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青少年心理学》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青少年心理学 2015-03-17 12:34:20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智力的三元理论由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及()三个亚理论组成
A. 情感亚理论
B. 环境亚理论
C. 情境亚理论
D. 智力理论
满分:2.5 分
2. ( )是最大的、最松散的青少年同伴关系。
A. 小群体
B. 个人友谊
C. 朋党
D. 团伙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 )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A. 同化
B. 内化
C. 顺应
D. 外化
满分:2.5 分
4. 在生理方面,青少年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第( )个高峰期。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满分:2.5 分
5. 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属于( )水平。
A. 前习俗
B. 习俗
C. 后习俗
D. 自律
满分:2.5 分
6. 班杜拉认为青少年期虽然是人生的一段困难时期,但并非是必然的( )。
A. 青春期
B. 青年初期
C. 骚动期
D. 敏感期
满分:2.5 分
7. ( )是指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如规范、原则、理想等。
A. 道德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动机
满分:2.5 分
8. 让儿童听完一个包含着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讨论,这种做法是道德( )。
A. 认知法
B. 情感冲突法
C. 两难故事法
D. 对偶故事法
满分:2.5 分
9. 研究者直接参与所要研究的活动,和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的研究方法是( )。
A. 非参与观察
B. 参与观察
C. 访谈法
D. 谈话法
满分:2.5 分
10. ( )是青少年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A. 身体变胖
B. 身体迅速长高
C. 出现第二性征
D. 长出胡须
满分:2.5 分
11. ( )受现实原则支配。
A. 本我
B. 自我
C. 他我
D. 超我
满分:2.5 分
12. 某个学生一向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团结同学,我们常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 )
A. 道德
B. 品德
C. 道德情感
D. 道德动机
满分:2.5 分
13. 个人的某种偏好,某种偏见是个性中的(  )。
A. 首要特质
B. 中心特制
C. 次要特制
D. 潜在特制
满分:2.5 分
14.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 )是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
A. 基础
B. 动力
C. 源泉
D. 中介
满分:2.5 分
15.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是( )。
A. 比纳―西蒙量表
B. 斯坦福―比纳量表
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 比纳量表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青少年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
A. 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B. 想象中的创造成分逐渐增多
C. 想象的抽象性不断发展
D. 想象的现实性不断发展
满分:2.5 分
2. 弗洛伊德以无意识为核心,把意识层分为( )几个层次。
A. 意识
B. 前意识
C. 无意识
D. 后意识
满分:2.5 分
3.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的闭锁性主要表现在( )。
A. 自我约束性
B. 孤独寂寞
C. 保守自己的秘密
D. 反抗父母管束
满分:2.5 分
4. 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培养要从( )方面入手。
A. 营造向善的道德氛围
B. 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C. 加强道德实践
D.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满分:2.5 分
5. 道德信念的具体内容包括:( )。
A. 相信道德知识的正确性,形成坚定的道德观点, 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新的道德知识
B. 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身体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C. 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与之相关的道德行为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
D. 用坚强的意志行动去实现自己的道德信念,维护自己道德观点的正确性。
满分:2.5 分
6. 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 )。
A. 实用性
B. 信度
C. 效度
D. 稳定度
满分:2.5 分
7.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特点有( )。
A. 对性知识感兴趣
B. 产生性冲动
C. 出现性梦
D. 对性的恐惧
满分:2.5 分
8. 克服青少年自卑的措施及调节策略( )
A. 觉得不能胜任学习和工作
B. 利用补偿作用
C. 分析自卑产生的原因和内在心理过程,建立对待自卑的正确态度
D. 修正理想的自我,改变现存的一些不合理观念
满分:2.5 分
9. 学业压力使青少年产生的负性心理有( )。
A. 失落感
B. 考试焦虑感
C. 自我失败感
D. 学习厌倦感
满分:2.5 分
10. 青少年抑郁的表现主要有 ( )。
A. 心境不良、情绪消沉
B. 精力减退,常感到持续的疲乏
C. 思考能力下降,联想困难,行动缓慢,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
D. 机体的变化,如口干、消化不良等症状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性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个性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上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英国心理学家比纳的行为个别差异研究开创了科学智力测验的先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偏重社会发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有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勒温的生活空间说、哈维格斯特的发展课题论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拉扎鲁斯从情绪发展的现象中剖析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认为青少年的情绪行为十分明显,情绪表现也特别剧烈,这与“认知成熟度”、“价值观”、“情绪智商发展”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华生 的行为主义观和勒温的生活空间说都是偏重社会发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情感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自我受社会规则的制约,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是社会生活中的我,它按现实原则进行操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塞尔曼及其同事利用对偶故事方法,如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消极的压力则会成为“破坏力”,具有挫伤青少年的自尊,使之沉沦、消极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健康成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青少年荣誉感的发展是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压力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只有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其成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人类性行为的本质属性是性的理智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