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教育法学》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教育法学 2015-03-17 12:32:06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成为我国教育界和法学界进行教育法学研究重要开端的法律是()。
A. 《宪法》
B. 《教育法》
C. 《义务教育法》
D. 《高等教育法》
满分:2.5 分
2.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奖惩和()。
A. 处理
B. 适应范围
C. 效力等级
D. 名称
满分:2.5 分
3. 《教育法》第八条关于“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
A. 公平性原则
B. 公共性原则
C. 方向性原则
D. 终身性原则
满分:2.5 分
4. 国家教育权包括教育立法权、教育行政权和()。
A. 教育司法权
B. 教育申诉权
C. 教育仲裁权
D. 教育领导权
满分:2.5 分
5.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A. 交通费
B. 书本费
C. 杂费
D. 学费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6. 我国《合同法》主要用于调整具有()性质的合同。
A. 商业
B. 人身
C. 财产
D. 行政事务
满分:2.5 分
7. 行政申诉救济方式属于()。
A. 司法救济方式
B. 行政救济方式
C. 民间救济方式
D. 诉讼救济方式
满分:2.5 分
8. 《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教师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考核、工作成绩考核和()。
A. 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考核
B. 业务水平、职业道德考核
C. 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考核
D. 学历水平、工作态度考核
满分:2.5 分
9. 国家教育权包括教育立法权、教育行政权和()。
A. 教育司法权
B. 教育申诉权
C. 教育仲裁权
D. 教育领导权
满分:2.5 分
10. 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自学法、文献阅读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思考法和()。
A. 行动研究法
B. 质化研究法
C. 实验研究法
D. 案例分析法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1. 按照我国现行的国家教育考试分类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属于()。
A. 入学考试
B. 学历认证考试
C. 水平考试
D. 结业考试
满分:2.5 分
12. 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有关教师资格()。
A. 鉴定和证书发放的制度
B. 聘任和考核的制度
C. 考核和培训的制度
D. 鉴定和培训的制度
满分:2.5 分
13. 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
A. 事件和行为
B. 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C. 单一的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D. 对己的事实和对彼的事实
满分:2.5 分
14. “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至少在初等教育阶段应该是免费的、义务的。提供儿童接受教育应该是基于其教养与教育机会均等为原则,使儿童的能力、判断力以及道德的与社会的责任感获得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这段话来自下述文献()。
A. 《儿童权利公约》
B. 《儿童权利宣言》
C. 《世界人权宣言》
D. 《宪法》
满分:2.5 分
15. 对融资方式的划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例如:根据储蓄向投资转化是否经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分为()。
A. 教育融资和企业融资
B.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C.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D.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3 道试题,共 32.5 分。)
V
1.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作为两种不同的行政救济制度,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 裁决机关不同
B. 审查范围不同
C. 适用程序不同
D. 法律效力不同
满分:2.5 分
2. 《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原则为()。
A.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B. 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C. 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D. 教育基本建设费逐年增长
满分:2.5 分
3. 学校内部权力运行优化需要()。
A. 权力职责明确化
B. 权力行使制度化
C. 权力过程监控化
D. 权力行使集中化
满分:2.5 分
4. 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 拖欠教师工资、挪用经费等行为
满分:2.5 分
5. 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
A. 遵守法律法规
B.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满分:2.5 分
6. 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途主要有()。
A. 人员经费
B. 公用经费
C. 学校校舍建设费
D. 大型实验仪器购置费
满分:2.5 分
7.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包括()。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
D. 人身利益
满分:2.5 分
8. 法律责任的特性有()。
A. 是由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具有法定性
B. 是与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事实相联系的,具有条件性
C. 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D. 是由社会舆论为基础的,具有道义性
满分:2.5 分
9. 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 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 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C. 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D. 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满分:2.5 分
10. 根据各国立法现实状况,一般采取的归责原则有()。
A. 过错责任原则
B. 严格责任原则
C. 公平责任原则
D. 道义推定原则
满分:2.5 分
11. 未成年学生犯罪的特点()。
A. 犯罪团伙化
B. 成员低龄化
C. 方式智能化
D. 流失生犯罪率上升
满分:2.5 分
12.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
A. 审计机关的监督
B. 行政机关的监督
C. 审判机关的监督
D. 检察机关的监督
满分:2.5 分
13. 教育法的正式解释主要有()。
A. 学理解释
B. 立法解释
C. 司法解释
D. 行政解释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2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教育法律权利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利益。它通常有的表现形式是行为权、要求权、利益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2006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要成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需要具备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即要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教育法》中“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1947年,德国学者黑格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教育法的适用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教育法的适用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人身权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有公民、机构和组织、国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教育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