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 )就是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感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A. 动力
B. 外力
C. 心理承受力
D. 压力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 根据塞尔曼的观点,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属于观点采择发展的( )阶段。
A. 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
B. 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C. 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
D. 相互性角色采择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 )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A. 自我概念
B. 自我感知
C. 自我中心主义
D. 自我意识
满分:2.5 分
4. ( )是指性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满足性欲的方法与常人不同,并且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
A. 性变态
B. 性偏向
C. 性罪错
D. 性犯罪
满分:2.5 分
5. 压力的认知模型是由( )提出的。
A. 华生
B. 罗拉
C. 拉扎罗斯
D. 塞利
满分:2.5 分
6. ( )是指人们利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愿和需要的多边交流过程。
A. 人际关系
B. 人际交往
C. 传达思想
D. 语言沟通
满分:2.5 分
7. ( )就是未成年男女过早地由性意识觉醒导致以结婚为目标建立恋爱关系的倾向和行为。
A. 爱慕
B. 恋爱
C. 早恋
D. 早熟
满分:2.5 分
8. 从20世纪70年代,( )及其同事利用两难故事方法,如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A. 塞尔曼
B. 卡特尔
C. 皮亚杰
D. 霍尔
满分:2.5 分
9. 厌恶疗法利用了( )原理。
A. 条件反射
B. 间断强化
C. 强化依随
D. 用进废退
满分:2.5 分
10. ( )是指青少年在成长中能愉快地接纳自己性征的变化以及自觉地按照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约束和调整自己的性欲望和性行为。
A. 性约束
B. 性调整
C. 性适应
D. 性调节
满分:2.5 分
11. 学校性教育的主渠道是( )。
A. 家庭
B. 社区
C. 社会
D. 课堂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2. ( )是一种性别认同上的心理障碍,它是指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和解释与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持续存在改变自身性别的强烈愿望。
A. 性幻想
B. 洁癖
C. 异装癖
D. 易性癖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3. ( )就是要求咨询者能够敏感地、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的世界。
A. 共情
B. 逆反心理
C. 心理承受力
D. 压力感
满分:2.5 分
14. ( )指和性生活有关的爱、憎、兴趣、恐惧等感情变化的活动。
A. 性情感
B. 性冲动
C. 性行为
D. 性体验
满分:2.5 分
15. ( )是指个体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A. 观点采择
B. 人际认知
C. 人际知觉
D. 换位思考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发展功能有( )及社会比较和亲密。
A. 陪伴
B. 放松
C. 工具性支持
D. 自我意象支持
满分:2.5 分
2. 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发展变化表现在与父母在心理上的断乳:具体表现( )。
A. 在情感上与父母不如以前亲密了
B. 在行为上开始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
C. 在思想上他们对父母的许多观点都有要重新审视,表现出在观念上与父母的隔离
D. 对学校的态度,都会引起父母注意
满分:2.5 分
3. 性变态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A. 性变态是主要体现在性欲对象障碍和性行为反常的性心理上的疾病
B. 在一般的情况下,性变态不具有反社会的行为,没有突出的人格障碍
C. 性心理障碍的人一般社会适应良好,具有正常的伦理道德
D. 性变态能辨别自己的性异常行为,但却无法压抑住自己的性冲动和病理性行为
满分:2.5 分
4. 青少年典型的优势需要有( )及社会交往的需要。
A. 独立自主的需要
B. 友谊的需要
C. 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D. 成就的需要
满分:2.5 分
5.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有( )。
A. 自我概念的整合
B. 自我概念的分化
C. 自我概念的差异性
D. 自我概念的成熟
满分:2.5 分
6. 在青少年的同伴交往中,会表现出的同伴地位有( )。
A. 受欢迎的孩子
B. 受忽视的孩子
C. 遭拒绝的孩子
D. 有争议的孩子
满分:2.5 分
7. 根据道德情感产生的原因、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 )。
A. 间接的道德情感体验
B. 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C. 想象性的道德情感体验
D. 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
满分:2.5 分
8. 压力的特点具有( )。
A. 生动性
B. 情绪性
C. 动力性
D. 能动性
满分:2.5 分
9. 早恋的应对方式主要有( )。
A. 学习必要的性知识
B. 增强理智锻炼意志
C. 培养广泛的兴趣,及时转移情感
D. 正视异性交往
满分:2.5 分
10. 影响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后天环境因素有( )。
A. 家庭因素
B. 学校因素
C. 社会氛围的影响
D. 生物因素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成熟,青少年的自我评价逐渐趋于稳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开怀大笑,这时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亲子冲突从青少年早期到晚期是一个减少的过程,很少有较为激烈的冲突,大多集中在一些小事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道德认识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易性癖是性身份障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多血质的青少年要利用自己活泼、乐观、灵活、热情、善于交际等优良品质,多参与交往性工作,多动脑筋献计献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卡特尔及其同事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性变态包括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亲子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性观念所表达的是人们如何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去认识性,看待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性教育就是知识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认知的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通过穿异性服装获得性兴奋和性满足的性变态行为是异装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性心理成熟与否有明确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社会支持是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 )就是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感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A. 动力
