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一般而言 ,把学习成败归因于( )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 努力程度
B. 能力高低
C. 任务难度
D. 运气好坏
满分:2 分
2. 布鲁纳提倡 ( ) 的形式。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观察学习
D. 指导学习
满分:2 分
3. ( )主张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A. 马杰
B. 格伦兰
C. 安吉尔
D. 布卢姆
满分:2 分
4. 按照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A. 综合
B. 运用
C. 评价
D. 领会
满分:2 分
5. 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 ) 研究发现的。
A. 皮革马利翁
B. 勒温
C. 罗森塔尔
D. 夸美纽斯
满分:2 分
6.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 , 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 目的和内容
B. 共同语言
C. 深厚友谊
D. 约束力量
满分:2 分
7.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知识进入( )中贮存。
A. 感觉记忆
B. 工作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 。 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A. 准备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教学评价
满分:2 分
9. 个人的活动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者在场旁观,从而活动效率得到提高的现象叫做
A. 社会助长
B. 社会阻抑
C. 从众
D. 服从
满分:2 分
10. 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
A. 正比关系
B. U型曲线关系
C. 倒U型曲线关系
D. 反比关系
满分:2 分
11.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 )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 认知好奇心
B. 成就动机
C. 自我效能感
D. 成就归因
满分:2 分
12. ()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 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A. 准备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教学评价
满分:2 分
13. ()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A. 认知好奇心
B. 成就动机
C. 自我效能感
D. 成就归因
满分:2 分
14. 加涅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
A. 两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 认知好奇心
B. 成就动机
C. 自我效能感
D. 成就归因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 )就属于元认和策略的范畴。
A. 制定学习计划
B. 自我调节学习
C. 画图表
D. 时间管理
满分:4 分
2.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注意过程、
A. 模仿过程
B. 保持过程
C. 运动再现过程
D. 动机作用过程
满分:4 分
3. 认知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 ,它表现为
A. 好奇
B. 探索
C. 操作
D. 掌握行为
满分:4 分
4.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监控策略
满分:4 分
5. 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 .
A. 好强化
B. 坏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满分:4 分
6. 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 、
A. 了解准备水平
B. 进行教学活动
C. 测验和考试
D. 实施教学评价
满分:4 分
7. 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特点
A. 每课或每段的第一句话
B. 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
C. 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
D. 有趣的内容
满分:4 分
8. 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 , 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A. 准备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过程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满分:4 分
9. 下列对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没有关系
B. 对于难度适中的学习课题,中等强度的动机为动机的最佳水平,学习效率最高。
C. 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D. 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下降。
满分:4 分
10. 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A. 生理的个别差异
B. 心理的个别差异
C. 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D. 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满分:4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能力倾向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能力倾向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 ,是教学的起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游动错觉”是指在黑暗中的一个小光点,即使是完全静止的,但看起来也似乎是在运动,因为缺乏参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三个原因:能力、努力 、任务难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可以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标准化学绩测验是指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编制的测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教师一定的思想水平、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态度、充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科学文化兴趣和高度的教育能力等,在树立对中、高年级学生的威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行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投射测验,另一类为问卷测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可用性缺陷是指个体不知道在何种条件下使用某一策略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一般而言 ,把学习成败归因于( )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 努力程度
B. 能力高低
C. 任务难度
D. 运气好坏
满分:2 分
2. 布鲁纳提倡 ( ) 的形式。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观察学习
D. 指导学习
满分:2 分
3. ( )主张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A. 马杰
B. 格伦兰
C. 安吉尔
D. 布卢姆
满分:2 分
4. 按照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A. 综合
B. 运用
C. 评价
D. 领会
满分:2 分
5. 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 ) 研究发现的。
A. 皮革马利翁
B. 勒温
C. 罗森塔尔
D. 夸美纽斯
满分:2 分
6.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 , 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 目的和内容
B. 共同语言
C. 深厚友谊
D. 约束力量
满分:2 分
7.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知识进入( )中贮存。
A. 感觉记忆
B. 工作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 。 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A. 准备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教学评价
满分:2 分
9. 个人的活动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者在场旁观,从而活动效率得到提高的现象叫做
A. 社会助长
B. 社会阻抑
C. 从众
D. 服从
满分:2 分
10. 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
A. 正比关系
B. U型曲线关系
C. 倒U型曲线关系
D. 反比关系
满分:2 分
11.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 )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 认知好奇心
B. 成就动机
C. 自我效能感
D. 成就归因
满分:2 分
12. ()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 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A. 准备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教学评价
满分:2 分
13. ()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A. 认知好奇心
B. 成就动机
C. 自我效能感
D. 成就归因
满分:2 分
14. 加涅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
A. 两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 认知好奇心
B. 成就动机
C. 自我效能感
D. 成就归因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 )就属于元认和策略的范畴。
A. 制定学习计划
B. 自我调节学习
C. 画图表
D. 时间管理
满分:4 分
2.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注意过程、
A. 模仿过程
B. 保持过程
C. 运动再现过程
D. 动机作用过程
满分:4 分
3. 认知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 ,它表现为
A. 好奇
B. 探索
C. 操作
D. 掌握行为
满分:4 分
4.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监控策略
满分:4 分
5. 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 .
A. 好强化
B. 坏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满分:4 分
6. 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 、
A. 了解准备水平
B. 进行教学活动
C. 测验和考试
D. 实施教学评价
满分:4 分
7. 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特点
A. 每课或每段的第一句话
B. 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
C. 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
D. 有趣的内容
满分:4 分
8. 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 , 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A. 准备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过程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满分:4 分
9. 下列对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没有关系
B. 对于难度适中的学习课题,中等强度的动机为动机的最佳水平,学习效率最高。
C. 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D. 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下降。
满分:4 分
10. 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A. 生理的个别差异
B. 心理的个别差异
C. 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D. 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满分:4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能力倾向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能力倾向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 ,是教学的起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游动错觉”是指在黑暗中的一个小光点,即使是完全静止的,但看起来也似乎是在运动,因为缺乏参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三个原因:能力、努力 、任务难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可以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标准化学绩测验是指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编制的测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教师一定的思想水平、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态度、充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科学文化兴趣和高度的教育能力等,在树立对中、高年级学生的威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行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投射测验,另一类为问卷测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可用性缺陷是指个体不知道在何种条件下使用某一策略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