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语文教学论 2015-03-17 12:15:47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五四运动前后,(   )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 梁漱溟
B. 陶行知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满分:3 分
2. 五四之后,小学语文课程由“国文”改为(  ),实现“言文一致”,这是划时代的变化。
A. 国语
B. 语文
C. 中文
D. 汉语言
满分:3 分
3. 狭义的语文而言,其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 整体性
B. 应用性
C. 个体性
D. 工具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成了(  ),从命名上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
A. 国文
B. 语言
C. 语文
D. 中文
满分:3 分
5. 狭义的语文,它的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 整体性
B. 应用性
C. 个体性
D. 工具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始的,后人推断是( )代人的作品。
A. 唐
B. 宋
C. 秦
D. 明
满分:3 分
7. 政府颁布的( ),以分科形式存在的小学语文课程已初见端倪。
A. 《奏定学堂章程》
B. 《钦定学堂章程》
C. 《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D. 《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满分:3 分
8. 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源于( )的“愤启―悱发”思想。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老子
满分:3 分
9. 1904~1906年由维新派人物吴眺,张元济、高风谦、蒋维乔等编辑的初等小学用的(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套国文教科书,它与新学制互相促进 。
A. 《新制中华小学国文教科书》
B. 《史籀篇》
C. 《最新国文教科书》
D. 《千字文》
满分:3 分
10.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成了(  ),从命名上就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
A. 国文
B. 语言
C. 语文
D. 中文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是
A. 双边性
B. 双部性
C. 双型性
D. 互动性
满分:3 分
2.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表现在(     )几方面
A. 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这种工具的应用
B. 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
C. 分别是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D. 语言不能脱离言语而存在
满分:3 分
3.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表现在
A. 汉语缺少形态变化
B. 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C.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
D. 造字法多样
满分:3 分
4. 汉语言文字的几个特点是
A. 汉语缺少形态变化
B. 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C.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
D. 造字法多样
满分:3 分
5. 下列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基本特点的有
A. 整体性
B. 主体观
C. 实践观
D. 多样化
满分:3 分
6.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 括(    )
A. 文献研究法
B. 实地观察法
C. 现状调查法
D. 实验研究法
满分:3 分
7. 语文教育内容选择失衡性表现为.
A. 语文教育内容选择上
B. 语文教育内容分配上
C. 语文教育内容的呈现上
D. 语文教育内容价值判断上
满分:3 分
8. 语言通常由(  )三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
A. 语音(及文字)
B. 词汇
C. 语法
D. 语句
满分:3 分
9. 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指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 听说读写
满分:3 分
10. 语文课程的功能可以归纳成哪几个方面?
A. 知识教育功能
B. 审美教育功能
C. 智能教育功能
D. 文学教育功能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语感品味型是感知体验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学法指导过程中自始至终使学生接受认真、严格的操作实践,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审美悟道型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就是认为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言语活动的过程有表达和感知与理解两个基本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教导达标型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教导学生达标,共同实施目标教学。目标教学是以单元达标与课时达标相结合为基本教学单位,以系列的教学目标为核心,以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与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相统一为桥梁,以发挥教与学整体效应为指针,以科学的教学评价为手段,以及时的反馈矫正为保证,以全体学生当堂达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机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审美悟道型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张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审美悟道型注重语文教学的审美性,认为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语文课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用课文中的美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语感品味型是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师感情充沛、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震撼力量。师生关系融洽,教学配合默契,强调教学中人的情意因素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运用要背诵法注意的问题:要明确目标、要重视动机的激发、要指导自学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语感品味型教学法是感知体验型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有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等多项功能与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造字法多样不是汉语言文字的一般特点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国外母语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包括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培养公民责任感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凡是有研究价值的历史材料都要收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原则有统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综合性、情意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几个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练习法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有讲有读,且讲读结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渗透模式就是是指根据学法指导的操作方案和学生的学情,以教师讲授学法为主的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运用谈话法不用做准备,随便谈即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