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基石的法律文献是()。
A. 《查士丁尼法典》
B. 《罗马民法大全》
C. 《罗斯法典》
D. 《萨利克法典》
满分:3 分
2. 公元1569年6月28日,和波兰在卢布林城签订合并条约的是()。
A. 芬兰
B. 捷克
C. 立陶宛
D. 乌克兰
满分:3 分
3. 公元496年,带领3000亲兵接受洗礼的法兰克首领是()。
A. 克洛维
B. 查理曼
C. 路易
D. 罗退尔
满分:3 分
4. 13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民阶层中的富裕者被称为“肥人”,其中不包括()。
A. 钱商
B. 高利贷者
C. 银行家
D. 行会会员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伊苏里亚王朝的立奥三世在726年发动圣像破坏运动旨在()。
A. 强调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
B. 逼迫教士还俗,承担国家赋税和徭役
C. 剥夺教会土地和财产
D. 对抗罗马教会
满分:3 分
6. 一般来言,封建庄园早期的剥削方式都是以什么为主()。
A. 实物地租
B. 货币地租
C. 劳役地租
D. 劳役和实物地租
满分:3 分
7. 6世纪之后西欧文明进入了中世纪的时代,相应的其政治中心也由以意大利为中心的环地中海地区迁至以什么为中心的内陆地区()。
A. 法兰克
B. 德国
C. 奥地利
D. 英国
满分:3 分
8. 早期法兰克人的农村公社制度是()。
A. 采邑制度
B. 马尔克制度
C. 田柴科
D. 隶农制度
满分:3 分
9. 矮子丕平当选为法兰克的国王后,开始了那个王朝的统治()。
A. 墨洛温王朝
B. 加洛林王朝
C. 留里克王朝
D. 哈布斯堡王朝
满分:3 分
10. 下列历史著作中详细叙述了俄罗斯人早期历史的是()。
A. 《往年纪事》
B. 《伊达尔戈远征记》
C. 《沙恭达罗》
D. 《罗摩衍那》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14、15世纪,西欧各国社会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各地人民大众都爆发了反抗斗争,主要代表有()。
A. 意大利多里奇诺起义
B. 法国“扎克”起义
C. 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D. 捷克的胡司战争
满分:3 分
2. 在希腊、罗马农耕世界的北方,有3支希腊人和罗马人统称为“野蛮人”、“蛮族”的比较落后的民族,他们是()。
A. 克尔特人
B. 日耳曼人
C. 斯拉夫人
D. 诺曼人
满分:3 分
3. 下列属于普洛尼亚制内容的有()。
A. 把国家和农村公社的土地分给公职贵族兼领
B. 接受兼领地的贵族终身享有领地上的租税,但不用为国家服兵役
C. 按其领地大小,兼领贵族要向国家提供相应的兵员
D. 巴力克须向领主缴纳租税,承担劳役
满分:3 分
4.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封建生产方式的本质内容主要包括哪两点()。
A. 大土地所有制与个体小生产的结合
B. 超经济剥削
C. 隶农制
D. 采邑分封
满分:3 分
5. 狭义的封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封建主之间形成的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
B. 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
C. 封建领地内独立的政治权力的发展和中央权力的衰落
D. 基督教和皇权之间的斗争
满分:3 分
6. 早期基督教的思想来源有()。
A. 犹太教的原罪说
B. “救世主”观念和一神论思想
C. 斐罗学派的“逻各斯”思想
D. 斯多噶学派的忍耐顺从、精神忏悔、宿命论
满分:3 分
7. 下列属于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内容的是()。
A. 保障教会选举教职人员的自由
B. 保护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
C. 国王不得违例征收领地继承税
D. 国王可以干涉封建主法庭从事司法审判的权力
满分:3 分
8. 中世纪的文学艺术形式主要有()。
A. 英雄史诗
B. 骑士抒情诗
C. 骑士传奇
D. 民歌
满分:3 分
9. 拜占庭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仍能延续的原因()。
A. 奴隶制没有发展到西罗马帝国那样的规模和程度,保证了农业的繁荣
B. 拜占庭的工商业一直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发展状态
C. 地处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上,促进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D. 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强大的雇佣兵的支撑
满分:3 分
10. 《马克.波罗行纪》中除了描述他在中国的见闻外,还记录了那些地区的风土人情()。
A. 印度
B. 朝鲜
C. 日本
D. 南洋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最先在波罗的海沿岸兴起,11、12世纪之后在欧洲各地普遍兴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基督教会认为,基督教仪式―圣礼最能沟通信徒与上帝之间的交往,最能体现教义和信条的神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自由大宪章》是近代资产阶级法权体系的重要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11世纪中叶,克吕尼改革派的宗教改革使罗马教廷的权威日益衰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6世纪初,意大利人本尼狄克创建的隐修方式,标志着西方中古教会形成自己的修道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萨利克法典》是11世纪下半期基辅罗斯所颁布的王公法令汇编,为了维护王公政权、土地兼并并与调整封建世袭领地制内部的相互关系的法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查理曼大帝时代是西欧基督教深入发展的时期,对内征收什一税,强迫信仰基督教,对外则通过武力传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查理.