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与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相似的是
A.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B. 洛克的“白板说”
C. 杜威的“做中学”
D.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满分:3 分
2. 课堂讨论应首先选择合适的_____.
A. 讨论时间
B. 讨论方式
C. 讨论内容
D. 讨论对象
满分:3 分
3. 下面哪些属于综合性提问:
A. 你能预测一下,地磁极突然颠倒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吗?
B. 请大家一起背诵《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起因。
D. 用千分尺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
满分:3 分
4. 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
A. 迁移
B. 强化
C. 同化
D. 顺应
满分:3 分
5. 微格教学的实施步骤具体包括:教学训练前的学习研究、确定培训技能和提供示范、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 )、修改教案和重教六个步骤。
A. 总结反思
B. 反馈评价
C. 重放录像
D. 自我分析
满分:3 分
6. 课堂讲授的最高形式是 _____
A. 讲述
B. 讲解
C. 讲读
D. 讲演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Л.В.Занков)提出发展教学理论,围绕其教学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不属于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的是:
A. 高难度原则
B. 高速度原则
C.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D. 动机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以下不属于自我效能感的功能的是 ______
A.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B. 影响旧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C.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D.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满分:3 分
9. 参观法指 _______.
A. 教师指导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B. 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实践活动,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C.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D. 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某些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通过观察研究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
满分:3 分
10. 微格教学的实施步骤具体包括:教学训练前的学习研究、确定培训技能和提供示范、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 )、修改教案和重教六个步骤。
A. 总结反思
B. 反馈评价
C. 重放录像
D. 自我分析
满分:3 分
11.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华生
B. 罗杰斯
C. 班杜拉
D. 加涅
满分:3 分
12.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两个邻近的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指的是
A. 先行组织者
B. 范例式教学
C. 强化原则
D. 最近发展区
满分:3 分
13. 下列不属于作业批改的方式的是 ____
A. 教师批改
B. 自己批改
C. 家长批改
D. 别人批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提问过程是一个学生向教师的反馈过程
B. 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觉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教学反应的技能。
C. 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就是示范动作,学生时时在模仿
D. 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述时应该保持沉默
满分:3 分
15. 导入就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是指_______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导入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
C. 导入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
D. 导入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满分:3 分
16. 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由马斯洛提出的是:_____
A. 需要层次论
B. 认知失调论
C. 自我效能理论
D. 成就动机理论
满分:3 分
17. 小学教学技能具有突显情境性、富有趣味性、注重情感参与性、( )等特点。
A. 突显情境性
B. 强调监督指导性
C. 多样性与简约性
D. 练习的不可替代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8.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众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是 :_____
A.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B. 加涅的认知加工过程理论
C.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满分:3 分
19. 课堂讲授的最高形式是
A. 讲述
B. 讲解
C. 讲读
D. 讲演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 以下关于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明确,更加自觉,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B. 从总体上说,小学生已经形成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成熟。
C.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准确性和稳定性都在不断提高。
D. 与中学生相比,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多地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等权威人物的评价。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教学技能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具有以下作用:_____
A. 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B. 教学技能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
C. 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D. 在教师职业培训中明确指出教师专业水平的成熟是教学技能的发展目标,以使其为此不懈努力。
满分:2 分
2.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提问应有充分准备,教师提问前就做好哪方面的准备_____
A. 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B. 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
C. 发问应简明易懂
D. 不即兴提问,避免问题漫无目的、偏离目标
满分:2 分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_____
A. 华生
B. 布鲁纳
C. 奥苏伯尔
D. 斯金纳
满分:2 分
4. 以下关于新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课程标准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B. 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教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
C. 新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D. 新课程标准力求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应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满分:2 分
5.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 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 替代经验
C. 言语暗示或劝说
D. 情绪唤醒
满分:2 分
6. 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以下选项中属于教学方法的是 :______
A. 讲授法
B. 教学体态语
C. 实习作业法
D. 课堂提问
满分:2 分
7. 情境认知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_____
A. 学习要在一定的情境或文化中发生才有效。
B. 人们通过直接与环境的接触和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为。
C. 隐含在人的行为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
D. 真实活动是学习者进行有意义、有目的学习的重要途径。
满分:2 分
8. 教学技能训练,在时间上有“职前”与“职后”的区别,无论采取哪种训练方式,都要注意以下原则。______
A. 集体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B. 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相结合的原则
C. 认知与掌握相统一的原则
D. 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满分:2 分
9. 教学技能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具有( )作用
A. 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B. 教学技能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
C. 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D. 在教师职业培训中明确指出教师专业水平的成熟是教学技能的发展目标,以使其为此不懈努力。
满分:2 分
10. 课堂讲授的局限 .
A. 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B. 讲授不能代替学生自学和练习
C. 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D. 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观察能力
满分:2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从总体上看,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 ,以抽象思维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课堂教学具有随机生成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状态随时调节教学进度,甚至改变教学策略,以使教学有效地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特定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师组织教授的方法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学技能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具体为教师的职业品质: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组织教学的才干,适合教师职业要求的性格、气质特征、心理特征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在师生相互作用中交流信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发展教学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其理论核心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师要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进步的生长点,要让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开始盛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担当起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或学习者帮手的角色,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与孔子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相似的是
A.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B. 洛克的“白板说”
C. 杜威的“做中学”
D.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满分:3 分
2. 课堂讨论应首先选择合适的_____.
