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人文地理学家开始寻求把学科重新定位为(),并在该活动领域获得了虽然边缘但明确的位置。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科学
D. 边缘科学
满分:3 分
2. 经过改革后30年代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及其各学科内部建设依然很不平衡,下面四个分支学科中哪个相对比较薄弱()。
A. 经济地理
B. 城市地理
C. 旅游地理
D. 社会地理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NASA的地球资源实验室在1979年至1980年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处理影像数据、数字化地图数据、机载热红外多波段扫描仪以及海洋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等,使遥感与地理信系统功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A. ELAS
B. arcgis
C. mapgis
D. mapinfo
满分:3 分
4.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以()取代了人文地理学。
A. 政治地理学
B. 文化地理学
C. 经济地理学
D. 军事地理学
满分:3 分
5. ()主张以整体有机论的思维方式取代现代哲学的二元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
A. 结构主义地理学
B. 后现代主义地理学
C. 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
D. 例外主义地理学
满分:3 分
6. ()于60年代初提出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创建古地理研究室。
A. 黄秉维
B. 周廷儒
C. 竺可桢
D. 刘东生
满分:3 分
7. ()主编出版《中国自然地理纲要》
A. 黄秉维
B. 任美锷
C. 胡唤庸
D. 李旭旦
满分:3 分
8. 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的中心地理论建立于( )。
A. 1940 年代
B. 1930 年代
C. 1950 年代
D. 1960 年代
满分:3 分
9. 到六十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理编码、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等逐渐应用到GIS中,使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功能有了较大发展。
A. 统计
B. 分形
C. 拓扑
D. 三角网
满分:3 分
10. ()首先直接明确地把系统理论应用到地貌学中。至少部分体现在戴维斯景观发展观点中的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A. 乔利
B. 肯尼迪
C. 阿. 彭克
D. 哈维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要领导国际上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评估, 下设三个工作组,分别是()
A. “气候和温室气体”工作组
B. “环境与发展”工作组
C. “影响和对策”工作组
D. “社会和经济问题”工作组
满分:3 分
2. 我国在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影响研究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向:()
A. 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 特别是2000 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B.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与驱动因素和驱动力的研究
C. 陆-气系统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
D. 全球变化及对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响应, 全球变化对策研究等。
满分:3 分
3. 区域发展与人地关系调控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有()
A. 区域环境动态与人类健康
B. 区域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指标体系, 人文社会结构与分异研究
C. 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人地关系影响机制与调控研究
D. 人地关系演变动态过程与对策研究
满分:3 分
4. 计量地理学对地理学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A. 给实际地理问题以确定性的解释
B. 使地理现象得到了定量的描述和解释
C. 使地理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D. 使地理科学成为应用学科。
满分:3 分
5.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 无记录的地面观测阶段(17―19世纪)
B. 有记录的地面观测阶段(19世纪中期)
C. 航空摄影遥感阶段(19--20世纪中期)
D. 航天遥感阶段(20世纪中期――)
满分:3 分
6. 自然地理格局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领域?()
A. 气候学
B. 地貌学
C. 生物地理学
D. 土壤学
满分:3 分
7.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识别、解释和预测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
B. 评估这些变化对自然和人类潜在的区域性及局部性影响
C. 探讨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D. 为技术的适当发展、经济及社会压力的缓解提供科学依据。
满分:3 分
8. 19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不足之处是()
A. 基础理论大多局限于引进西方的一些人地关系思想
B. 各分支学科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C. 研究技术手段落后
D. 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并没有建立起来
满分:3 分
9. 关于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长期存在三种不同观点,分别是()
A. 认为水平地带性被垂直地带性所掩盖
B. 认为高原上的地带仅能由垂直带辨认
C. 强调高原非地带性明显,不应划分为自然地带等
D. 认为地带性特点较为显著。
满分:3 分
10. 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实践看,一元地理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区域地理学改造为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理论方法的一元的新型区域地理学
B. 类型地理学以特殊的地域类型为对象整合人文与自然的理论与方法
C. 生态工程学将生态技术应用于环境整治