马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法兰克国家的长治久安,特别是为了建立以中小骑士为主体的强大军事支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破门律是罗马教皇对违反教规的天主教徒的一种处罚。革除其教籍,使其成为不受上帝保护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6世纪之后的西欧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古代时代的那种由希腊至罗马的复线多元发展模式全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日耳曼诸王国、法兰克、德意志、英格兰等不同国家的的单线一元发展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新兴的基辅罗斯国家,奉行的基本国策仍是以维护瓦里亚格贵族集团的利益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14、15世纪,工商业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使英法两国市民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地位大为提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英法百年战争的结果是英国最终赢得了胜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中古时期的意大利,常被外国统治者所入侵,被武力肢解和分割,政治上四分五裂,只是一个历史地理名词而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公元前后,农耕、游牧两大文明的交往和冲撞加剧,不仅成为古代文明结束、中古文明开始的一个主要标界,而且也对努力社会制度的终结、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由查理.马特改革所确立的采邑制促进了法兰克封建化完成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持续700多年的“收复失地运动”其实质乃是西欧封建主争夺土地、扩张势力的封建战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1377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从阿维农迁回罗马,从此结束了罗马教会的大分裂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14世纪,英法两国军队的组成方式都有变化,作战的主力逐渐由雇佣兵向小市民组成的步兵转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到9世纪后期,采邑转化为可以世袭的封建领地,各地封建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以土地为纽带的封主与封臣关系,为骑士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基石的法律文献是()。
A. 《查士丁尼法典》
B. 《罗马民法大全》
C. 《罗斯法典》
D. 《萨利克法典》
满分:3 分
2. 公元1569年6月28日,和波兰在卢布林城签订合并条约的是()。
A. 芬兰
B. 捷克
C. 立陶宛
D. 乌克兰
满分:3 分
3. 公元496年,带领3000亲兵接受洗礼的法兰克首领是()。
A. 克洛维
B. 查理曼
C. 路易
D. 罗退尔
满分:3 分
4. 13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民阶层中的富裕者被称为“肥人”,其中不包括()。
A. 钱商
B. 高利贷者
C. 银行家
D. 行会会员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伊苏里亚王朝的立奥三世在726年发动圣像破坏运动旨在()。
A. 强调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
B. 逼迫教士还俗,承担国家赋税和徭役
C. 剥夺教会土地和财产
D. 对抗罗马教会
满分:3 分
6. 一般来言,封建庄园早期的剥削方式都是以什么为主()。
A. 实物地租
B. 货币地租
C. 劳役地租
D. 劳役和实物地租
满分:3 分
7. 6世纪之后西欧文明进入了中世纪的时代,相应的其政治中心也由以意大利为中心的环地中海地区迁至以什么为中心的内陆地区()。
A. 法兰克
B. 德国
C. 奥地利
D. 英国
满分:3 分
8. 早期法兰克人的农村公社制度是()。
A. 采邑制度
B. 马尔克制度
C. 田柴科
D. 隶农制度
满分:3 分
9. 矮子丕平当选为法兰克的国王后,开始了那个王朝的统治()。
A. 墨洛温王朝
B. 加洛林王朝
C. 留里克王朝
D. 哈布斯堡王朝
满分:3 分
10. 下列历史著作中详细叙述了俄罗斯人早期历史的是()。
A. 《往年纪事》
B. 《伊达尔戈远征记》
C. 《沙恭达罗》
D. 《罗摩衍那》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14、15世纪,西欧各国社会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各地人民大众都爆发了反抗斗争,主要代表有()。
A. 意大利多里奇诺起义
B. 法国“扎克”起义
C. 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D. 捷克的胡司战争
满分:3 分
2. 在希腊、罗马农耕世界的北方,有3支希腊人和罗马人统称为“野蛮人”、“蛮族”的比较落后的民族,他们是()。
A. 克尔特人
B. 日耳曼人
C. 斯拉夫人
D. 诺曼人
满分:3 分
3. 下列属于普洛尼亚制内容的有()。
A. 把国家和农村公社的土地分给公职贵族兼领
B. 接受兼领地的贵族终身享有领地上的租税,但不用为国家服兵役
C. 按其领地大小,兼领贵族要向国家提供相应的兵员
D. 巴力克须向领主缴纳租税,承担劳役
满分:3 分
4.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封建生产方式的本质内容主要包括哪两点()。
A. 大土地所有制与个体小生产的结合
B. 超经济剥削
C. 隶农制
D. 采邑分封
满分:3 分
5. 狭义的封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封建主之间形成的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
