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意志的特征有调节性、社会历史性和( )。
A. 敏感性
B. 深刻性
C. 规律的依存性
D. 坚持性
满分:2.5 分
2. 卢梭在《爱弥儿》―书中提出( )是青年期的开始并称之为“第二次出生”。
A. 10岁
B. 12岁
C. 15岁
D. 19岁
满分:2.5 分
3. ( )是指通过面部、眼部和嘴部的肌肉的运动、变化来表达各种情绪状态。
A. 面部表情
B. 肢体表情
C. 言语表情
D. 语言表情
满分:2.5 分
4.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 )
A. 二因素理论
B. 多元智力理论
C. 群因素理论
D. 三维结构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5.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是( )记忆。
A. 情绪
B. 形象
C. 运动
D. 抽象
满分:2.5 分
6. ( )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上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A. 第二性征
B. 第二特性
C. 第二体征
D. 个体特征
满分:2.5 分
7. 意志的产生以()为前提。
A. 认识过程
B. 情绪
C. 情感
D. 个性特征
满分:2.5 分
8. ( )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论.
A. 斯腾伯格
B. 塞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卡特尔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9.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
A. 中心评价
B. 个人童话
C. 发散思维
D. 聚合思维
满分:2.5 分
10.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青年心理学专著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 )写的《青年心理学》。
A. 潘菽
B. 王极盛
C. 林崇德
D. 朱智贤
满分:2.5 分
11.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指的是(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社会性
D. 矛盾动荡性
满分:2.5 分
12. 在时间上,女孩比男孩早成熟( )年。
A. 1~2
B. 2~3
C. 3~4
D. 4~5
满分:2.5 分
13. 英国的心理学家( )在1904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
A. 高尔顿
B. 斯皮尔曼
C. 韦伯
D. 韦克斯勒
满分:2.5 分
14. 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 有意后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2.5 分
15. 在青少年的注意成分中,( ) 占优势。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跨时间的研究方法是发展性心理研究中重要的方法基本有两种,它们是( )。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事件访谈
D. 时间访谈
满分:2.5 分
2. 朱智贤认为系统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的观点是( )。
A. 人的心理开放的系统,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下的组织系统
B. 系统地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
C. 系统处理结果
D. 研究时认真考虑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关系
满分:2.5 分
3. 勒温认为,青少年的心理生活空间正处于混乱状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等,而这主要是由其所处的过渡地位所决定的。
A. 不确定感
B. 紧张不安
C. 情绪不稳定
D. 内化
满分:2.5 分
4. 青少年的生理变化对其心理发展产生的显著影响的过程有
A. 生理因素
B. 中介因素
C. 心理受影响后而发生的真实变化
D. 环境的反作用
满分:2.5 分
5. 人的一生脑电波出现两次“飞跃”现象。第一次在(),第二次在( ),此后,脑电波形趋于稳定。
A. 6岁左右
B. 8岁左右
C. 13、14岁
D. 18岁
满分:2.5 分
6.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 )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A. 条件反射
B. 模仿学习
C. 观察学习
D. 无条件反射
满分:2.5 分
7.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矛盾动荡性
D. 社会性
满分:2.5 分
8. 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特点是( )
A. 矛盾性
B. 迅速性
C. 外显性
D. 内隐性
满分:2.5 分
9. 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 )。
A. 家庭生活环境
B. 父母职业
C. 亲子关系
D. 家长的自身的个性与行为
满分:2.5 分
10. 心理学家(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辩证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观。
A. 华生
B. 瓦龙
C. 朱智贤
D. 铁钦纳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 ,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青少年期的不同界定标志的稳定性也是相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青少年期包括少年和青年两个年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虽然自卑是一种不良的体验,但它能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智商可以用来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聪明程度进行比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发育是指各系统、器官 、组织功能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班杜拉指出,观察学习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主要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一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在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中都是适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班杜拉强调,人的行为不仅仅由直接经验和观察到的外部奖惩所决定,它们还会接受自我奖惩的调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压力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只有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其成长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考试焦虑在几乎所有青少年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然而所有的考试焦虑都是不好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意志的特征有调节性、社会历史性和( )。
A. 敏感性
B. 深刻性
C. 规律的依存性
D. 坚持性
满分:2.5 分
2. 卢梭在《爱弥儿》―书中提出( )是青年期的开始并称之为“第二次出生”。
A. 10岁
B. 12岁
C. 15岁
D. 19岁
满分:2.5 分
3. ( )是指通过面部、眼部和嘴部的肌肉的运动、变化来表达各种情绪状态。
A. 面部表情
B. 肢体表情
C. 言语表情
D. 语言表情
满分:2.5 分
4.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 )
A. 二因素理论
B. 多元智力理论
C. 群因素理论
D. 三维结构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5.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是( )记忆。
A. 情绪
B. 形象
C. 运动
D. 抽象
满分:2.5 分
6. ( )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上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A. 第二性征
B. 第二特性
C. 第二体征
D. 个体特征
满分:2.5 分
7. 意志的产生以()为前提。
A. 认识过程
B. 情绪
C. 情感
D. 个性特征
满分:2.5 分
8. ( )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论.