A. 讨论时间
B. 讨论方式
C. 讨论内容
D. 讨论对象
满分:3 分
3. 下面哪些属于综合性提问:
A. 你能预测一下,地磁极突然颠倒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吗?
B. 请大家一起背诵《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起因。
D. 用千分尺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
满分:3 分
4. 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
A. 迁移
B. 强化
C. 同化
D. 顺应
满分:3 分
5. 微格教学的实施步骤具体包括:教学训练前的学习研究、确定培训技能和提供示范、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 )、修改教案和重教六个步骤。
A. 总结反思
B. 反馈评价
C. 重放录像
D. 自我分析
满分:3 分
6. 课堂讲授的最高形式是 _____
A. 讲述
B. 讲解
C. 讲读
D. 讲演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Л.В.Занков)提出发展教学理论,围绕其教学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不属于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的是:
A. 高难度原则
B. 高速度原则
C.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D. 动机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以下不属于自我效能感的功能的是 ______
A.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B. 影响旧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C.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D.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满分:3 分
9. 参观法指 _______.
A. 教师指导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B. 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实践活动,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C.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D. 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某些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通过观察研究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
满分:3 分
10. 微格教学的实施步骤具体包括:教学训练前的学习研究、确定培训技能和提供示范、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 )、修改教案和重教六个步骤。
A. 总结反思
B. 反馈评价
C. 重放录像
D. 自我分析
满分:3 分
11.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华生
B. 罗杰斯
C. 班杜拉
D. 加涅
满分:3 分
12.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有指导、有成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和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两个邻近的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指的是
A. 先行组织者
B. 范例式教学
C. 强化原则
D. 最近发展区
满分:3 分
13. 下列不属于作业批改的方式的是 ____
A. 教师批改
B. 自己批改
C. 家长批改
D. 别人批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提问过程是一个学生向教师的反馈过程
B. 课堂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觉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教学反应的技能。
C. 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就是示范动作,学生时时在模仿
D. 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述时应该保持沉默
满分:3 分
15. 导入就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启发性,启发性是指_______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导入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适应
C. 导入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
D. 导入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满分:3 分
16. 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由马斯洛提出的是:_____
A. 需要层次论
B. 认知失调论
C. 自我效能理论
D. 成就动机理论
满分:3 分
17. 小学教学技能具有突显情境性、富有趣味性、注重情感参与性、( )等特点。
A. 突显情境性
B. 强调监督指导性
C. 多样性与简约性
D. 练习的不可替代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8.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众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是 :_____
A.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B. 加涅的认知加工过程理论
C.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满分:3 分
19. 课堂讲授的最高形式是
A. 讲述
B. 讲解
C. 讲读
D. 讲演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 以下关于小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明确,更加自觉,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B. 从总体上说,小学生已经形成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已经成熟。
C.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准确性和稳定性都在不断提高。
D. 与中学生相比,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多地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等权威人物的评价。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教学技能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具有以下作用:_____
A. 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B. 教学技能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
C. 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D. 在教师职业培训中明确指出教师专业水平的成熟是教学技能的发展目标,以使其为此不懈努力。
满分:2 分
2.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提问应有充分准备,教师提问前就做好哪方面的准备_____
A. 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B. 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
C. 发问应简明易懂
D. 不即兴提问,避免问题漫无目的、偏离目标
满分:2 分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_____
A. 华生
B. 布鲁纳
C. 奥苏伯尔
D. 斯金纳
满分:2 分
4. 以下关于新课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课程标准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B. 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教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
C. 新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D. 新课程标准力求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应是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满分:2 分
5.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认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 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B. 替代经验
C. 言语暗示或劝说
D. 情绪唤醒
满分:2 分
6. 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以下选项中属于教学方法的是 :______
A. 讲授法
B. 教学体态语
C. 实习作业法
D. 课堂提问
满分:2 分
7. 情境认知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_____
A. 学习要在一定的情境或文化中发生才有效。
B. 人们通过直接与环境的接触和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为。
C. 隐含在人的行为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默会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
D. 真实活动是学习者进行有意义、有目的学习的重要途径。
满分:2 分
8. 教学技能训练,在时间上有“职前”与“职后”的区别,无论采取哪种训练方式,都要注意以下原则。______
A. 集体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B. 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相结合的原则
C. 认知与掌握相统一的原则
D. 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满分:2 分
9. 教学技能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具有( )作用
A. 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B. 教学技能是衡量教师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
C. 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D. 在教师职业培训中明确指出教师专业水平的成熟是教学技能的发展目标,以使其为此不懈努力。
满分:2 分
10. 课堂讲授的局限 .
A. 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B. 讲授不能代替学生自学和练习
C. 不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D. 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观察能力
满分:2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从总体上看,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 ,以抽象思维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课堂教学具有随机生成性,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状态随时调节教学进度,甚至改变教学策略,以使教学有效地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特定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师组织教授的方法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学技能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具体为教师的职业品质: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组织教学的才干,适合教师职业要求的性格、气质特征、心理特征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在师生相互作用中交流信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发展教学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其理论核心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师要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进步的生长点,要让学生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开始盛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担当起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或学习者帮手的角色,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