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 )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 综合课程
B. 核心课程
C. 跨学科课程
D. 潜在课程
满分:2.5 分
2. 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A. 课程内容即教材
B.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 课程内容即活动
满分:2.5 分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 选修课
B. 必修课
满分:2.5 分
4. 关于课程组织的原则,以下不是泰勒提出的准则是
A. 连续性
B. 顺序性
C. 整合性
D. 跳跃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5. 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 )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 实践能力
B. 记忆能力
C. 思维能力
D. 创造能力
满分:2.5 分
6. 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的是
A. 博比特
B. 泰勒
C. 斯腾豪斯
D. 查斯特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在接受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B. 在发现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C. 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是绝对对立的,不能互补
D. 从教学实际上看,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满分:2.5 分
2. 国外课程评价的改革的特点:
A.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B. 从单元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
C. 只强调过程性评价。
D. 从重视结果的评价走向过程和结果并重。
满分:2.5 分
3. 关于合作学习 ,以下提法正确的有
A.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提出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的
B. 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将合作学习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并逐渐风行于欧美,形成合作学习热
C. 合作学习有互助性、互补性、互动性等基本特征
D.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最为常用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
满分:2.5 分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都是围绕人的培养来设计和确定的,这一培养目标也是( )和( )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基础教育担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
A.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B.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
C. 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D. 党的“改革开放策略”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心看,由“要素研究”向“过程研究”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陷入了“教师中心论”、“学科中心论”,因而对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没有任何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教学动力的强度表现在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归纳式结课可以由学生来归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育中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客观性以及能动性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故事、寓言一般不适合用于导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地方课程要体现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地域性特征显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教学语言艺术要求语言不能口语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观察研究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中有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教学语言艺术要求语言可以口语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活动类校本课程是指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教师专业发展应从职前、适应期、职后适应期和发展期各阶段给予教师整体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从课程目标上,各国都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及道德修养的形成,加强体能、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教学模式无法转化教学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归纳式结课都是由老师来归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具有双边性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教学动力没有方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从教学方法的直接价值表现形式看,由单维取向向多维取向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从课程设置上,各国并非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调查研究法可信度不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导课的简洁性只需考虑课堂教学时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导课不仅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从历史上看,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于社会的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教学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建构主义是传统教学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认识论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教师即合作者,指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 )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 综合课程
B. 核心课程
C. 跨学科课程
D. 潜在课程
满分:2.5 分
2. 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 )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A. 课程内容即教材
B.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 课程内容即活动
满分:2.5 分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 选修课
B. 必修课
满分:2.5 分
4. 关于课程组织的原则,以下不是泰勒提出的准则是
A. 连续性
B. 顺序性
C. 整合性
D. 跳跃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5. 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 )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 实践能力
B. 记忆能力
C. 思维能力
D. 创造能力
满分:2.5 分
6. 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的是
A. 博比特
B. 泰勒
C. 斯腾豪斯
D. 查斯特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关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在接受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B. 在发现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C. 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是绝对对立的,不能互补
D. 从教学实际上看,接受学习方式和发现学习方式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满分:2.5 分
2. 国外课程评价的改革的特点:
A.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B. 从单元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
C. 只强调过程性评价。
D. 从重视结果的评价走向过程和结果并重。
满分:2.5 分
3. 关于合作学习 ,以下提法正确的有
A.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提出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的
B. 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将合作学习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并逐渐风行于欧美,形成合作学习热
C. 合作学习有互助性、互补性、互动性等基本特征
D.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最为常用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
满分:2.5 分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都是围绕人的培养来设计和确定的,这一培养目标也是( )和( )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基础教育担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
A.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B.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
C. 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D. 党的“改革开放策略”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心看,由“要素研究”向“过程研究”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陷入了“教师中心论”、“学科中心论”,因而对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没有任何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教学动力的强度表现在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归纳式结课可以由学生来归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育中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客观性以及能动性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故事、寓言一般不适合用于导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地方课程要体现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地域性特征显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教学语言艺术要求语言不能口语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几乎就是知识点的罗列,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为此,教师可以脱离教材,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教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观察研究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中有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教学语言艺术要求语言可以口语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活动类校本课程是指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教师专业发展应从职前、适应期、职后适应期和发展期各阶段给予教师整体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从课程目标上,各国都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及道德修养的形成,加强体能、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教学模式无法转化教学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归纳式结课都是由老师来归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具有双边性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教学动力没有方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从教学方法的直接价值表现形式看,由单维取向向多维取向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从课程设置上,各国并非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调查研究法可信度不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导课的简洁性只需考虑课堂教学时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导课不仅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从历史上看,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于社会的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教学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建构主义是传统教学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认识论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教师即合作者,指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