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将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结合起来的设计是
A. 完全随机设计
B. 混合设计
C. 非实验设计
D. 多基线设计
满分:3 分
2. 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叫做
A. 实验效度
B. 实验信度
C. 构想效度
D. 外部效度
满分:3 分
3. 证明感觉记忆容量比人们预期的要多得多的研究方法是
A. 延迟报告法
B. 部分报告法
C. 整体报告法
D. 词干补笔
满分:3 分
4. 如果一个实验中,每个处理水平下的任务都很繁重,那么最适合做什么设计
A. 完全随机设计
B. 随机区组设计
C. 完全被试内设计
D. 混合设计
满分:3 分
5. 反应时测量技术最早起源于
A. 天文观察中的“人差方程”
B. 解剖生理学
C. 物理学
D. 化学
满分:3 分
6. 记忆研究的先驱是:
A. 艾宾浩斯
B. 巴甫洛夫
C. 巴特利特
D. 斯金纳
满分:3 分
7. 提高实验情境与现实情境的相似性,可以提高
A. 结构效度
B. 内部效度
C. 构想效度
D. 外部效度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好像在运动,这种知觉称为
A. 真动知觉
B. 似动知觉
C. 诱动知觉
D. 自主运动
满分:3 分
9. 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过程是
A. 感知
B. 记忆
C. 想象
D. 思维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专门解决被试内实验设计顺序误差的方法叫做
A. 多变量实验设计
B. 非实验设计
C. 平衡技术设计
D. 混合设计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实验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A. 能很好地控制无关变量
B. 比较经济
C. 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
D. 可以用实验法代替描述性研究方法
E. 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来控制其他因素,从而使自变量意外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
满分:3 分
2. 被试间设计的缺点有
A. 所需被试数量巨大
B. 具有强烈的练习效应
C. 不能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混淆
D. 相对其他设计,被试会非常疲劳
E. 产生对各处理方式的污染
满分:3 分
3. 关于反应时实验,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 反应时实验中的因变量是反应类型或指导语等
B. 反应时间实验通常需要进行速度和准确率的权衡
C. 唐纳德提出了基本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加法反应时
D. 开窗实验主要是用于准确地测量反应时的各个具体过程
E. 反应时和反应潜伏期不是一回事
满分:3 分
4. 根据反应时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时间也被称为反应潜伏期
B. 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
C. 饭饮食是个体看到刺激到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距
D. 反应时是大脑进行加工的时间
E. 反应时包括很多阶段
满分:3 分
5.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前瞻性记忆
A. 尝试回忆
B. 年龄因素
C. 一定的记忆情境
D. 合适的提示物和靶事件
E. 性别
满分:3 分
6. 预备试验的主要作用是
A. 帮助被试学习和掌握反应原则
B. 降低试验误差
C. 提高被试反应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D. 收集前测数据
E. 验证被试是否理解指导语
满分:3 分
7. 在做反应时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是
A. 让被试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相等
B. 安插侦察实验
C. 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
D. 控制被试
E. 控制环境
满分:3 分
8. 巴特莱特以故事为记忆材料对记忆内容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
A. 故事逐渐被缩短,被省略
B. 故事的重大线索不会丢失
C. 故事中的说话语气和表述,容易换成被试惯用的语气和表述
D. 故事变得更有连贯性,并被合理化
E. 记忆的内容随着时间变化会改变
满分:3 分
9. 根据音笼实验的结果,容易混淆的声音来自:
A. 左右两侧
B. 头部正中矢状面
C. 以两耳联线中点为顶点的圆锥锥面
D. 头部水平面
E. 耳朵两侧
满分:3 分
10. 内隐学习具有如下的特征:
A. 自动性
B. 抽象性
C. 理解性
D. 意识性
E. 抗干扰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是由等人于1998年提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含有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的实验设计叫做多因变量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外显记忆是通过无意识的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拆窝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匹配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效度和信度是实验研究成败的关键,也是对任何实验进行评价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反应时的大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刺激本身的因素,也有机体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间接知觉论只强调自上而下的加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冯特的心理学第一次确立了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实验心理学由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先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知觉的刺激物说是直接知觉论的典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实验法能消除更多的无关变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问题行为图可以使研究者直观地看出被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序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时距知觉是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对于任何一个实验结果来说,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当超出产生该结果的实验条件之外它仍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研究记忆的回忆法主要包括系列回忆、对偶联合回忆和自由回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直接知觉论者认为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是结合在一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标准的心理学实验报告应包括题目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观察数据即对被试行为进行观察后所获得的数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SRT对内隐学习的揭示符合减数法的基本逻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在一些实验中有些自变量是被试内的而有些是被试间的实验设计叫做混合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将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结合起来的设计是
