养良好情感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

 六、简答题 

1.简要说明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答:(1)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  首先,“ 全面渗透 ”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其次,“全面渗透”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 再次,“全面渗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依据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状况决定了要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心理健康

教育专业师资的缺乏凸显了“全面渗透”的重要性。  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运作状况也决定了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2.情绪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情绪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情绪认识、情绪识别、情绪沟通、情绪控制和情绪熏陶五个方面。 

七、论述题 

1.你是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 

答: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素质教育理想的实践模式。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其他各育创造了先决条件。一个保持健康良好心理状态的人,才能顺利地接受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再者,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或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育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有以下三点:(1)从目标上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维持心理平衡,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2)从内容上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需要、动机、价值观会影响他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他对事物的取舍以及他的行为方式。(3)从方法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通过感情沟通,以咨询、测试、行为矫正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能,来观察、诊断、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智育的发展。首先,它虽然无法改变人已有的遗传素质,但却能在开发人的智力潜能上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摆脱困境,重建信心,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更好地挖掘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 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密不可分。两者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体育的心理保健作用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机能的影响作用两个方面。其一,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是“磨炼意志和形成良好的品德”。其二,心理健康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美的表现之一,也是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的基础和条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离不开学生主体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智、体、美各育的基础。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