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艺术品的结构层次中最重要的是 ()。
A. 思想内容层
B. 形式符号层
C. 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
满分:3 分
2. “环肥燕瘦”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 历史性
B. 民族性
C. 阶级性
D. 地域性
满分:3 分
3. 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 精神产品
B. 物质产品
C. 人工制品
D. 自然物
满分:3 分
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满分:3 分
5. 无论何种形态的美,总要通过特定的、具体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感官,这表明()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A. 感染性
B. 形象性
C. 社会性
D. 变异性
满分:3 分
6. 鲁迅作品的风格是()
A. 崇高
B. 优美
C. 空灵
D. 沉郁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庄子•达生》说:“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说明了直觉的()。
A. 专注性
B. 突然性
C. 直接性
D. 透明性
满分:3 分
8. 康德认为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一种()。
A. 无利害的快感
B. 合目的性
C. 没有概念的普遍性
D. 有概念的普遍性
满分:3 分
9.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A.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 鲍姆嘉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满分:3 分
10. 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A. 德谟克利特
B. 休谟
C. 博克
D. 康德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西方美学中关于艺术本体持“表现说”的美学家是()
A. 托尔斯泰
B. 克罗齐
C. 科林伍德
D. 柏拉图
满分:3 分
2. 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是()
A. 艺术材料
B. 艺术形式
C. 艺术意蕴
D. 艺术美感
满分:3 分
3. 以下观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是()。
A. 美是生活
B. 劳动创造美
C. 人遵循美的规律来创造
D.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满分:3 分
4. 萨特有两本讨论“意象”的著作,分别是()。
A. 《感觉的自然史》
B. 《影像论》
C. 《悲剧心理学》
D. 《想象心理学》
满分:3 分
5. 遍览文学意象的创造,大致可分为()
A. 段意象
B. 词意象
C. 句意象
D. 篇意象
满分:3 分
6. 在西方美学中关于艺术本体持“惯例说”的美学家是()
A. 乔治•迪基
B. 沃霍尔
C. 马塞尔•杜尚
D. 丹托
满分:3 分
7. 词意象可分为()
A. 兴象
B. 喻象
C. 心象
D. 具象
满分:3 分
8. 下面属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A. 美
B. 美和艺术
C. 审美关系
D. 审美经验
满分:3 分
9.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本体问题的较有影响的观点( )。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形式说
D. 惯例说
满分:3 分
10. 当代西方美学“艺术终结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柏拉图
B. J.希利斯・米勒
C. 阿瑟・C.丹托
D. 康德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现代美学家丹托继黑格尔之后再次提出“艺术终结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美学即艺术哲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审美主体是审美活动的发出者、承担者,在审美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即便是同一种自然物,它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语境中,审美对象的意蕴也不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文学属于一种时间艺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技术美学可以成为美学的一个分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所谓通感,是指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感觉的挪移、转化、渗透现象,也称作通觉、联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美感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愉悦,与功利没有什么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审美经验是实现审美活动的前提,是审美主体必须要具有的主观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我国先秦时期是人的审美意识的自觉的时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自然景物要想成为审美对象必须有人的欣赏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审美趣味影响着每个人每一次审美体验中意象世界的生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审美趣味是一个人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克莱夫•贝尔是“再现说”的代表人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有如印画与原画的关系,印画不能比原画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艺术材料是物质性的存在,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载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有着决定性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美学只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层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艺术品的结构层次中最重要的是 ()。
A. 思想内容层
B. 形式符号层
C. 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
满分:3 分
2. “环肥燕瘦”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 历史性
B. 民族性
C. 阶级性
D. 地域性
满分:3 分
3. 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 精神产品
B. 物质产品
C. 人工制品
D. 自然物
满分:3 分
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满分:3 分
5. 无论何种形态的美,总要通过特定的、具体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感官,这表明()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A. 感染性
B. 形象性
C. 社会性
D. 变异性
满分:3 分
6. 鲁迅作品的风格是()
A. 崇高
B. 优美
C. 空灵
D. 沉郁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庄子•达生》说:“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说明了直觉的()。
A. 专注性
B. 突然性
C. 直接性
D. 透明性
满分:3 分
8. 康德认为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一种()。
A. 无利害的快感
B. 合目的性
C. 没有概念的普遍性
D. 有概念的普遍性
满分:3 分
9.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
A.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 维柯《新科学》
C. 鲍姆嘉登《美学》
D. 黑格尔《美学》
满分:3 分
10. 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A. 德谟克利特
B. 休谟
C. 博克
D. 康德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西方美学中关于艺术本体持“表现说”的美学家是()
A. 托尔斯泰
B. 克罗齐
C. 科林伍德
D. 柏拉图
满分:3 分
2. 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是()
A. 艺术材料
B. 艺术形式
C. 艺术意蕴
D. 艺术美感
满分:3 分
3. 以下观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是()。
A. 美是生活
B. 劳动创造美
C. 人遵循美的规律来创造
D.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满分:3 分
4. 萨特有两本讨论“意象”的著作,分别是()。
A. 《感觉的自然史》
B. 《影像论》
C. 《悲剧心理学》
D. 《想象心理学》
满分:3 分
5. 遍览文学意象的创造,大致可分为()
A. 段意象
B. 词意象
C. 句意象
D. 篇意象
满分:3 分
6. 在西方美学中关于艺术本体持“惯例说”的美学家是()
A. 乔治•迪基
B. 沃霍尔
C. 马塞尔•杜尚
D. 丹托
满分:3 分
7. 词意象可分为()
A. 兴象
B. 喻象
C. 心象
D. 具象
满分:3 分
8. 下面属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A. 美
B. 美和艺术
C. 审美关系
D. 审美经验
满分:3 分
9.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本体问题的较有影响的观点( )。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形式说
D. 惯例说
满分:3 分
10. 当代西方美学“艺术终结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柏拉图
B. J.希利斯・米勒
C. 阿瑟・C.丹托
D. 康德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现代美学家丹托继黑格尔之后再次提出“艺术终结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美学即艺术哲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审美主体是审美活动的发出者、承担者,在审美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即便是同一种自然物,它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语境中,审美对象的意蕴也不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文学属于一种时间艺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技术美学可以成为美学的一个分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所谓通感,是指从感知、表象到意象形成过程中的感觉的挪移、转化、渗透现象,也称作通觉、联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美感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愉悦,与功利没有什么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审美经验是实现审美活动的前提,是审美主体必须要具有的主观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我国先秦时期是人的审美意识的自觉的时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自然景物要想成为审美对象必须有人的欣赏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审美趣味影响着每个人每一次审美体验中意象世界的生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审美趣味是一个人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克莱夫•贝尔是“再现说”的代表人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有如印画与原画的关系,印画不能比原画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艺术材料是物质性的存在,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载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有着决定性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美学只研究艺术作品的审美层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