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 是指那些可以具有法律意义的资料和值得考虑的事项,而这些资料和事项尚须在正式法律文件中得到权威性的或至少是文明的阐述和体现。
A. 正式渊源
B. 立法渊源
C. 非正渊源
D. 文本渊源
满分:3 分
2. 从立法者的角度来给法下定义,认为法是某种意志或
A. 命令
B. 判决
C. 行为规范
D. 工具
满分:3 分
3. 社会生活条件的( ) 决定了法律继承性的客观存在。
A. 历史延续性
B. 客观性
C. 必要性
D. 依附性
满分:3 分
4. 根据权利和义务的( )不同划分为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
A. 主体
B. 对象
C. 客体
D. 范围
满分:3 分
5. 社会生活条件的( ) 决定了法律继承性的客观存在。
A. 历史延续性
B. 客观性
C. 必要性
D. 依附性
满分:3 分
6. 用唯物辩证方法来研究法学,就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A. 发展是硬道理
B. 实事求是
C. 解放思想
D. 社会发展观
满分:3 分
7. 按( )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A. 法律原则的内容
B. 原则的覆盖面
C. 原则产生的基础
D. 原则的分类
满分:3 分
8. ( ) 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A. 法系
B. 判例法
C. 大陆法
D. 法制概况
满分:3 分
9. ( ) 是调整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行政法
B. 经济法
C. 宏观调控法
D. 民法
满分:3 分
10.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 具有
A. 政治性
B. 制裁性
C. 历史性
D. 合法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律程序对于法律适用的作用主要有 .
A. 法律程序是约束适用法律者的权力的重要机制
B. 法律程序是进行理性选择的有效措施
C. 法律程序是法律适用结论妥当性的前提
D.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
E.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制衡的机制
满分:3 分
2. 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律发展过程的()
A. 延续性
B. 继承性
C. 稳定性
D. 强化性
E. 规范性
满分:3 分
3. 法学的基本方法有.
A. 阶级分析法
B. 价值分析法
C. 实证分析法
D. 理论分析法
E. 行为分析法
满分:3 分
4. 按法律原则的覆盖面不同,可将原则分为()。
A. 基本法律原则
B. 具体法律原则
C. 实体性原则
D. 程序性原则
E. 政策性原则
满分:3 分
5. 下列各项中属于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律部门的有()。
A. 刑事诉讼法
B. 民事诉讼法
C. 仲裁法
D. 行政诉讼法
E. 引渡法
满分:3 分
6. 从层次上,我国的法学教育分为()()()和()。
A. 中等专科教育
B. 高等专科教育
C. 本科教育
D. 研究生教育
E. 专业职业教育
满分:3 分
7. 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包括 .
A.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B.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C. 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D. 统一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E. 趋同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满分:3 分
8. 下列各项中 ,属于经济法范畴的有。
A. 预算法
B. 土地管理法
C. 森林法
D. 种子法
E. 电力法
满分:3 分
9. 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出现意味着一种与中世纪神权世界观相对立的法权世界观的出现这一世界观的核心是( )( )( )和( )。
A. 自由
B. 平等
C. 人权
D. 法制
E. 人民主权
满分:3 分
10.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包括 .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 契约自由原则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E. 等价有偿原则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广义上的法律责任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的同义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行为认知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用辩证唯物法研究法学,就必须坚持社会现象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一定社会、地域或国度的法律发展,总有其自身特定的价值系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一定社会、地区或国度的法律发展,总有其自身特定的价值系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宪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到了20世纪初,所有权的滥用开始受到限制,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现代法制区别于近代法制的重要标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和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这是法律移植的最高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用辩证唯物法研究法学,就必须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法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法治观念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列宁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人治社会里,法律规则具有最高或最终的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自十三 、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所谓法律关系的确认,就是指法律规定的机关或个人审查在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和效力,并给予法律上的认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法律体系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从历史角度来看,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规则是由权威部门颁行的或社会习俗中包含的关于人们行为的准则 、标准、规定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 是指那些可以具有法律意义的资料和值得考虑的事项,而这些资料和事项尚须在正式法律文件中得到权威性的或至少是文明的阐述和体现。