A. 完全随机设计
B. 混合设计
C. 非实验设计
D. 多基线设计
满分:3 分
2. 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叫做
A. 实验效度
B. 实验信度
C. 构想效度
D. 外部效度
满分:3 分
3. 证明感觉记忆容量比人们预期的要多得多的研究方法是
A. 延迟报告法
B. 部分报告法
C. 整体报告法
D. 词干补笔
满分:3 分
4. 如果一个实验中,每个处理水平下的任务都很繁重,那么最适合做什么设计
A. 完全随机设计
B. 随机区组设计
C. 完全被试内设计
D. 混合设计
满分:3 分
5. 反应时测量技术最早起源于
A. 天文观察中的“人差方程”
B. 解剖生理学
C. 物理学
D. 化学
满分:3 分
6. 记忆研究的先驱是:
A. 艾宾浩斯
B. 巴甫洛夫
C. 巴特利特
D. 斯金纳
满分:3 分
7. 提高实验情境与现实情境的相似性,可以提高
A. 结构效度
B. 内部效度
C. 构想效度
D. 外部效度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好像在运动,这种知觉称为
A. 真动知觉
B. 似动知觉
C. 诱动知觉
D. 自主运动
满分:3 分
9. 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过程是
A. 感知
B. 记忆
C. 想象
D. 思维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专门解决被试内实验设计顺序误差的方法叫做
A. 多变量实验设计
B. 非实验设计
C. 平衡技术设计
D. 混合设计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实验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A. 能很好地控制无关变量
B. 比较经济
C. 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
D. 可以用实验法代替描述性研究方法
E. 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来控制其他因素,从而使自变量意外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
满分:3 分
2. 被试间设计的缺点有
A. 所需被试数量巨大
B. 具有强烈的练习效应
C. 不能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混淆
D. 相对其他设计,被试会非常疲劳
E. 产生对各处理方式的污染
满分:3 分
3. 关于反应时实验,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 反应时实验中的因变量是反应类型或指导语等
B. 反应时间实验通常需要进行速度和准确率的权衡
C. 唐纳德提出了基本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加法反应时
D. 开窗实验主要是用于准确地测量反应时的各个具体过程
E. 反应时和反应潜伏期不是一回事
满分:3 分
4. 根据反应时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时间也被称为反应潜伏期
B. 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
C. 饭饮食是个体看到刺激到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距
D. 反应时是大脑进行加工的时间
E. 反应时包括很多阶段
满分:3 分
5.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前瞻性记忆
A. 尝试回忆
B. 年龄因素
C. 一定的记忆情境
D. 合适的提示物和靶事件
E. 性别
满分:3 分
6. 预备试验的主要作用是
A. 帮助被试学习和掌握反应原则
B. 降低试验误差
C. 提高被试反应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D. 收集前测数据
E. 验证被试是否理解指导语
满分:3 分
7. 在做反应时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是
A. 让被试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相等
B. 安插侦察实验
C. 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
D. 控制被试
E. 控制环境
满分:3 分
8. 巴特莱特以故事为记忆材料对记忆内容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
A. 故事逐渐被缩短,被省略
B. 故事的重大线索不会丢失
C. 故事中的说话语气和表述,容易换成被试惯用的语气和表述
D. 故事变得更有连贯性,并被合理化
E. 记忆的内容随着时间变化会改变
满分:3 分
9. 根据音笼实验的结果,容易混淆的声音来自:
A. 左右两侧
B. 头部正中矢状面
C. 以两耳联线中点为顶点的圆锥锥面
D. 头部水平面
E. 耳朵两侧
满分:3 分
10. 内隐学习具有如下的特征:
A. 自动性
B. 抽象性
C. 理解性
D. 意识性
E. 抗干扰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是由等人于1998年提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含有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的实验设计叫做多因变量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外显记忆是通过无意识的直接测试表现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拆窝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匹配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效度和信度是实验研究成败的关键,也是对任何实验进行评价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反应时的大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刺激本身的因素,也有机体的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间接知觉论只强调自上而下的加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冯特的心理学第一次确立了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实验心理学由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先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知觉的刺激物说是直接知觉论的典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实验法能消除更多的无关变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问题行为图可以使研究者直观地看出被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序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时距知觉是指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对于任何一个实验结果来说,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当超出产生该结果的实验条件之外它仍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研究记忆的回忆法主要包括系列回忆、对偶联合回忆和自由回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直接知觉论者认为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是结合在一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标准的心理学实验报告应包括题目和作者、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观察数据即对被试行为进行观察后所获得的数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SRT对内隐学习的揭示符合减数法的基本逻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在一些实验中有些自变量是被试内的而有些是被试间的实验设计叫做混合设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