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的需要。
A. 辅导能力
B. 管理能力
C. 支付能力
D. 监督能力
满分:2.5 分
2. 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A. 手段和方法
B. 方式和办法
C. 科学和方法
D. 手段和形式
满分:2.5 分
3.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前提下,个人的教育需求主要受教育价格(学费)的影响。当教育价格上升时,教育收益就下降,教育需求则相应减少;反之,教育需求则( )。
A. 下降
B. 不变
C. 减少
D. 增加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4. 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 )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 )教育供给时的状态;
A. 大于;大于
B. 小于;大于
C. 大于;小于
D. 小于;小于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教育成本核算的特点:
A. 教育成本核算目的的独特性
B. 教育成本核算内容的不确定性
C. 核算期间与核算项目的争议性
D. 教育成本核算方式的多样性
满分:2.5 分
2.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B. 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C. 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
E. 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
满分:2.5 分
3. 学习和研究教育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
A. 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B. 有助于政府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C. 有助于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D. 有助于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做出合理的教育决策;
E. 有助于教育和经济科学的丰富和发展;
满分:2.5 分
4. 教育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A. 教育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
B. 经济技术结构快速变动与教育结构相对稳定的不对称;
C. 经济体制的转轨与某些制度的不完善;
D.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E. 某些决策的失误;
满分:2.5 分
5. 教育投资分担的原则为 ( )。
A. 非能力原则
B. 受益原则
C. 能力原则
D. 承担原则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1 道试题,共 77.5 分。)
V
1. 教育成本控制环节包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教育机构税收的减免属于学校投资的范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教育结构是构成教育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主要是指教育的程度或级别结构、类别或专业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教育规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受教育者的人数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教育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三种状态:绝对平衡、相对平衡和不平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小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教育投资的特点表现在:教育投资的盈利性;教育投资的持续性;教育投资的固定性和教育投资的递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教育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教育投资的特点表现在:教育投资的非盈利性;教育投资的连续性;教育投资的固定性和教育投资的递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教育成本控制环节包括事情控制 、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 《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内容和生产要素的论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在总量上主要表现为供过于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教育个人需求是指受教育者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等的预期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教育级别结构是指初等 、中等、高等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在整个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影响教育投资使用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的级别和类别结构;教育的技术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也可称作“ 失衡 ”,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生产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市场在调节教育供求矛盾方面起的作用:市场调节能灵活反映教育供求状况,引导教育需求;市场调节促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增大教育供给;市场协调教育供求关系,缓解教育供求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方法为推理法和国际比较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对人力资本理论构成挑战的筛选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以及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教育投资分配的特点为教育投资的重点依经济发展水平而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级教育生均经费之间的差距越大;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是理想状态中的均衡,而在现实中教育与经济之间的非均衡、非协调的发展状况却是常时态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前提下,个人的教育需求主要受教育价格(学费)的影响。当教育价格上升时,教育收益就下降,教育需求则相应减少;反之,教育需求则减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影响教育投资使用结构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的级别和类别结构 ;教育的技术水平;生均教育经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教育成本按成本属性不同,分为教育显成本和教育隐成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主导职能:要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快速和稳定的增长,政府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础性教育领域必须强势进入,担当主要角色,突出主导职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教育机构税收的减免属于企业投资的范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1. 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的需要。
A. 辅导能力
B. 管理能力
C. 支付能力
D. 监督能力
满分:2.5 分
2. 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A. 手段和方法
B. 方式和办法
C. 科学和方法
D. 手段和形式
满分:2.5 分
3.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前提下,个人的教育需求主要受教育价格(学费)的影响。当教育价格上升时,教育收益就下降,教育需求则相应减少;反之,教育需求则( )。
A. 下降
B. 不变
C. 减少
D. 增加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4. 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 )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 )教育供给时的状态;
A. 大于;大于
B. 小于;大于
C. 大于;小于
D. 小于;小于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2.5 分。)
V
1. 教育成本核算的特点:
A. 教育成本核算目的的独特性
B. 教育成本核算内容的不确定性
C. 核算期间与核算项目的争议性
D. 教育成本核算方式的多样性
满分:2.5 分
2.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B. 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C. 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
E. 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
满分:2.5 分
3. 学习和研究教育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
A. 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B. 有助于政府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C. 有助于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D. 有助于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做出合理的教育决策;
E. 有助于教育和经济科学的丰富和发展;
满分:2.5 分
4. 教育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A. 教育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
B. 经济技术结构快速变动与教育结构相对稳定的不对称;
C. 经济体制的转轨与某些制度的不完善;
D.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E. 某些决策的失误;
满分:2.5 分
5. 教育投资分担的原则为 ( )。
A. 非能力原则
B. 受益原则
C. 能力原则
D. 承担原则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1 道试题,共 77.5 分。)
V
1. 教育成本控制环节包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教育机构税收的减免属于学校投资的范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教育结构是构成教育总体系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结合方式,主要是指教育的程度或级别结构、类别或专业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教育规模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受教育者的人数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教育供求关系一般表现为三种状态:绝对平衡、相对平衡和不平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教育供求的相对平衡是指教育供给略小于教育需求或教育需求略大于教育供给时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教育投资的特点表现在:教育投资的盈利性;教育投资的持续性;教育投资的固定性和教育投资的递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教育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教育投资的特点表现在:教育投资的非盈利性;教育投资的连续性;教育投资的固定性和教育投资的递增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教育成本控制环节包括事情控制 、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 《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内容和生产要素的论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在总量上主要表现为供过于求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教育个人需求是指受教育者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等的预期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教育级别结构是指初等 、中等、高等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在整个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影响教育投资使用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的级别和类别结构;教育的技术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教育供求的不平衡,也可称作“ 失衡 ”,是教育供求差异超过一定的比率,教育活动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较大的冲击,不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生产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市场在调节教育供求矛盾方面起的作用:市场调节能灵活反映教育供求状况,引导教育需求;市场调节促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增大教育供给;市场协调教育供求关系,缓解教育供求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方法为推理法和国际比较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对人力资本理论构成挑战的筛选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以及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教育投资分配的特点为教育投资的重点依经济发展水平而转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级教育生均经费之间的差距越大;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是理想状态中的均衡,而在现实中教育与经济之间的非均衡、非协调的发展状况却是常时态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前提下,个人的教育需求主要受教育价格(学费)的影响。当教育价格上升时,教育收益就下降,教育需求则相应减少;反之,教育需求则减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影响教育投资使用结构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的级别和类别结构 ;教育的技术水平;生均教育经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教育成本按成本属性不同,分为教育显成本和教育隐成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主导职能:要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快速和稳定的增长,政府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础性教育领域必须强势进入,担当主要角色,突出主导职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教育机构税收的减免属于企业投资的范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1. 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