A. 正式渊源
B. 立法渊源
C. 非正渊源
D. 文本渊源
满分:3 分
2. 从立法者的角度来给法下定义,认为法是某种意志或
A. 命令
B. 判决
C. 行为规范
D. 工具
满分:3 分
3. 社会生活条件的( ) 决定了法律继承性的客观存在。
A. 历史延续性
B. 客观性
C. 必要性
D. 依附性
满分:3 分
4. 根据权利和义务的( )不同划分为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
A. 主体
B. 对象
C. 客体
D. 范围
满分:3 分
5. 社会生活条件的( ) 决定了法律继承性的客观存在。
A. 历史延续性
B. 客观性
C. 必要性
D. 依附性
满分:3 分
6. 用唯物辩证方法来研究法学,就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A. 发展是硬道理
B. 实事求是
C. 解放思想
D. 社会发展观
满分:3 分
7. 按( )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A. 法律原则的内容
B. 原则的覆盖面
C. 原则产生的基础
D. 原则的分类
满分:3 分
8. ( ) 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A. 法系
B. 判例法
C. 大陆法
D. 法制概况
满分:3 分
9. ( ) 是调整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 行政法
B. 经济法
C. 宏观调控法
D. 民法
满分:3 分
10.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 具有
A. 政治性
B. 制裁性
C. 历史性
D. 合法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律程序对于法律适用的作用主要有 .
A. 法律程序是约束适用法律者的权力的重要机制
B. 法律程序是进行理性选择的有效措施
C. 法律程序是法律适用结论妥当性的前提
D.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
E.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制衡的机制
满分:3 分
2. 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律发展过程的()
A. 延续性
B. 继承性
C. 稳定性
D. 强化性
E. 规范性
满分:3 分
3. 法学的基本方法有.
A. 阶级分析法
B. 价值分析法
C. 实证分析法
D. 理论分析法
E. 行为分析法
满分:3 分
4. 按法律原则的覆盖面不同,可将原则分为()。
A. 基本法律原则
B. 具体法律原则
C. 实体性原则
D. 程序性原则
E. 政策性原则
满分:3 分
5. 下列各项中属于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律部门的有()。
A. 刑事诉讼法
B. 民事诉讼法
C. 仲裁法
D. 行政诉讼法
E. 引渡法
满分:3 分
6. 从层次上,我国的法学教育分为()()()和()。
A. 中等专科教育
B. 高等专科教育
C. 本科教育
D. 研究生教育
E. 专业职业教育
满分:3 分
7. 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包括 .
A. 外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B. 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C. 混合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D. 统一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E. 趋同型法制现代化模式
满分:3 分
8. 下列各项中 ,属于经济法范畴的有。
A. 预算法
B. 土地管理法
C. 森林法
D. 种子法
E. 电力法
满分:3 分
9. 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出现意味着一种与中世纪神权世界观相对立的法权世界观的出现这一世界观的核心是( )( )( )和( )。
A. 自由
B. 平等
C. 人权
D. 法制
E. 人民主权
满分:3 分
10.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包括 .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B. 契约自由原则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E. 等价有偿原则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广义上的法律责任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的同义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行为认知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用辩证唯物法研究法学,就必须坚持社会现象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一定社会、地域或国度的法律发展,总有其自身特定的价值系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一定社会、地区或国度的法律发展,总有其自身特定的价值系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宪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到了20世纪初,所有权的滥用开始受到限制,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现代法制区别于近代法制的重要标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和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这是法律移植的最高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用辩证唯物法研究法学,就必须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法制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是法治观念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列宁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人治社会里,法律规则具有最高或最终的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自十三 、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所谓法律关系的确认,就是指法律规定的机关或个人审查在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和效力,并给予法律上的认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法律体系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从历史角度来看,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的成长与跃进过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规则是由权威部门颁行的或社会习俗中包含的关于人们行为的准则 、标准、规定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