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幼儿心理学》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幼儿心理学 2015-03-17 12:19:00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人的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该事物关注的程度是()
A. 注意的指向性
B. 注意的内在性
C. 注意的集中性
D. 注意的稳定性
满分:3 分
2. 根据任务主动、及时的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的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是( )
A. 注意分配
B. 注意转移
C. 注意分散
D. 无意识注意
满分:3 分
3. 通过对比材料的相似属性,建立多种联想,间接识记的方法是( )
A. 归类记忆法
B. 联想记忆法
C. 协同记忆法
D. 整体记忆法
满分:3 分
4.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区分在于()
A. 记忆方式不同
B. 记忆内容不同
C. 识记态度不同
D. 记忆目的不同
满分:3 分
5.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或活动是()
A. 注意分配
B. 注意转移
C. 注意分散
D. 无意识注意
满分:3 分
6. 语音发展的飞跃期是()
A. 1-2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满分:3 分
7. 前语言期是指()
A. 0-1岁
B. 1-3岁
C. 4-5岁
D. 整个幼儿期
满分:3 分
8. 儿童开始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待语音是在( )
A. 1岁左右
B. 3岁左右
C. 4岁左右
D. 6岁左右
满分:3 分
9. 幼儿能够正确辨别前后方位是在()
A. 3岁左右
B. 4岁左右
C. 5岁左右
D. 6岁左右
满分:3 分
10. 个体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会选择某一事物作为活动对象,同时将与此不相关的事物淡化、忽视,排除在活动范围之外是( )
A. 注意的指向性
B. 注意的内在性
C. 注意的集中性
D. 注意的稳定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指导幼儿进行观察的正确方法( )
A. 由外及内
B. 由表及里
C. 先整体后局部
D. 从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
满分:3 分
2. 幼儿掌握语法结构的过程大致表现以下的趋势和特征()
A. 句子的功能从浑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B. 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
C. 句子的长度从短到长
D. 句子的类型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满分:3 分
3.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具体培养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A. 帮助幼儿形成有序的生活规律
B. 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有关时间的经验和认识
C. 引导幼儿学习与时间相关的概念、语词
D. 通过直观、具体的形象事物对幼儿进行时间观念的教育
满分:3 分
4. 幼儿神经过程发展的特点()
A. 兴奋过程增强
B. 抑制过程增强
C. 兴奋过程减弱
D. 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
满分:3 分
5.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
A. 情绪发展不稳定
B. 认识活动具体形象
C. 心理活动及行为具有无意性
D. 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满分:3 分
6. 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个方面的发展上()
A. 语音
B. 语义
C. 语法结构
D. 语言表达
满分:3 分
7. 有意记忆在整个幼儿期持续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A. 有意记忆需要成人的引导与教育
B. 有意记忆受行为的动机影响
C. 有意记忆受外界评价的影响
D. 有意记忆是幼儿自发产生的
满分:3 分
8.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适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A. 感受性彻底消失
B. 感受性提高
C. 感受性降低
D. 交叉适应
满分:3 分
9. 记忆品质包括()
A. 记忆的准确性
B. 记忆的持久性
C. 记忆的敏捷性
D. 记忆的准备性
满分:3 分
10. 影响幼儿识记的因素主要包括()
A.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B. 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C. 识记的方法
D.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注意的分配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的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的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4-5岁的幼儿,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幼儿中期是性别形成的关键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儿童语言的发展中,语法结构的发展比语音和的语义发展要晚一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6―7的儿童除一些特殊、陌生的图形不能识别外,对于常见图形已经没有障碍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其实际年龄,并不能完全对应, 常常会有所出入。(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进入幼儿期后,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大脑抑制机能逐渐增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个性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和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群体研究的优点是可作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有代表性。缺点是组织困难,而且不便于进行深人研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3岁是幼儿认知平面几何图形迅速发展的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6岁左右,幼儿才能在比较两个物体时同时注意形状和颜色两种属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互干扰具体表现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后两种学习内容的相似程度越低,干扰就越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幼儿主要依靠感知、表象来认识世界,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还停留在外部,无法透过表面现象去认识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如果语言发展尚未达到相应的阶段,则不适合采用归类法,在幼儿后期,这种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由于发展水平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幼儿期无意注意占据优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幼儿在颜色辨别方面还存在着差异,一般说来,男孩的辨色能力要比女孩强一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个性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幼儿对声母发音的正确率高于韵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