D. 应用地理学从人地关系角度整体地研究地理学为社会服务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地理学与生态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等学科的结合不但有利于提高本学科研究水平, 也拓宽了学科研究领域。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在今天,日常所及的所有的或者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都全球化了,比如一个的家庭关系和人脉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哈格斯特朗的《人文地理学的区位分析》(1965)为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中国地理学一向是“数学传统优于文学传统”,人文地理学则是以描述、归纳、考察、类比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巴基斯坦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卫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我国人文地理学素有“以任务带学科”的优良传统,但这个传统在某种程度也影响到了理论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段义孚则认为,地理是“人类的镜子”,揭示了人类生存及其斗争的本质,通过对景观(Landscape)的研究,就能了解某一社会环境下由各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的本质,就如同通过艺术和文学来揭示人类的生活一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GIS技术提供了很多必需的描述、分析工具和系统模型模拟生态过程,完成各种功能,如叠加分析,生物多样性分析,通过强大的分析工具模拟现实情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中国地理学家搞清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过程,揭示它对东亚环境如季风形成、黄土形成、气候干湿变迁、生态环境演化、大气环流的影响效应,大大丰富了世界环境变迁的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理学家意识到传统综合模式的局限性并结合各自的研究实践积极发展系统综合的理论与方法。理论思维模式的这种逐渐转变,必将把现代地理学研究推向系统综合的新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我国地理学家同经济学家一起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做出了实际贡献,从梯度发展理论到点轴开发理论到全面开发理论直到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地理学的空间理论、区域理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随着计算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不断引进新的现代化的应用技术手段,如航空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全球定位系统等,使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视野扩大、周期缩短、科学性增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20世纪中叶以后的自然地理格局研究几乎没有进入到土壤地理学研究领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李旭旦认为人地关系理论不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和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全球化过程使跨越空间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地方之间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使地理距离逐渐“消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地球表层是由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 一直以综合性为主要特色,其区域性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巴基斯坦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卫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按照可持续的发展的原则与要求,不必使GIS向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第四纪时期,在全球性冷暖期的交替变化过程中,我国自然地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全新世暖期盛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温度较现代高2・5℃左右,增温幅度北方大于南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述彭就提出自然地理学要分别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然后加以综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人文地理学家开始寻求把学科重新定位为(),并在该活动领域获得了虽然边缘但明确的位置。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科学
D. 边缘科学
满分:3 分
2. 经过改革后30年代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及其各学科内部建设依然很不平衡,下面四个分支学科中哪个相对比较薄弱()。
A. 经济地理
B. 城市地理
C. 旅游地理
D. 社会地理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NASA的地球资源实验室在1979年至1980年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处理影像数据、数字化地图数据、机载热红外多波段扫描仪以及海洋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等,使遥感与地理信系统功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A. ELAS
B. arcgis
C. mapgis
D. mapinfo
满分:3 分
4.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以()取代了人文地理学。
A. 政治地理学
B. 文化地理学
C. 经济地理学
D. 军事地理学
满分:3 分
5. ()主张以整体有机论的思维方式取代现代哲学的二元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
A. 结构主义地理学
B. 后现代主义地理学
C. 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
D. 例外主义地理学
满分:3 分
6. ()于60年代初提出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创建古地理研究室。
A. 黄秉维
B. 周廷儒
C. 竺可桢
D. 刘东生
满分:3 分
7. ()主编出版《中国自然地理纲要》
A. 黄秉维
B. 任美锷
C. 胡唤庸
D. 李旭旦
满分:3 分
8. 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的中心地理论建立于( )。
A. 1940 年代
B. 1930 年代
C. 1950 年代
D. 1960 年代
满分:3 分
9. 到六十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理编码、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等逐渐应用到GIS中,使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功能有了较大发展。
A. 统计
B. 分形
C. 拓扑
D. 三角网
满分:3 分
10. ()首先直接明确地把系统理论应用到地貌学中。至少部分体现在戴维斯景观发展观点中的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A. 乔利
B. 肯尼迪
C. 阿. 彭克
D. 哈维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要领导国际上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评估, 下设三个工作组,分别是()
A. “气候和温室气体”工作组
B. “环境与发展”工作组
C. “影响和对策”工作组
D. “社会和经济问题”工作组
满分:3 分
2. 我国在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影响研究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向:()
A. 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 特别是2000 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B.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与驱动因素和驱动力的研究
C. 陆-气系统相互作用动力学研究
D. 全球变化及对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响应, 全球变化对策研究等。
