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结果反馈中的敏感心理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 得失敏感 、分数敏感、公正敏感
B. 公正敏感 、利害因素敏感 、人际关系敏感
C. 分数敏感、公正敏感 、利害因素敏感
D. 得失敏感 、分数敏感 、公正敏感 、利害因素敏感、人际关系敏感
满分:2.5 分
2. 数据间进行比较和综合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数据
A. 等值 、条件相同 、单位相同
B. 单位相同 、零点相同
C. 条件相同、单位相同、零点相同
D. 单位相同 、零点相同、有绝对零点
满分:2.5 分
3. 常模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把测验成绩作( )比较,指出每个被测对象在某一参照群体中的相对地位的高低。
A. 横向
B. 纵向
C. 个体内
D. 总体内
满分:2.5 分
4. 贯彻教育评价的方向性原则,最重要的是要求教育评价在确定评价目的和标准时,必须以国家的( )为基本的、总的依据。
A. 教育制度
B. 教育目标
C. 教育体制
D. 教育方针
满分:2.5 分
5. 教育评价中常用的描述一组评价对象一般水平的量数有
A. 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
B. 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
C.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6. 自我分析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其准确性除受自我观察能力影响外,还受其( )的制约。
A. 意志力
B. 意识水平
C. 认知策略
D. 认识水平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7.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标题、( )和正文等几个部分。
A. 副标题
B. 指导语
C. 摘要
D. 关键词
满分:2.5 分
8. 教育评价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 )发展需要。
A. 受教育者个人
B. 经济发展
C. 政治发展
D. 文化发展
满分:2.5 分
9. 泰勒评价模式优点有
A. 评价范围扩大 、评价功效提高 、评价方法简便
B. 评价范围扩大、评价功效提高、评价结构严谨
C. 评价方法简便、评价目标正确 、评价结构严谨
D. 评价功效提高、评价方法简便、评价目标正确
满分:2.5 分
10. 人们在以往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准备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在心理学上称为
A. 思维定势
B. 心理定势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分为
A. 测验时期
B. 教育评价理论形成时期
C. 教育评价理论专业化发展时期
D. 教育评价理论深化发展时期
满分:2.5 分
2.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有
A. 导向的功能、诊断的功能
B. 鉴定的功能、改进的功能
C. 教育的功能、实用的功能
D. 激励的功能、监控的功能
满分:2.5 分
3. 搜集评价信息的要求是
A. 真实性
B. 准确性
C. 全面性
D. 次量性
E. 灵活性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7 道试题,共 67.5 分。)
V
1. 重测信度也叫稳定性系数,是估计测验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被试两次测验分数间的相关系数即为重测信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鉴定是有关机构或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对象进行资格审查,以确定其优劣真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二次量化法是指对不能直接定量的模糊性较大的指标的测量采取先定性描述,然后再定量刻化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激励 是激发动机或调动积极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教学进行的状况、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提高活动质量而进行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构想效度,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某一理论构想或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的程度。构想效度也可以理解为测验实际测量了所欲测量的构想和特性的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为标准来解释测验分数意义的测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个体价值是教育活动或现象中的客体对教育的个体主体,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满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逻辑误差是在对被评价者的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属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对其中一个属性的不肯定评价而导致对另一个属性也是不确定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频数效应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属性的认识因这些属性的反复出现而得到强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表现性评定用于测定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既可以用于形成性评价中,以提供改进的反馈信息,也可以用于总结性评价中对学生的成绩作出判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素质标准也称条件标准是指从被评价的客体在承担或完成各项教育工作任务时应具备的条件角度确定的标准,也就是对应指标体系中条件指标系统各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教育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教育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数量式标准指的是对末级指标以数量的大小为标准判定其等级的高低。数量式标准可以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数量点式标准、数量区间式标准、隶属度式标准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他人评价是指由教育活动实施者以外的他人作为客体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育评价的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或期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模式是一定理论思想的直观的、简捷的描述是实践活动的规范性、程序性的概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模糊量化是指多个评价者采用模糊量表给每个被评对象(末级指标)在某个等级上赋值,然后统计出各指标在各等级上得分的频率即得到模糊隶属度子集,指标在哪一个等级上的隶属度大,该指标的水平就评为哪一等级,并获得该等级分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价值判断是评价者根据价值客体的需要,判断价值主体是否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价值客体的需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评定是对事物的价值、状况、水平经过评判或审核进行确定,以考核为基础,具有确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频数效应就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属性的认识因这些属性的反复出现而得到强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教育目标亦即教育目的。是判断教育社会价值高低的总体依据,包括教育的总目标、教育发展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使教育评价的总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形成性评价主旨在于了解活动的得失,为改进活动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而不是评定成绩、判断优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定性评价是指采用教育的形式获取评价信息,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做出结论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迎合心理是一种评价过程中与应付心理表面相反的“积极”心理状态――不正常、不健康的“积极”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结果反馈中的敏感心理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 得失敏感 、分数敏感、公正敏感
