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掌握的牢固程度上。学生在再认和回忆时,不再象前一阶段那样把握不定,偶尔还要出现泛化现象,而是熟练且牢固,词义讲解也较清楚、恰当。其次,精确分化表现在掌握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这是掌握字形的( )
A. 精确分化阶段
B. 初步分化阶段
C. 泛化阶段
D. 习得阶段
满分:3 分
2. 班级授课制最早是17 世纪捷克的教育家( )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满分:3 分
3.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的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满分:3 分
4. 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隔音符号及拼音规则组成。
A. 拼音符号
B. 声调符号
C. 音节符号
D. 音调符号
满分:3 分
5.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 )(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满分:3 分
6. 在(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提出了“听话、说话”内容。
A. 1985
B. 1987
C. 1990
D. 2001
满分:3 分
7. ( )就曾经说过:“写作固然需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积极的思想和人格。”这说明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鲁迅
B. 林语堂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满分:3 分
8. ( )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以前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A. 1999
B. 2001
C. 2000
D. 1985
满分:3 分
9.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的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满分:3 分
10.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表述的是小学第( )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部件析形识字法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 )
A. 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 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 分析出部件
D. 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满分:3 分
2. 新课程改革 中,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是( )
A. 阅读是一种生活状态
B. 学生是阅读的真正主体
C. 阅读过程是个性养成与表达的过程
D. 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主体对话过程
E. 阅读是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过程
满分:3 分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
A.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B.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C.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D.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满分:3 分
4. 阅读教学的作用( )
A. 有助于小学生的文化建构
B. 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C. 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
D. 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
满分:3 分
5. 部件析形识字法是按照一定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是( )
A. 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 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 分析出部件
D. 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满分:3 分
6.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以下基本理念( )
A.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B.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C.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满分:3 分
7. 写作教学的定位不准确表现在( )
A. 写作教学不能与其他的领域融合
B. 目标定位过高
C. 把写作当为应试的工具
D. 写作教学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满分:3 分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口语交际的三项基本能力,即( )
A. 记忆能力
B. 倾听能力
C. 表达能力
D. 交流能力
满分:3 分
9. 阅读教学的主要作用( )
A. 有助于小学生的文化建构
B. 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C. 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
D. 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
满分:3 分
10. 口语交际能力结构主要包括( )
A. 辨别分析过程
B. 听话能力结构
C. 说话能力结构
D. 组织表达结构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识字教学的要求中,对1-2年级来说, 在“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斯霞老师进行的分散识字法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口语交际的“高”要求集中的体现在敏锐、迅速、严密、灵活等上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语言是思维的发动者,同时也是思维过程的凭借与物质外壳,还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对于思维有着重要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对汉语拼音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小学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所说的个性化阅读,就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动机、阅读能力、性格特点、情感特征和特有的生活经历,对所面对的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音义联系方法就是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文学创作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作文教学仅是书面表达的培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按资源利用情况,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文字类、口语类、图表类、实物类、体验类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口语交际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形式多是当面交谈,与生活实际状况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很有实用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规定: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多写少认、认写分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是指小学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二阶段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掌握的牢固程度上。学生在再认和回忆时,不再象前一阶段那样把握不定,偶尔还要出现泛化现象,而是熟练且牢固,词义讲解也较清楚、恰当。其次,精确分化表现在掌握的深刻性和精确性上,这是掌握字形的( )
A. 精确分化阶段
B. 初步分化阶段
C. 泛化阶段
D. 习得阶段
满分:3 分
2. 班级授课制最早是17 世纪捷克的教育家( )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满分:3 分
3.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的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满分:3 分
4. 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隔音符号及拼音规则组成。
A. 拼音符号
B. 声调符号
C. 音节符号
D. 音调符号
满分:3 分
5.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 )(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满分:3 分
6. 在(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提出了“听话、说话”内容。
A. 1985
B. 1987
C. 1990
D. 2001
满分:3 分
7. ( )就曾经说过:“写作固然需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积极的思想和人格。”这说明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鲁迅
B. 林语堂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满分:3 分
8. ( )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以前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A. 1999
B. 2001
C. 2000
D. 1985
满分:3 分
9.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的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满分:3 分
10.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表述的是小学第( )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部件析形识字法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 )
A. 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 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 分析出部件
D. 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满分:3 分
2. 新课程改革 中,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是( )
A. 阅读是一种生活状态
B. 学生是阅读的真正主体
C. 阅读过程是个性养成与表达的过程
D. 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载体的主体对话过程
E. 阅读是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过程
满分:3 分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
A.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B.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C.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D.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满分:3 分
4. 阅读教学的作用( )
A. 有助于小学生的文化建构
B. 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C. 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
D. 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
满分:3 分
5. 部件析形识字法是按照一定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是( )
A. 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 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 分析出部件
D. 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满分:3 分
6.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以下基本理念( )
A.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B.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C.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满分:3 分
7. 写作教学的定位不准确表现在( )
A. 写作教学不能与其他的领域融合
B. 目标定位过高
C. 把写作当为应试的工具
D. 写作教学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满分:3 分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口语交际的三项基本能力,即( )
A. 记忆能力
B. 倾听能力
C. 表达能力
D. 交流能力
满分:3 分
9. 阅读教学的主要作用( )
A. 有助于小学生的文化建构
B. 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C. 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
D. 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巩固
满分:3 分
10. 口语交际能力结构主要包括( )
A. 辨别分析过程
B. 听话能力结构
C. 说话能力结构
D. 组织表达结构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识字教学的要求中,对1-2年级来说, 在“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斯霞老师进行的分散识字法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口语交际的“高”要求集中的体现在敏锐、迅速、严密、灵活等上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语言是思维的发动者,同时也是思维过程的凭借与物质外壳,还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对于思维有着重要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对汉语拼音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小学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所说的个性化阅读,就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动机、阅读能力、性格特点、情感特征和特有的生活经历,对所面对的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音义联系方法就是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文学创作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作文教学仅是书面表达的培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按资源利用情况,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文字类、口语类、图表类、实物类、体验类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口语交际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形式多是当面交谈,与生活实际状况没什么明显的区别,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很有实用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规定: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多写少认、认写分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是指小学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二阶段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