B. 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
C. 封建领地内独立的政治权力的发展和中央权力的衰落
D. 基督教和皇权之间的斗争
满分:3 分
6. 早期基督教的思想来源有()。
A. 犹太教的原罪说
B. “救世主”观念和一神论思想
C. 斐罗学派的“逻各斯”思想
D. 斯多噶学派的忍耐顺从、精神忏悔、宿命论
满分:3 分
7. 下列属于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内容的是()。
A. 保障教会选举教职人员的自由
B. 保护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
C. 国王不得违例征收领地继承税
D. 国王可以干涉封建主法庭从事司法审判的权力
满分:3 分
8. 中世纪的文学艺术形式主要有()。
A. 英雄史诗
B. 骑士抒情诗
C. 骑士传奇
D. 民歌
满分:3 分
9. 拜占庭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仍能延续的原因()。
A. 奴隶制没有发展到西罗马帝国那样的规模和程度,保证了农业的繁荣
B. 拜占庭的工商业一直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发展状态
C. 地处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上,促进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D. 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强大的雇佣兵的支撑
满分:3 分
10. 《马克.波罗行纪》中除了描述他在中国的见闻外,还记录了那些地区的风土人情()。
A. 印度
B. 朝鲜
C. 日本
D. 南洋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最先在波罗的海沿岸兴起,11、12世纪之后在欧洲各地普遍兴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基督教会认为,基督教仪式―圣礼最能沟通信徒与上帝之间的交往,最能体现教义和信条的神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自由大宪章》是近代资产阶级法权体系的重要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11世纪中叶,克吕尼改革派的宗教改革使罗马教廷的权威日益衰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6世纪初,意大利人本尼狄克创建的隐修方式,标志着西方中古教会形成自己的修道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萨利克法典》是11世纪下半期基辅罗斯所颁布的王公法令汇编,为了维护王公政权、土地兼并并与调整封建世袭领地制内部的相互关系的法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查理曼大帝时代是西欧基督教深入发展的时期,对内征收什一税,强迫信仰基督教,对外则通过武力传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查理.马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法兰克国家的长治久安,特别是为了建立以中小骑士为主体的强大军事支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破门律是罗马教皇对违反教规的天主教徒的一种处罚。革除其教籍,使其成为不受上帝保护的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6世纪之后的西欧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古代时代的那种由希腊至罗马的复线多元发展模式全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日耳曼诸王国、法兰克、德意志、英格兰等不同国家的的单线一元发展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新兴的基辅罗斯国家,奉行的基本国策仍是以维护瓦里亚格贵族集团的利益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14、15世纪,工商业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使英法两国市民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地位大为提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英法百年战争的结果是英国最终赢得了胜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中古时期的意大利,常被外国统治者所入侵,被武力肢解和分割,政治上四分五裂,只是一个历史地理名词而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公元前后,农耕、游牧两大文明的交往和冲撞加剧,不仅成为古代文明结束、中古文明开始的一个主要标界,而且也对努力社会制度的终结、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由查理.马特改革所确立的采邑制促进了法兰克封建化完成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持续700多年的“收复失地运动”其实质乃是西欧封建主争夺土地、扩张势力的封建战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1377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从阿维农迁回罗马,从此结束了罗马教会的大分裂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14世纪,英法两国军队的组成方式都有变化,作战的主力逐渐由雇佣兵向小市民组成的步兵转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到9世纪后期,采邑转化为可以世袭的封建领地,各地封建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以土地为纽带的封主与封臣关系,为骑士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