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语文教学论 2015-03-17 12:36:51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就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固定的教学时间表规定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场所(课堂),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A. 个别教学法
B. 班级授课制
C. 小组教学法
D. 综合教学法
满分:3 分
2. 在(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提出了“听话、说话”的目标 内容。
A. 1985
B. 1987
C. 1990
D. 2001
满分:3 分
3. 按( )为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讨论、演讲、辩论、参观、访问、调查、表演等。
A. 活动形式
B. 课题性质
C. 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 资源利用情况
满分:3 分
4.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的捷克卓越教育家( )(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满分:3 分
5. ( )应该集中注意力,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善于捕捉关键信息。
A. 精读
B. 略读
C. 朗读
D. 默读
满分:3 分
6.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表述的是小学第( )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 二
B. 一
C. 三
D. 初中
满分:3 分
7. 班级授课制最早由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 )(1592-1670)提出。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满分:3 分
8. ( )就是指的是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言语。
A. 默读
B. 朗读
C. 诵读
D. 略读
满分:3 分
9. ( )就是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诉诸视觉 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言语。
A. 默读
B. 朗读
C. 诵读
D. 略读
满分:3 分
10. 按照( )标准进行分类,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福利教育。
A. 活动形式
B. 课题性质
C. 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 资源利用情况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小学口语交际特点有( )
A. 口语性
B. 交际性
C. 主观性
D. 个性化
满分:3 分
2. 小学口语交际的特点有( )
A. 口语性
B. 交际性
C. 主观性
D. 个性化
满分:3 分
3. 新课程倡导的三种新的学习方式是( )
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记忆学习
D. 探究学习
满分:3 分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口语交际的三项基本能力,即( )
A. 记忆能力
B. 倾听能力
C. 表达能力
D. 交流能力
满分:3 分
5. 部件析形识字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独特的汉字教学过程(  )
A. 看字形整体,分析字形结构
B. 根据字形结构确定不同的部位
C. 分析出部件
D. 将部件组合成整体
满分:3 分
6. 影响字音掌握的主要心理因素有(    )等。
A. 听音辨调能力的发展
B. 拼音能力的水平
C. 汉字在口语中出现的频率
D. 字义
满分:3 分
7. 听话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 )。
A. 言语知觉阶段
B. 语法分析阶段
C. 辨别分析阶段
D. 利用阶段
满分:3 分
8. 口语交际目标的特征主要是( )
A. 时代性
B. 整体性
C. 发展性
D. 可操作性
满分:3 分
9.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
A. 鼓励表达真情实感,拒绝假话虚情
B. 减少束缚,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
C. 贴近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D. 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满分:3 分
10. 新课程要倡导的三种新的学习方式是( )
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记忆学习
D. 探究学习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与《教学大纲》提出的“听话、说话”有共同之处,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初步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作为口语交际总目标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对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2000年1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上, 重点介绍了7种识字教学法: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字族文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表述的是小学第二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语法分析阶段主要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来对言语的意思进行分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二阶段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小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难度,与汉字的形体、笔画数目、笔画种类和结构有重要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20世纪初期,语文单独设科以后采用分散识字教学法,基本方法是随课文识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识字教学的要求中,对1-2年级而言,在“量”的方面,提出“认识常用汉字1 600~1800个。其中800~1 000个会写”。两年要求认1 600~1 800个常用汉字,这是建国以来历次教学大纲所不多见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口语交际是指以书面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识字教学的要求中,对1-2年级来说, 在“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按活动形式,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利用图书、图片资料的综合性学习;利用网络的综合性学习;利用电子音像设备的综合性学习;以自然环境为学习资源的综合性学习;利用社区文化或传统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小学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形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自主学习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为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阅读教学上学生有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的自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反应的活动,这些素质包含认知水平、口头言语能力、心理情意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对汉语拼音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小学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是小学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小学生识字的难点在于掌握字形。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形、音、义整个过程中,其中掌握字形是最难的。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精读要求我们按照习惯的分析模式去阅读,从时代背景到作者介绍、分段分层、主题思想等一路下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