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指定编写的中学历史教材是()
A. 吕思勉编的
B. 范文澜编的
C. 胡华编的
D. 邱汉生等编的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中国自编的第一套中学世界史课本是()
A. 傅运森编的
B. 吕思勉编的
C. 范文澜编的
D. 胡华编的
满分:3 分
3. 高中历史必修Ⅱ包括专题()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个
满分:3 分
4. 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是()
A. 课程标准
B. 教科书
C. 教案
D. 教学手段
满分:3 分
5. 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后盾()
A. 经济
B. 文化
C. 政府
D. 高校
满分:3 分
6. 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A. 讲授法
B. 讲述法
C. 讲解法
D. 谈话法
满分:3 分
7. 初中世界古代史设立的为主题()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满分:3 分
8. 在高中新课标所设模块中,经济史约占()
A. 4.8个模块
B. 4个模块
C. 3.8个模块
D. 1.2个模块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
A. 教学经验
B. 教学目标
C. 教学方法
D. 教学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初中世界现代史设立的为主题()
A. 10个
B. 9个
C. 8个
D. 7个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备课的方式主要有()
A. 个人备课和
B. 集体备课
C. 教研组备课
D. 研修
满分:3 分
2. 世界范围内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为()
A. 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精选”
B.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 在课程评价上,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D.
E.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中心”
满分:3 分
3. 探究法可分为()
A. 提纲导读式
B. 主题探究式
C. 问题讨论式
D. 学法指导式
满分:3 分
4. 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特点()
A. 建立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
B. 强调学习的探究性,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C. 教材的系列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特色
D. 多学科的综合性与整合性
满分:3 分
5. 学法指导包括指导()
A.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学习
B.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
C. 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D. 学生掌握使用查阅历史工具书
满分:3 分
6. 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A. 理论性较强而使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
B. 超越学生现阶段认知水平的内容
C. 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或理论
D. 非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有内在联系性的教学内容
满分:3 分
7. 新的《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较大突破有()
A. 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B. 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C. 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
D.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中心”
满分:3 分
8. 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
A. 对学科性质与地位的界定
B. 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的安排的说明
C. 对教材编写、教学的要求
D. 对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的规定与要求
满分:3 分
9. 迄今所知的最早的两部历史教材是()
A. 《尚书》
B. 《春秋》
C. 《史记》
D. 《汉书》
满分:3 分
10. 历史知识的特点包括()
A. 过去性
B. 具体性
C. 综合性
D. 科学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要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强化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有主次辨析法、提纲挈领、归纳突出法、悬念设疑、启发感悟法、反复强调法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上课是教师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综合课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智能,为形成最佳智能结构创造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历史知识,系指由课程标准规定的、编写在历史教科书上的、作为历史科学体系的基本历史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运用乡土史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继承发扬、热爱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历史教学中的难点是指理论性较强而使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超越学生现阶段认知水平的内容、属于学生尚未掌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或理论、非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有内在联系性的教学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并在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在历史教学中涉及学生尚未掌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时,教师应及时补充讲解相关的基本知识或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备课的基本要求指要充分全面地备课、要有计划性、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要有针对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探究法可分为提纲导读式、主题探究式、问题讨论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科学的教学手段是建筑在以学生为主体基础上的启发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视力、脑力(思维)和动手能力等综合功能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学习课程标准还要和熟悉、掌握教科书内容结合起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最能体现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的莫过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设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的狭窄的历史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要充分全面地备课是指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注意教具的制作、演示,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安排布置等一系列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看,《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有着明显的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概括总结新内容是这一类课型的主要环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在高中新课标所设模块中,就数量而言,文化史所占模块仅次于政治史内容比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中国第一部由国家指定编写的中学历史教材是()
A. 吕思勉编的
B. 范文澜编的
C. 胡华编的
D. 邱汉生等编的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中国自编的第一套中学世界史课本是()
A. 傅运森编的
B. 吕思勉编的
C. 范文澜编的
D. 胡华编的
满分:3 分
3. 高中历史必修Ⅱ包括专题()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个
满分:3 分
4. 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是()
A. 课程标准
B. 教科书
C. 教案
D. 教学手段
满分:3 分
5. 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后盾()
A. 经济
B. 文化
C. 政府
D. 高校
满分:3 分
6. 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A. 讲授法
B. 讲述法
C. 讲解法
D. 谈话法
满分:3 分
7. 初中世界古代史设立的为主题()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满分:3 分
8. 在高中新课标所设模块中,经济史约占()
A. 4.8个模块
B. 4个模块
C. 3.8个模块
D. 1.2个模块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
A. 教学经验
B. 教学目标
C. 教学方法
D. 教学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初中世界现代史设立的为主题()
A. 10个
B. 9个
C. 8个
D. 7个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备课的方式主要有()
A. 个人备课和
B. 集体备课
C. 教研组备课
D. 研修
满分:3 分
2. 世界范围内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为()
A. 在内容选择上注重“精选”
B.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 在课程评价上,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
D.
E.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中心”
满分:3 分
3. 探究法可分为()
A. 提纲导读式
B. 主题探究式
C. 问题讨论式
D. 学法指导式
满分:3 分
4. 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特点()
A. 建立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
B. 强调学习的探究性,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C. 教材的系列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特色
D. 多学科的综合性与整合性
满分:3 分
5. 学法指导包括指导()
A.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学习
B.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
C. 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D. 学生掌握使用查阅历史工具书
满分:3 分
6. 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A. 理论性较强而使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
B. 超越学生现阶段认知水平的内容
C. 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或理论
D. 非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有内在联系性的教学内容
满分:3 分
7. 新的《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较大突破有()
A. 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B. 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C. 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
D. 在教学方式上提倡“学生中心”
满分:3 分
8. 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
A. 对学科性质与地位的界定
B. 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的安排的说明
C. 对教材编写、教学的要求
D. 对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的规定与要求
满分:3 分
9. 迄今所知的最早的两部历史教材是()
A. 《尚书》
B. 《春秋》
C. 《史记》
D. 《汉书》
满分:3 分
10. 历史知识的特点包括()
A. 过去性
B. 具体性
C. 综合性
D. 科学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要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发展学生个性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强化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有主次辨析法、提纲挈领、归纳突出法、悬念设疑、启发感悟法、反复强调法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上课是教师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综合课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智能,为形成最佳智能结构创造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历史知识,系指由课程标准规定的、编写在历史教科书上的、作为历史科学体系的基本历史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运用乡土史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继承发扬、热爱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历史教学中的难点是指理论性较强而使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超越学生现阶段认知水平的内容、属于学生尚未掌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或理论、非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有内在联系性的教学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并在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在历史教学中涉及学生尚未掌握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时,教师应及时补充讲解相关的基本知识或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备课的基本要求指要充分全面地备课、要有计划性、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要有针对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探究法可分为提纲导读式、主题探究式、问题讨论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科学的教学手段是建筑在以学生为主体基础上的启发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视力、脑力(思维)和动手能力等综合功能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学习课程标准还要和熟悉、掌握教科书内容结合起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最能体现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的莫过于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设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极大地拓展现有的狭窄的历史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要充分全面地备课是指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注意教具的制作、演示,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安排布置等一系列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看,《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有着明显的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概括总结新内容是这一类课型的主要环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在高中新课标所设模块中,就数量而言,文化史所占模块仅次于政治史内容比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