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的捷克卓越教育家( )(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满分:3 分
2. 早在(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早已就提出了“听话、说话”的目标内容。
A. 1985
B. 1987
C. 1990
D. 2001
满分:3 分
3. 应认真细读,仔细揣摩探究,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 默读
B. 朗读
C. 精读
D. 略读
满分:3 分
4. 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具有语言的( )。
A. 互动性
B. 情境性
C. 综合性
D. 规范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口语交际课是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 )。
A. 实践性
B. 规范性
C. 互动性
D. 情境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 )曾经说过:“写作固然需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积极的思想和人格。”这说明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鲁迅
B. 林语堂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满分:3 分
7. 为了规范普通话的语音,国务院于( )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A. 1949年
B. 1939年
C. 1958年
D. 1978年
满分:3 分
8. 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究,甚至有时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 默读
B. 朗读
C. 精读
D. 略读
满分:3 分
9. 口语交际课必须在一定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 )。
A. 实践性
B. 规范性
C. 互动性
D. 情境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的目标。
A. 五
B. 八
C. 三
D. 二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
A.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B.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C.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D.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满分:3 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小学教育阶段(1~6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的规定是( )
A. 学会汉语拼音
B. 能说普通话
C.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D.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满分:3 分
3. 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 )
A.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B.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C.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D.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E.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满分:3 分
4. 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属于创设此种情境的有( )
A. 通过实物创设情境
B. 通过媒体创设情境
C. 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D. 通过语言创设情境
满分:3 分
5. 口语交际目标的特征主要有( )
A. 时代性
B. 整体性
C. 发展性
D. 可操作性
满分:3 分
6. 小学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的表述是( )
A.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B.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C.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D.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满分:3 分
7. 部件析形识字法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 )
A. 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 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 分析出部件
D. 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满分:3 分
8. 口语交际的心理过程总体上包括( )
A. 思维过程
B. 记忆过程
C. 听话的心理过程
D. 说话的心理过程
满分:3 分
9. 汉语拼音方案由( )隔音符号及拼音规则组成。
A. 字母表
B. 声母表
C. 韵母表
D. 声调符号
满分:3 分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实际上提出了口语交际的三项基本能力,即( )
A. 记忆能力
B. 倾听能力
C. 表达能力
D. 交流能力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学生对口语交际活动的参与应该是广泛的:主要是指,从范围来说,是全员,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说,应该是听、想、说多样。使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徐州彭城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杨洪清及夫人朱新兰,在4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一套以解形为本、偏旁带字、形音义结合的识字教学法,即韵语识字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表述的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汉语拼音是表示汉语语音的符号,音节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汉语拼音的注音功能所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思维的敏捷性是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限时口语交际等不同方法进行思维的敏捷性的训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分散识字的主要缺点是每篇课文只能识三五个汉字,速度太慢,并因而影响了读写能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来说要求降低了,对汉语拼音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斯霞进行的分散识字法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2001年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但是对“交际”所具有的互动的特点强调得还不够,在具体表述时仍然是将听和说分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2001年课程标准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并且具体规定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及拼音规则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数量比是指同一个的认识者在同一时间单位内识字总数量的比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言语知觉阶段主要是对分析出的意思进行记忆或者利用分析出的意思进行思考,进行应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是指小学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小学生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形。小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中,掌握字形是最难的。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规定: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上, 重点介绍了7种识字教学法:(1)集中识字,(2)分散识字,(3)字族文识字,(4)注音识字提前读写,(5)字理识字,(6)韵语识字,(7)电脑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斯霞老师进行的分散识字法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的捷克卓越教育家( )(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满分:3 分
2. 早在(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早已就提出了“听话、说话”的目标内容。
A. 1985
B. 1987
C. 1990
D. 2001
满分:3 分
3. 应认真细读,仔细揣摩探究,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 默读
B. 朗读
C. 精读
D. 略读
满分:3 分
4. 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具有语言的( )。
A. 互动性
B. 情境性
C. 综合性
D. 规范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口语交际课是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 )。
A. 实践性
B. 规范性
C. 互动性
D. 情境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 )曾经说过:“写作固然需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积极的思想和人格。”这说明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 鲁迅
B. 林语堂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满分:3 分
7. 为了规范普通话的语音,国务院于( )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A. 1949年
B. 1939年
C. 1958年
D. 1978年
满分:3 分
8. 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究,甚至有时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 默读
B. 朗读
C. 精读
D. 略读
满分:3 分
9. 口语交际课必须在一定活动情境中进行,它具有( )。
A. 实践性
B. 规范性
C. 互动性
D. 情境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这是语文综合性第( )学段的目标。
A. 五
B. 八
C. 三
D. 二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
A.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B.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C.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D.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满分:3 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小学教育阶段(1~6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的规定是( )
A. 学会汉语拼音
B. 能说普通话
C.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D.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满分:3 分
3. 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 )
A.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B.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C.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D.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E.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满分:3 分
4. 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属于创设此种情境的有( )
A. 通过实物创设情境
B. 通过媒体创设情境
C. 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D. 通过语言创设情境
满分:3 分
5. 口语交际目标的特征主要有( )
A. 时代性
B. 整体性
C. 发展性
D. 可操作性
满分:3 分
6. 小学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的表述是( )
A.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B.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C.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D.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满分:3 分
7. 部件析形识字法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 )
A. 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 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 分析出部件
D. 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满分:3 分
8. 口语交际的心理过程总体上包括( )
A. 思维过程
B. 记忆过程
C. 听话的心理过程
D. 说话的心理过程
满分:3 分
9. 汉语拼音方案由( )隔音符号及拼音规则组成。
A. 字母表
B. 声母表
C. 韵母表
D. 声调符号
满分:3 分
1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实际上提出了口语交际的三项基本能力,即( )
A. 记忆能力
B. 倾听能力
C. 表达能力
D. 交流能力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学生对口语交际活动的参与应该是广泛的:主要是指,从范围来说,是全员,包括每个学生;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说,应该是听、想、说多样。使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徐州彭城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杨洪清及夫人朱新兰,在4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一套以解形为本、偏旁带字、形音义结合的识字教学法,即韵语识字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表述的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汉语拼音是表示汉语语音的符号,音节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汉语拼音的注音功能所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思维的敏捷性是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限时口语交际等不同方法进行思维的敏捷性的训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分散识字的主要缺点是每篇课文只能识三五个汉字,速度太慢,并因而影响了读写能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来说要求降低了,对汉语拼音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斯霞进行的分散识字法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2001年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但是对“交际”所具有的互动的特点强调得还不够,在具体表述时仍然是将听和说分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2001年课程标准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并且具体规定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汉语拼音方案主要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及拼音规则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数量比是指同一个的认识者在同一时间单位内识字总数量的比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言语知觉阶段主要是对分析出的意思进行记忆或者利用分析出的意思进行思考,进行应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是指小学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小学生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形。小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中,掌握字形是最难的。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规定: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上, 重点介绍了7种识字教学法:(1)集中识字,(2)分散识字,(3)字族文识字,(4)注音识字提前读写,(5)字理识字,(6)韵语识字,(7)电脑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斯霞老师进行的分散识字法遵循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