A. 斯腾伯格
B. 塞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卡特尔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9.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
A. 中心评价
B. 个人童话
C. 发散思维
D. 聚合思维
满分:2.5 分
10.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青年心理学专著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 )写的《青年心理学》。
A. 潘菽
B. 王极盛
C. 林崇德
D. 朱智贤
满分:2.5 分
11.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指的是(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社会性
D. 矛盾动荡性
满分:2.5 分
12. 在时间上,女孩比男孩早成熟( )年。
A. 1~2
B. 2~3
C. 3~4
D. 4~5
满分:2.5 分
13. 英国的心理学家( )在1904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
A. 高尔顿
B. 斯皮尔曼
C. 韦伯
D. 韦克斯勒
满分:2.5 分
14. 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 有意后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2.5 分
15. 在青少年的注意成分中,( ) 占优势。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跨时间的研究方法是发展性心理研究中重要的方法基本有两种,它们是( )。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事件访谈
D. 时间访谈
满分:2.5 分
2. 朱智贤认为系统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的观点是( )。
A. 人的心理开放的系统,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下的组织系统
B. 系统地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
C. 系统处理结果
D. 研究时认真考虑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关系
满分:2.5 分
3. 勒温认为,青少年的心理生活空间正处于混乱状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等,而这主要是由其所处的过渡地位所决定的。
A. 不确定感
B. 紧张不安
C. 情绪不稳定
D. 内化
满分:2.5 分
4. 青少年的生理变化对其心理发展产生的显著影响的过程有
A. 生理因素
B. 中介因素
C. 心理受影响后而发生的真实变化
D. 环境的反作用
满分:2.5 分
5. 人的一生脑电波出现两次“飞跃”现象。第一次在(),第二次在( ),此后,脑电波形趋于稳定。
A. 6岁左右
B. 8岁左右
C. 13、14岁
D. 18岁
满分:2.5 分
6.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 )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A. 条件反射
B. 模仿学习
C. 观察学习
D. 无条件反射
满分:2.5 分
7.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矛盾动荡性
D. 社会性
满分:2.5 分
8. 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特点是( )
A. 矛盾性
B. 迅速性
C. 外显性
D. 内隐性
满分:2.5 分
9. 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 )。
A. 家庭生活环境
B. 父母职业
C. 亲子关系
D. 家长的自身的个性与行为
满分:2.5 分
10. 心理学家(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辩证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观。
A. 华生
B. 瓦龙
C. 朱智贤
D. 铁钦纳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 ,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青少年期的不同界定标志的稳定性也是相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青少年期包括少年和青年两个年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虽然自卑是一种不良的体验,但它能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智商可以用来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聪明程度进行比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发育是指各系统、器官 、组织功能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班杜拉指出,观察学习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主要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一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在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中都是适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班杜拉强调,人的行为不仅仅由直接经验和观察到的外部奖惩所决定,它们还会接受自我奖惩的调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压力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只有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其成长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考试焦虑在几乎所有青少年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然而所有的考试焦虑都是不好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