B. 外力
C. 心理承受力
D. 压力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 根据塞尔曼的观点,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属于观点采择发展的( )阶段。
A. 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
B. 社会信息角色采择
C. 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
D. 相互性角色采择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 )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A. 自我概念
B. 自我感知
C. 自我中心主义
D. 自我意识
满分:2.5 分
4. ( )是指性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满足性欲的方法与常人不同,并且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
A. 性变态
B. 性偏向
C. 性罪错
D. 性犯罪
满分:2.5 分
5. 压力的认知模型是由( )提出的。
A. 华生
B. 罗拉
C. 拉扎罗斯
D. 塞利
满分:2.5 分
6. ( )是指人们利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愿和需要的多边交流过程。
A. 人际关系
B. 人际交往
C. 传达思想
D. 语言沟通
满分:2.5 分
7. ( )就是未成年男女过早地由性意识觉醒导致以结婚为目标建立恋爱关系的倾向和行为。
A. 爱慕
B. 恋爱
C. 早恋
D. 早熟
满分:2.5 分
8. 从20世纪70年代,( )及其同事利用两难故事方法,如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A. 塞尔曼
B. 卡特尔
C. 皮亚杰
D. 霍尔
满分:2.5 分
9. 厌恶疗法利用了( )原理。
A. 条件反射
B. 间断强化
C. 强化依随
D. 用进废退
满分:2.5 分
10. ( )是指青少年在成长中能愉快地接纳自己性征的变化以及自觉地按照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约束和调整自己的性欲望和性行为。
A. 性约束
B. 性调整
C. 性适应
D. 性调节
满分:2.5 分
11. 学校性教育的主渠道是( )。
A. 家庭
B. 社区
C. 社会
D. 课堂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2. ( )是一种性别认同上的心理障碍,它是指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和解释与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持续存在改变自身性别的强烈愿望。
A. 性幻想
B. 洁癖
C. 异装癖
D. 易性癖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3. ( )就是要求咨询者能够敏感地、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的世界。
A. 共情
B. 逆反心理
C. 心理承受力
D. 压力感
满分:2.5 分
14. ( )指和性生活有关的爱、憎、兴趣、恐惧等感情变化的活动。
A. 性情感
B. 性冲动
C. 性行为
D. 性体验
满分:2.5 分
15. ( )是指个体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A. 观点采择
B. 人际认知
C. 人际知觉
D. 换位思考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发展功能有( )及社会比较和亲密。
A. 陪伴
B. 放松
C. 工具性支持
D. 自我意象支持
满分:2.5 分
2. 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发展变化表现在与父母在心理上的断乳:具体表现( )。
A. 在情感上与父母不如以前亲密了
B. 在行为上开始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
C. 在思想上他们对父母的许多观点都有要重新审视,表现出在观念上与父母的隔离
D. 对学校的态度,都会引起父母注意
满分:2.5 分
3. 性变态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
A. 性变态是主要体现在性欲对象障碍和性行为反常的性心理上的疾病
B. 在一般的情况下,性变态不具有反社会的行为,没有突出的人格障碍
C. 性心理障碍的人一般社会适应良好,具有正常的伦理道德
D. 性变态能辨别自己的性异常行为,但却无法压抑住自己的性冲动和病理性行为
满分:2.5 分
4. 青少年典型的优势需要有( )及社会交往的需要。
A. 独立自主的需要
B. 友谊的需要
C. 理解和尊重的需要
D. 成就的需要
满分:2.5 分
5.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有( )。
A. 自我概念的整合
B. 自我概念的分化
C. 自我概念的差异性
D. 自我概念的成熟
满分:2.5 分
6. 在青少年的同伴交往中,会表现出的同伴地位有( )。
A. 受欢迎的孩子
B. 受忽视的孩子
C. 遭拒绝的孩子
D. 有争议的孩子
满分:2.5 分
7. 根据道德情感产生的原因、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 )。
A. 间接的道德情感体验
B. 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C. 想象性的道德情感体验
D. 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
满分:2.5 分
8. 压力的特点具有( )。
A. 生动性
B. 情绪性
C. 动力性
D. 能动性
满分:2.5 分
9. 早恋的应对方式主要有( )。
A. 学习必要的性知识
B. 增强理智锻炼意志
C. 培养广泛的兴趣,及时转移情感
D. 正视异性交往
满分:2.5 分
10. 影响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后天环境因素有( )。
A. 家庭因素
B. 学校因素
C. 社会氛围的影响
D. 生物因素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成熟,青少年的自我评价逐渐趋于稳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开怀大笑,这时消除压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亲子冲突从青少年早期到晚期是一个减少的过程,很少有较为激烈的冲突,大多集中在一些小事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道德认识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易性癖是性身份障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多血质的青少年要利用自己活泼、乐观、灵活、热情、善于交际等优良品质,多参与交往性工作,多动脑筋献计献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卡特尔及其同事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性变态包括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亲子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性观念所表达的是人们如何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去认识性,看待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性教育就是知识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认知的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通过穿异性服装获得性兴奋和性满足的性变态行为是异装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性心理成熟与否有明确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社会支持是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个人或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