满分:3 分
3. 区域发展与人地关系调控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有()
A. 区域环境动态与人类健康
B. 区域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指标体系, 人文社会结构与分异研究
C. 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人地关系影响机制与调控研究
D. 人地关系演变动态过程与对策研究
满分:3 分
4. 计量地理学对地理学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A. 给实际地理问题以确定性的解释
B. 使地理现象得到了定量的描述和解释
C. 使地理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D. 使地理科学成为应用学科。
满分:3 分
5.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 无记录的地面观测阶段(17―19世纪)
B. 有记录的地面观测阶段(19世纪中期)
C. 航空摄影遥感阶段(19--20世纪中期)
D. 航天遥感阶段(20世纪中期――)
满分:3 分
6. 自然地理格局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领域?()
A. 气候学
B. 地貌学
C. 生物地理学
D. 土壤学
满分:3 分
7.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识别、解释和预测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
B. 评估这些变化对自然和人类潜在的区域性及局部性影响
C. 探讨人类新的生活方式
D. 为技术的适当发展、经济及社会压力的缓解提供科学依据。
满分:3 分
8. 19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不足之处是()
A. 基础理论大多局限于引进西方的一些人地关系思想
B. 各分支学科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C. 研究技术手段落后
D. 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并没有建立起来
满分:3 分
9. 关于青藏高原地域分异规律,长期存在三种不同观点,分别是()
A. 认为水平地带性被垂直地带性所掩盖
B. 认为高原上的地带仅能由垂直带辨认
C. 强调高原非地带性明显,不应划分为自然地带等
D. 认为地带性特点较为显著。
满分:3 分
10. 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实践看,一元地理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区域地理学改造为融合自然与人文的理论方法的一元的新型区域地理学
B. 类型地理学以特殊的地域类型为对象整合人文与自然的理论与方法
C. 生态工程学将生态技术应用于环境整治
D. 应用地理学从人地关系角度整体地研究地理学为社会服务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地理学与生态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等学科的结合不但有利于提高本学科研究水平, 也拓宽了学科研究领域。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在今天,日常所及的所有的或者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都全球化了,比如一个的家庭关系和人脉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哈格斯特朗的《人文地理学的区位分析》(1965)为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中国地理学一向是“数学传统优于文学传统”,人文地理学则是以描述、归纳、考察、类比等传统研究方法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巴基斯坦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卫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我国人文地理学素有“以任务带学科”的优良传统,但这个传统在某种程度也影响到了理论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段义孚则认为,地理是“人类的镜子”,揭示了人类生存及其斗争的本质,通过对景观(Landscape)的研究,就能了解某一社会环境下由各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的本质,就如同通过艺术和文学来揭示人类的生活一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GIS技术提供了很多必需的描述、分析工具和系统模型模拟生态过程,完成各种功能,如叠加分析,生物多样性分析,通过强大的分析工具模拟现实情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中国地理学家搞清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过程,揭示它对东亚环境如季风形成、黄土形成、气候干湿变迁、生态环境演化、大气环流的影响效应,大大丰富了世界环境变迁的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理学家意识到传统综合模式的局限性并结合各自的研究实践积极发展系统综合的理论与方法。理论思维模式的这种逐渐转变,必将把现代地理学研究推向系统综合的新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我国地理学家同经济学家一起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做出了实际贡献,从梯度发展理论到点轴开发理论到全面开发理论直到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地理学的空间理论、区域理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随着计算机、遥感技术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不断引进新的现代化的应用技术手段,如航空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全球定位系统等,使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视野扩大、周期缩短、科学性增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20世纪中叶以后的自然地理格局研究几乎没有进入到土壤地理学研究领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李旭旦认为人地关系理论不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和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全球化过程使跨越空间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地方之间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使地理距离逐渐“消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地球表层是由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 一直以综合性为主要特色,其区域性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巴基斯坦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卫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按照可持续的发展的原则与要求,不必使GIS向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第四纪时期,在全球性冷暖期的交替变化过程中,我国自然地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全新世暖期盛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温度较现代高2・5℃左右,增温幅度北方大于南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述彭就提出自然地理学要分别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然后加以综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