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不属于“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的是( )。
A. 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
B. 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
C. 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
D. 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
满分:3 分
2. 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艺术想象与( )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 情感
B. 个性特征
C. 自由幻想
D. 人生体验
满分:3 分
3. 《尚书•尧典》中 “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能动反映说
D. 再现说和表现说
满分:3 分
4.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
A. 直接素材
B. 创作冲动
C. 形象孕育
D. 体验生活
满分:3 分
5. 内心形象的(),它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A. 孕育
B. 成形
C. 萌发
D. 产生
满分:3 分
6. 《尚书•尧典》中 “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能动反映说
D. 再现说和表现说
满分:3 分
7. ( )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A. 语言
B. 形象
C. 想象
D. 情节
满分:3 分
8. 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和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相比,其特殊性不表现在下列哪个选项中:()
A. 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
B. 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
C. 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
D. 很少有理性的思考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整体象征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以作品自身的( )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A. 特定意象
B. 具体内容
C. 结构模式
D. 形象体系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的。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不属于此要求的是( )
A. 准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文学与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 )
A. 反映对象不同
B. 思维习惯不同
C. 创造的社会价值不同
D. 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不同
E. 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不同
满分:4 分
2. 刘知几讲:“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这段话没有体现的文学语言的特点是:( )
A. 精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满分:4 分
3. 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历史上形成的主要观点有:( )
A. 模仿说
B. 巫术说
C. 游戏说
D. 劳动说
E. 再现说
满分:4 分
4. 叙述视角可以有三种形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典主义的叙述采用的方式的是:( )。
A. 叙述者 人物(从“后面”观察)
B. 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
C. 叙述者 人物(从“外部”观察)
D. 主人公视角
满分:4 分
5. 心理事件模式的基础是人物的内心冲突及其活动规律,它有如下一些常见的具体形态( )
A. 意识流动与放射
B. 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而重在表现后者
C.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D. 在简单的外部故事框架中,切入丰富而独特的感官印象
满分:4 分
6.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即( )
A. 准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满分:4 分
7. 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对社会生活这一客体的观察了解,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 )
A. 要从审美的特定视角出发
B. 要着重于直接素材的挖掘
C. 要力求全面、广博、多样
D. 要尽可能细致入微
满分:4 分
8. 作品中的叙事本身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完成的,叙事学所说的时间的“双重性”是指( )。
A. 故事时间
B. 叙述时间
C. 阅读时间
D. 讲述时间
满分:4 分
9. 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历史上形成的主要观点包括:( )。
A. 模仿说
B. 巫术说
C. 游戏说
D. 劳动说
E. 再现说
满分:4 分
10.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 )
A. 事件
B. 人物
C. 场景
D. 故事
满分:4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叙述视角可分为三种,古典主义的叙述往往采用叙述者 人物(从“外部”观察)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除了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叙事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言语。(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复制,也是人性与人格的投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艺术概括的要义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一般作品的情节是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的,而人物性格在发展中得到充分而鲜明的表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作家在从事艺术构思时,构思方式不会是单一的,在综合的基础上,也采用心灵独白等方法,以求得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叙述者=人物的这种叙述视角又称为见证人视角,也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不属于“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的是( )。
A. 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
B. 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
C. 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
D. 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
满分:3 分
2. 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艺术想象与( )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A. 情感
B. 个性特征
C. 自由幻想
D. 人生体验
满分:3 分
3. 《尚书•尧典》中 “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能动反映说
D. 再现说和表现说
满分:3 分
4.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
A. 直接素材
B. 创作冲动
C. 形象孕育
D. 体验生活
满分:3 分
5. 内心形象的(),它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A. 孕育
B. 成形
C. 萌发
D. 产生
满分:3 分
6. 《尚书•尧典》中 “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
A. 再现说
B. 表现说
C. 能动反映说
D. 再现说和表现说
满分:3 分
7. ( )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A. 语言
B. 形象
C. 想象
D. 情节
满分:3 分
8. 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和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相比,其特殊性不表现在下列哪个选项中:()
A. 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
B. 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
C. 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
D. 很少有理性的思考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整体象征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以作品自身的( )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A. 特定意象
B. 具体内容
C. 结构模式
D. 形象体系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的。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不属于此要求的是( )
A. 准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文学与科学的主要区别包括:( )
A. 反映对象不同
B. 思维习惯不同
C. 创造的社会价值不同
D. 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理想态度不同
E. 文学家与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不同
满分:4 分
2. 刘知几讲:“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这段话没有体现的文学语言的特点是:( )
A. 精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满分:4 分
3. 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历史上形成的主要观点有:( )
A. 模仿说
B. 巫术说
C. 游戏说
D. 劳动说
E. 再现说
满分:4 分
4. 叙述视角可以有三种形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典主义的叙述采用的方式的是:( )。
A. 叙述者 人物(从“后面”观察)
B. 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
C. 叙述者 人物(从“外部”观察)
D. 主人公视角
满分:4 分
5. 心理事件模式的基础是人物的内心冲突及其活动规律,它有如下一些常见的具体形态( )
A. 意识流动与放射
B. 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而重在表现后者
C.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D. 在简单的外部故事框架中,切入丰富而独特的感官印象
满分:4 分
6.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即( )
A. 准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满分:4 分
7. 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对社会生活这一客体的观察了解,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 )
A. 要从审美的特定视角出发
B. 要着重于直接素材的挖掘
C. 要力求全面、广博、多样
D. 要尽可能细致入微
满分:4 分
8. 作品中的叙事本身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完成的,叙事学所说的时间的“双重性”是指( )。
A. 故事时间
B. 叙述时间
C. 阅读时间
D. 讲述时间
满分:4 分
9. 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历史上形成的主要观点包括:( )。
A. 模仿说
B. 巫术说
C. 游戏说
D. 劳动说
E. 再现说
满分:4 分
10.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 )
A. 事件
B. 人物
C. 场景
D. 故事
满分:4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叙述视角可分为三种,古典主义的叙述往往采用叙述者 人物(从“外部”观察)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除了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叙事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种言语。(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复制,也是人性与人格的投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艺术概括的要义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一般作品的情节是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的,而人物性格在发展中得到充分而鲜明的表现。(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作家在从事艺术构思时,构思方式不会是单一的,在综合的基础上,也采用心灵独白等方法,以求得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叙述者=人物的这种叙述视角又称为见证人视角,也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