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综合自然地理学》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 2015-03-17 12:23:09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大气加热的唯一热源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地球内能
满分:3 分
2. 起到“快速排出”作用的自然地理系统功能是()
A. 供给功能
B. 抵制功能
C. 处置功能
D. 保存功能
满分:3 分
3. 随着辐射干燥指数和净辐射值发生的周期性有规律的变化为()
A. 地域分异规律
B. 纬度分异规律
C. 海陆分异规律
D. 地理地带周期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是()
A. 水分
B. 大气
C. 岩石地形复合体
D. 土壤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太阳能在岩石圈上层、大气圈和水圈中的交换是()
A. 有机界的交换
B. 地表的交换
C. 无机界的交换
D. 生物界的交换
满分:3 分
6. 绿色植物能够利用进行光合作用的光谱带是()
A. 红外波段
B. 可见光波段
C. 绿光波段
D. 短波段
满分:3 分
7. 沙化、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属于干扰的()
A. 景观破碎化阶段
B. 功能衰退阶段
C. 平衡失控阶段
D. 难以恢复阶段
满分:3 分
8. 分水岭表面一般是()
A. 残积处境
B. 水上处境
C. 水中处境
D. 水下处境
满分:3 分
9. 土地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性质及土地低级单位在生态序列中的一次更替,并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出现而组成的空间格局是()
A. 土地结构
B. 土地景观
C. 土地评价
D. 土地分类
满分:3 分
10. 冲沟和阶地属于()
A. 相
B. 地方
C. 限区
D. 自然区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因果关系的分析包括()
A. 闭环系统
B. 因果关系键
C. 因果关系环
D. 反馈的分析
满分:3 分
2. 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条件是()
A. 太阳能是能量基础
B. 太阳能的分布不均
C. 下垫面不同
D. 人为的影响
满分:3 分
3. 彼雷诺夫根据化学元素的迁移,把地球表层形态分为()
A. 残积处境
B. 水上处境
C. 水下处境
D. 水中处境
满分:3 分
4.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结构有()
A. 垂直结构
B. 水平结构
C. 平行结构
D. 环形结构
满分:3 分
5. 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的特点是()
A. 复合性
B. 阶段性
C. 不可预见性
D. 可预见性
满分:3 分
6. 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因子有()
A. 作用因子
B. 状态因子
C. 位置因子
D. 遗传因子
满分:3 分
7. 地球表层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实现的内部联系包括()
A. 时间联系
B. 空间联系
C. 垂直联系
D. 水平联系
满分:3 分
8. 推动元素与化学物质在水―气界面进行迁移的交换的动力有()
A. 水动力作用产生的湍流和环流
B. 热力和风力作用产生的环流及分子扩散
C. 水力,热力和风力产生的环流作用
D. 平流的迁移作用
满分:3 分
9. 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的阶段性表现为3阶段模式,是()
A. 景观破碎化阶段
B. 功能衰退阶段
C. 不可恢复阶段
D. 平衡失控阶段
满分:3 分
10. 分级系统单位的特点是()
A. 高级单位是不同等级的低级地位合并而成
B. 不同的低级单位必须在地域上相邻才能合并
C. 分级的等级越高,包含的低级单位越多
D. 各单位间的区域联系是低级合并成高级的依据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太阳总辐射等值线的分布基本上是沿经度呈带状伸展的,这是地理地带规律形成的能量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分为核心功能和基础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陆地表面同大气通过大气湍流进行的热交换以热带雨林为最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猫的数量增多,老鼠的数量就减少,猫越少老鼠就越多这是一个负因果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自然地理的最小单位为“限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遗传因子是无法用现状解释谁明的,但却可以从资料中得出结论的自然地理因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自然地理系统的抵制功能与处置功能有一定的联系,前者是 “快速排除”,后者是“禁止入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自然地理系统的的抵制功能是防止物质、能量、信息和物种流,从周围环境进入系统内部,以保持功能不超过它的最大忍耐限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自然地理系统的稳定是指有特定结构的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在分类系统中,高级单位是由不同的低级单位合并而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生物侵入属于人为干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负反馈环是起偏差抵消作用的,是起稳定作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阻止是进料过多的补救对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自然地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供给功能、处置功能、抵制功能和保存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光热条件、水量分布与气流变化等气候因子是控制地球化学元素迁移与时空分布的次要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状态因子是自然地理系统中要素、属性或组分的具体位置,它决定了将会产生的行为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处境的基本分类除了残积处境、水上处境和水下处境,还有平亢地处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如果要保持系统的稳定,就一定要加强负反馈环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大气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绿色植物是产生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碳的循环属于生物迁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