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地理教学论》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地理教学论 2015-03-17 12:07:23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教师首先给出“温带和寒带的河流,在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每当冬季河水开始封冻,春季河水开始解冻的时节,就会发生凌汛。”这一规律,并对规律加以详尽的解释。然后出示叶尼塞河、尼罗河、黄河等河流,让学生指出哪些河段能发生凌汛、哪些河流不发生凌汛。这是何种教学方法()
A. 探究法
B. 例规法
C. 规例法
D. 比较法
满分:3 分
2.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在空间上呈网格状排列,该教学内容蕴含有地理()的教育因素
A. 自然美
B. 现象美
C. 理论美
D. 有序美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在个人内部就学力和能力等进行纵横比较所作的判断属于()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诊断性评价
满分:3 分
4. 教师先呈现地中海沿岸、非洲南端、南美洲智力中部地区作为例证,要求学生分析地中海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及该气候分布在大陆的哪一个部位;再进一步设问:“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可能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这属于何种教学方法。
A. 实验法
B. 例规法
C. 规例法
D. 调查法
满分:3 分
5.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理理性知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 地理概念
B. 地理特征
C. 地理规律
D. 地理成因
满分:3 分
6. 下列不属于综合地理过程技能的是()
A.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B. 假说的验证
C. 得出结论
D. 地理分类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过程”的核心是()
A. 参与
B. 思考
C. 运用
D. 探究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下列不属于地理特征教学策略的是()
A. 把握主要地理要素特征知识的教学思路
B. 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C. 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概括地理特征
D. 引导探究法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摸底测验属于()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满分:3 分
10. 关于课程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
A. 教学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若干方面的评价
B. 教学评价侧重理论上的研究
C. 课程评价则偏向于具体化的研究
D. 课程评价为教学评价的有效进行提供了理念上的导向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方法中,哪些属于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所指的“方法”?
A. 区域比较法
B. 科学抽象
C. 地理观察法
D. 类比法
满分:3 分
2. 地理成因教学方法有()
A. 运用变式法
B. 运用比较的方法
C. 综合-分析法
D. 直观再现法
满分:3 分
3. 对学生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可从以下哪些方面入手()
A. 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
B. 提出问题的假设
C. 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
D. 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
满分:3 分
4. 《地理课程标准》针对以往地理学习评价的弊端,把评价目标定位在如下哪几个方面()
A. 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B. 诊断学生的学习状态
C.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 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调节教师的教学
满分:3 分
5. 地理学习对于学生认知发展的贡献主要有()
A. 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对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联系、空间格局、地理过程的敏锐觉察力
B. 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注重综合的思维品格
C.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D.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
满分:3 分
6. 地理教师教学评价的原则()
A. 导向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整体性原则
D. 可行性原则
满分:3 分
7.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
A. 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评优、选拔提供参考依据
B. 总体把握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以观的程度和水平
C. 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
D. 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满分:3 分
8. 常用地理学习评价的方式有()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档案袋法
满分:3 分
9. 在区域比较中,确定比较标准一般可遵循如下哪些思路()
A. 要素现象或本质的比较
B. 区域概念的比较
C. 类型和结构的比较
D. 状态或过程的比较
满分:3 分
10. 地理名称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哪几点()
A. 地名教学要充分运用地图
B. 地名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C. 地名教学要充分运用记忆策略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伏尔加河全长3600多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属于地理特征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加强地理基础知识教学有利于非智力活动的开展,促进技能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阐明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发展的永恒目标和核心线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师是学生发展及其学习状况的裁判员或者“法官”,教师评价的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空间分布格局的想象能力:是指在对地理事物空间展开范围、空间排列状态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布的事实概括为一般规律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实施评价中的工作环节,包括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教育背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作出诊断,以便“对症下药”,据此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上游开荒或采矿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导致中下游河床淤积,洪水频发――这是资源辩证观的事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026――属于地理数据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以及进行实地观察、观测,调查访问等形式去获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这两大特性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方面的独特功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显性方式适合于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感性认识不足时,或者这种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并不占主要地位时使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地理理性知识又是对地理感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属于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人口动态、食物和饥荒、城市化、社经差异、文盲、贫困、失业、难民和无国籍者,这些问题具有的地理成分不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考试是学习评价的唯一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个人内差异评价――它是把学生个人的地理学习成绩同既定地理教学目标进行比较,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地理教学目标或达到程度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按照评价目的的不同,可以把地理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绝对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地理因果关系的知识中,蕴涵地理分析与综合、地理演绎与归纳等方法教育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关键因素是要创造机会使学生经历“仿真”的地理科学探究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