B. 公正敏感 、利害因素敏感 、人际关系敏感
C. 分数敏感、公正敏感 、利害因素敏感
D. 得失敏感 、分数敏感 、公正敏感 、利害因素敏感、人际关系敏感
满分:2.5 分
2. 数据间进行比较和综合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数据
A. 等值 、条件相同 、单位相同
B. 单位相同 、零点相同
C. 条件相同、单位相同、零点相同
D. 单位相同 、零点相同、有绝对零点
满分:2.5 分
3. 常模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把测验成绩作( )比较,指出每个被测对象在某一参照群体中的相对地位的高低。
A. 横向
B. 纵向
C. 个体内
D. 总体内
满分:2.5 分
4. 贯彻教育评价的方向性原则,最重要的是要求教育评价在确定评价目的和标准时,必须以国家的( )为基本的、总的依据。
A. 教育制度
B. 教育目标
C. 教育体制
D. 教育方针
满分:2.5 分
5. 教育评价中常用的描述一组评价对象一般水平的量数有
A. 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
B. 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标准分数
C.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百分等级
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6. 自我分析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其准确性除受自我观察能力影响外,还受其( )的制约。
A. 意志力
B. 意识水平
C. 认知策略
D. 认识水平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7.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标题、( )和正文等几个部分。
A. 副标题
B. 指导语
C. 摘要
D. 关键词
满分:2.5 分
8. 教育评价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 )发展需要。
A. 受教育者个人
B. 经济发展
C. 政治发展
D. 文化发展
满分:2.5 分
9. 泰勒评价模式优点有
A. 评价范围扩大 、评价功效提高 、评价方法简便
B. 评价范围扩大、评价功效提高、评价结构严谨
C. 评价方法简便、评价目标正确 、评价结构严谨
D. 评价功效提高、评价方法简便、评价目标正确
满分:2.5 分
10. 人们在以往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准备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在心理学上称为
A. 思维定势
B. 心理定势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分为
A. 测验时期
B. 教育评价理论形成时期
C. 教育评价理论专业化发展时期
D. 教育评价理论深化发展时期
满分:2.5 分
2.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有
A. 导向的功能、诊断的功能
B. 鉴定的功能、改进的功能
C. 教育的功能、实用的功能
D. 激励的功能、监控的功能
满分:2.5 分
3. 搜集评价信息的要求是
A. 真实性
B. 准确性
C. 全面性
D. 次量性
E. 灵活性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7 道试题,共 67.5 分。)
V
1. 重测信度也叫稳定性系数,是估计测验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被试两次测验分数间的相关系数即为重测信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鉴定是有关机构或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对象进行资格审查,以确定其优劣真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二次量化法是指对不能直接定量的模糊性较大的指标的测量采取先定性描述,然后再定量刻化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激励 是激发动机或调动积极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教学进行的状况、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提高活动质量而进行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构想效度,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某一理论构想或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的程度。构想效度也可以理解为测验实际测量了所欲测量的构想和特性的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为标准来解释测验分数意义的测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个体价值是教育活动或现象中的客体对教育的个体主体,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满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逻辑误差是在对被评价者的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属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对其中一个属性的不肯定评价而导致对另一个属性也是不确定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频数效应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属性的认识因这些属性的反复出现而得到强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表现性评定用于测定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既可以用于形成性评价中,以提供改进的反馈信息,也可以用于总结性评价中对学生的成绩作出判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素质标准也称条件标准是指从被评价的客体在承担或完成各项教育工作任务时应具备的条件角度确定的标准,也就是对应指标体系中条件指标系统各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教育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教育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数量式标准指的是对末级指标以数量的大小为标准判定其等级的高低。数量式标准可以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数量点式标准、数量区间式标准、隶属度式标准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他人评价是指由教育活动实施者以外的他人作为客体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育评价的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促使被评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或期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模式是一定理论思想的直观的、简捷的描述是实践活动的规范性、程序性的概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模糊量化是指多个评价者采用模糊量表给每个被评对象(末级指标)在某个等级上赋值,然后统计出各指标在各等级上得分的频率即得到模糊隶属度子集,指标在哪一个等级上的隶属度大,该指标的水平就评为哪一等级,并获得该等级分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价值判断是评价者根据价值客体的需要,判断价值主体是否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价值客体的需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评定是对事物的价值、状况、水平经过评判或审核进行确定,以考核为基础,具有确定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频数效应就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属性的认识因这些属性的反复出现而得到强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教育目标亦即教育目的。是判断教育社会价值高低的总体依据,包括教育的总目标、教育发展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使教育评价的总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形成性评价主旨在于了解活动的得失,为改进活动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而不是评定成绩、判断优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定性评价是指采用教育的形式获取评价信息,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做出结论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迎合心理是一种评价过程中与应付心理表面相反的“积极”心理状态――不正常、不健康的“积极”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