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叠韵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指两个字的韵
A. 相同
B. 相近
C. 相似
D. 相像
满分:3 分
2. 古无轻唇音,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清代学者
A. 段玉裁
B. 许慎
C. 钱大昕
D. 王力
满分:3 分
3.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的个数是
A. 32
B. 23
C. 13
D. 30
满分:3 分
4. 在汉语音韵学中,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
A. 韵目
B. 韵摄
C. 韵部
D. 韵尾
满分:3 分
5. 既疏通经文意义又疏通注的意义的注解术语是
A. 笺
B. 注
C. 传
D. 义疏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 ,眷的本义是
A. 眷恋
B. 家眷
C. 怀念
D. 回头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中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是
A. 连绵词
B. 附音词
C. 叠音词
D. 偏义复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关于“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个复音词
B. 是一个连绵词
C. 是一个叠音词
D. 是一个同义复词
满分:3 分
9. 溶溶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附音词
D. 叠音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宋元音韵学家从舌音中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分出半齿音,连同 “五音”,构成了
A. 七音
B. 齿音
C. 牙音
D. 喉音
满分:3 分
11. 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是
A. 同义复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2. 用在注释古书时,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的注释方法是
A. 传
B. 注
C. 疏
D. 笺
满分:3 分
13.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何的本义是
A. 什么
B. 扛在肩上
C. 姓氏
D. 荷花
满分:3 分
14. 将军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5. 含糊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16. 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是
A. 古用今废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满分:3 分
17. 下面各组属五音中舌音的一组是
A. 帮 滂 并 明
B. 非 敷 奉 微
C. 知 彻 澄 娘
D. 见 溪 群 疑
满分:3 分
18.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和韵部各有
A. 30个,32个
B. 30个,34个
C. 32个,30个
D. 34个,32个
满分:3 分
19. 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表明被释的词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术语是
A. 貌
B. 犹
C. 曰
D. 谓
满分:3 分
20. “吾不忍其觳觫。”中“觳觫”,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复音词
B. 一个连绵词
C. 两个单音词
D. 一个单纯词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关于三十六字母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B. 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有:滂敷透彻清穿溪
C. 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D.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的是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满分:2 分
2. 下面复音词中 ,是连绵词的是
A. 披靡
B. 诸侯
C. 宾客
D. 扶摇
满分:2 分
3. 关于三十六字母,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B. 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有:滂敷透彻清穿溪
C. 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D.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的是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满分:2 分
4. 反切这种注音方法的原则是
A. 上字取声
B. 下字取韵和调
C. 上字取韵和调
D. 下字取声
满分:2 分
5. 关于“禽、兽”,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词词义范围本不相同
B. 古汉中“兽”本指四足的哺乳动物,“禽”指各种飞禽。
C. 古汉中“禽”本包括兽类。
D. 古汉中“兽”本包括“禽”。
满分:2 分
6. 按照韵尾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类,分别是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上声韵
满分:2 分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连绵词的是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C.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D.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满分:2 分
8. 下面复音词中,不是合成词的是
A. 披靡
B. 诸侯
C. 宾客
D. 扶摇
满分:2 分
9.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
A. 从词义内容上辨析
B. 从用法上辨析
C. 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辨析
D. 从词义变化上辨析
满分:2 分
10. 下列句子中,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A.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B. 吾不忍其觳觫
C.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满分:2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同义词可以从词义内容、语法、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方言等角度来辨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胸生曾云,决 如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不是格律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同义词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连绵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是格律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声训也叫音训, 即因声求义,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犹豫 、异同 、恢恢 、饥饿” 都属于联绵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发音部位划分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三十六字母中的全浊声母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读如、读若属于音韵术语,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叠韵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指两个字的韵
A. 相同
B. 相近
C. 相似
D. 相像
满分:3 分
2. 古无轻唇音,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清代学者
A. 段玉裁
B. 许慎
C. 钱大昕
D. 王力
满分:3 分
3.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的个数是
A. 32
B. 23
C. 13
D. 30
满分:3 分
4. 在汉语音韵学中,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
A. 韵目
B. 韵摄
C. 韵部
D. 韵尾
满分:3 分
5. 既疏通经文意义又疏通注的意义的注解术语是
A. 笺
B. 注
C. 传
D. 义疏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 ,眷的本义是
A. 眷恋
B. 家眷
C. 怀念
D. 回头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中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是
A. 连绵词
B. 附音词
C. 叠音词
D. 偏义复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关于“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个复音词
B. 是一个连绵词
C. 是一个叠音词
D. 是一个同义复词
满分:3 分
9. 溶溶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附音词
D. 叠音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宋元音韵学家从舌音中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分出半齿音,连同 “五音”,构成了
A. 七音
B. 齿音
C. 牙音
D. 喉音
满分:3 分
11. 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是
A. 同义复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2. 用在注释古书时,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的注释方法是
A. 传
B. 注
C. 疏
D. 笺
满分:3 分
13.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何的本义是
A. 什么
B. 扛在肩上
C. 姓氏
D. 荷花
满分:3 分
14. 将军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5. 含糊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16. 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是
A. 古用今废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满分:3 分
17. 下面各组属五音中舌音的一组是
A. 帮 滂 并 明
B. 非 敷 奉 微
C. 知 彻 澄 娘
D. 见 溪 群 疑
满分:3 分
18.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和韵部各有
A. 30个,32个
B. 30个,34个
C. 32个,30个
D. 34个,32个
满分:3 分
19. 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表明被释的词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术语是
A. 貌
B. 犹
C. 曰
D. 谓
满分:3 分
20. “吾不忍其觳觫。”中“觳觫”,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复音词
B. 一个连绵词
C. 两个单音词
D. 一个单纯词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关于三十六字母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B. 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有:滂敷透彻清穿溪
C. 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D.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的是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满分:2 分
2. 下面复音词中 ,是连绵词的是
A. 披靡
B. 诸侯
C. 宾客
D. 扶摇
满分:2 分
3. 关于三十六字母,说法正确的是
A. 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B. 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有:滂敷透彻清穿溪
C. 三十六字母中全浊的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D. 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的是唐代末年宋代初年的声母系统
满分:2 分
4. 反切这种注音方法的原则是
A. 上字取声
B. 下字取韵和调
C. 上字取韵和调
D. 下字取声
满分:2 分
5. 关于“禽、兽”,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词词义范围本不相同
B. 古汉中“兽”本指四足的哺乳动物,“禽”指各种飞禽。
C. 古汉中“禽”本包括兽类。
D. 古汉中“兽”本包括“禽”。
满分:2 分
6. 按照韵尾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类,分别是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上声韵
满分:2 分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连绵词的是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C.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D.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满分:2 分
8. 下面复音词中,不是合成词的是
A. 披靡
B. 诸侯
C. 宾客
D. 扶摇
满分:2 分
9.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
A. 从词义内容上辨析
B. 从用法上辨析
C. 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辨析
D. 从词义变化上辨析
满分:2 分
10. 下列句子中,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A.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B. 吾不忍其觳觫
C.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满分:2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同义词可以从词义内容、语法、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方言等角度来辨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胸生曾云,决 如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不是格律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同义词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连绵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是格律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声训也叫音训, 即因声求义,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犹豫 、异同 、恢恢 、饥饿” 都属于联绵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发音部位划分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三十六字母中的全浊声母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读如、读若属于音韵术语,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