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是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A. 意志
B. 情感
C. 兴趣
D. 性格
满分:3 分
2. ( )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 、 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A. 识记
B. 注意
C. 联想
D. 记忆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 )是语文教育史上贡献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语文教育家 。
A. 孔子
B. 叶圣陶
C. 朱熹
D. 陶行知
满分:3 分
4. ( )有“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墨子
满分:3 分
5. ( )是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 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A. 意志
B. 情感
C. 兴趣
D. 性格
满分:3 分
6. 在( )语文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转变,逐渐从“经学”、“史学”、“伦理学”等转到了“ 中国文学 ”的轨道上来。
A. 当代
B. 近代
C. 现代
D. 古代
满分:3 分
7. ( )大力提倡新文学,并积极主张变法。他在《变法通义》中所论述的学校、科举、师范、文字等内容都与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陶行知
满分:3 分
8. ( )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墨子
满分:3 分
9. 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 是( )提出的。
A. 巴班斯基
B. 杜威
C. 叶圣陶
D. 钱梦龙
满分:3 分
10. (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记忆。
A. 无意记忆
B. 随意记忆
C. 段时记忆
D. 瞬时记忆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即( )等几方面。
A. 理解能力
B. 备课能力
C. 说课能力
D. 讲课能力
E. 教研能力
F. 评价能力
满分:2 分
2. 语文教师组织技能类型 :
A. 知识性组织
B. 指导性组织
C. 诱导性组织
D. 管理性组织
满分:2 分
3.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 ,课程有五个层次,即.
A. 观念层次的课程
B. 社会层次的课程
C. 地方层次的课程
D. 学校层次的课程
E. 教学层次的课程
F. 体验层次的课程
满分:2 分
4. ( )并称为语文教学的三要素 。
A. 语文教材
B. 课程标准
C. 教师
D. 学生
满分:2 分
5.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等特征。
A. 科学准确性
B. 启发性
C. 针对性
D. 教育性
E. 生动性
F. 条理性
满分:2 分
6. 语文教师必须准确系统地掌握的语文专业知识包括 :( )
A. 语言学知识
B. 文字学知识
C. 文章学知识
D. 是文学知识
E. 美学知识
F. 语法知识
满分:2 分
7. 王森然提出了四段教程 :( )。
A. 参考
B. 研究
C. 讨论
D. 总结
E. 读后
满分:2 分
8.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 )等。
A. 动机
B. 兴趣
C. 注意
D. 情感
E. 意志
F. 气质和性格
满分:2 分
9. 语 文教师强化技能类型:( )
A. 语言强化
B. 动作强化
C. 标志强化
D. 活动强化
E. 对象强化
满分:2 分
10. 叶圣陶、朱自清提出精读教程包括( )三个教段
A. 导读
B. 预习
C. 课内讨论
D. 练习
满分:2 分
11. 智力因素包括( )等基本因素。
A. 注意力
B. 意志力
C. 观察力
D. 记忆力
E. 思维力
F. 想象力
满分:2 分
12. 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
A. 知识和能力
B. 习惯和方法
C. 过程和方法
D.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满分:2 分
13. 语文教师板书技能构 成:
A. 直观形象
B. 书写绘画
C. 结构布局
D. 过渡和衔接
E. 时间分配
满分:2 分
14. 注意具有( )两个基本特点。.
A. 相互性
B. 指向性
C. 集中性
D. 独立性
满分:2 分
15. 语文教育科研的方法 :(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经验总结法
E. 个案法
F. 文献法
G. 积累法
满分:2 分
16.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
A. 敏捷性
B. 广阔性
C. 灵活性
D. 深刻性
E. 发散性
F. 创造性
G. 批判性
满分:2 分
17.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等 特征。
A. 科学准确性
B. 启发性
C. 针对性
D. 教育性
E. 生动性
F. 条理性
满分:2 分
18. 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 ( )。
A. 知识和能力
B. 习惯和方法
C. 过程和方法
D.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满分:2 分
19. 语文教师导入技能应该
A. 总结所学知识
B. 引起学生的注意
C. 设置问题情境
D. 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
E. 激发学习兴趣
满分:2 分
20. 人类的活动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层次 ,即
A. 本能水平
B. 超越水平
C. 经验水平
D. 反思水平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语文学科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示现式提问。指要求学生对文章中暗含而没有明示的内容或语意不详的内容,通过联想、想象、推理将之明示出来的一种提问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语文学科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叶圣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无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 ,需要一定意志维持的注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讲解是语文教师水平和其主导作用的体现,是教师运用得最广泛的基本的教学技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诞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四 书”、“五 经”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经典教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语文教材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是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A. 意志
B. 情感
C. 兴趣
D. 性格
满分:3 分
2. ( )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 、 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A. 识记
B. 注意
C. 联想
D. 记忆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 )是语文教育史上贡献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语文教育家 。
A. 孔子
B. 叶圣陶
C. 朱熹
D. 陶行知
满分:3 分
4. ( )有“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墨子
满分:3 分
5. ( )是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 , 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A. 意志
B. 情感
C. 兴趣
D. 性格
满分:3 分
6. 在( )语文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转变,逐渐从“经学”、“史学”、“伦理学”等转到了“ 中国文学 ”的轨道上来。
A. 当代
B. 近代
C. 现代
D. 古代
满分:3 分
7. ( )大力提倡新文学,并积极主张变法。他在《变法通义》中所论述的学校、科举、师范、文字等内容都与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陶行知
满分:3 分
8. ( )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墨子
满分:3 分
9. 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 是( )提出的。
A. 巴班斯基
B. 杜威
C. 叶圣陶
D. 钱梦龙
满分:3 分
10. (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 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记忆。
A. 无意记忆
B. 随意记忆
C. 段时记忆
D. 瞬时记忆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即( )等几方面。
A. 理解能力
B. 备课能力
C. 说课能力
D. 讲课能力
E. 教研能力
F. 评价能力
满分:2 分
2. 语文教师组织技能类型 :
A. 知识性组织
B. 指导性组织
C. 诱导性组织
D. 管理性组织
满分:2 分
3.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 ,课程有五个层次,即.
A. 观念层次的课程
B. 社会层次的课程
C. 地方层次的课程
D. 学校层次的课程
E. 教学层次的课程
F. 体验层次的课程
满分:2 分
4. ( )并称为语文教学的三要素 。
A. 语文教材
B. 课程标准
C. 教师
D. 学生
满分:2 分
5.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等特征。
A. 科学准确性
B. 启发性
C. 针对性
D. 教育性
E. 生动性
F. 条理性
满分:2 分
6. 语文教师必须准确系统地掌握的语文专业知识包括 :( )
A. 语言学知识
B. 文字学知识
C. 文章学知识
D. 是文学知识
E. 美学知识
F. 语法知识
满分:2 分
7. 王森然提出了四段教程 :( )。
A. 参考
B. 研究
C. 讨论
D. 总结
E. 读后
满分:2 分
8.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 )等。
A. 动机
B. 兴趣
C. 注意
D. 情感
E. 意志
F. 气质和性格
满分:2 分
9. 语 文教师强化技能类型:( )
A. 语言强化
B. 动作强化
C. 标志强化
D. 活动强化
E. 对象强化
满分:2 分
10. 叶圣陶、朱自清提出精读教程包括( )三个教段
A. 导读
B. 预习
C. 课内讨论
D. 练习
满分:2 分
11. 智力因素包括( )等基本因素。
A. 注意力
B. 意志力
C. 观察力
D. 记忆力
E. 思维力
F. 想象力
满分:2 分
12. 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
A. 知识和能力
B. 习惯和方法
C. 过程和方法
D.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满分:2 分
13. 语文教师板书技能构 成:
A. 直观形象
B. 书写绘画
C. 结构布局
D. 过渡和衔接
E. 时间分配
满分:2 分
14. 注意具有( )两个基本特点。.
A. 相互性
B. 指向性
C. 集中性
D. 独立性
满分:2 分
15. 语文教育科研的方法 :(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经验总结法
E. 个案法
F. 文献法
G. 积累法
满分:2 分
16.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
A. 敏捷性
B. 广阔性
C. 灵活性
D. 深刻性
E. 发散性
F. 创造性
G. 批判性
满分:2 分
17.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等 特征。
A. 科学准确性
B. 启发性
C. 针对性
D. 教育性
E. 生动性
F. 条理性
满分:2 分
18. 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 ( )。
A. 知识和能力
B. 习惯和方法
C. 过程和方法
D.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满分:2 分
19. 语文教师导入技能应该
A. 总结所学知识
B. 引起学生的注意
C. 设置问题情境
D. 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
E. 激发学习兴趣
满分:2 分
20. 人类的活动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层次 ,即
A. 本能水平
B. 超越水平
C. 经验水平
D. 反思水平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语文学科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示现式提问。指要求学生对文章中暗含而没有明示的内容或语意不详的内容,通过联想、想象、推理将之明示出来的一种提问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语文学科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最早提出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是叶圣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无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 ,需要一定意志维持的注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讲解是语文教师水平和其主导作用的体现,是教师运用得最广泛的基本的教学技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诞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四 书”、“五 经”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经典教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语文教材获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