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就是小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 ,都应该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教育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整体性原则
满分:3 分
2. ( )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感知、如何记忆、如何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即有关学习策略或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A. 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策略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满分:3 分
3. 道德行为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 ) 。
A. 道德动机的形成
B.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C. 道德信念的树立
D. 道德意志的培养
满分:3 分
4. ( )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 、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A. 感觉记忆
B. 工作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满分:3 分
5. ( )是依据已有道德标准 ,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的能力 。
A. 道德信念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评价能力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 )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如何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
A. 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满分:3 分
7. ( )是个体拥有的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
A. 认知活动
B. 元认知
C. 元认知知识
D. 元认知监控
满分:3 分
8. 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 )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A. 陈述性知识
B. 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满分:3 分
9. 保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心理、身体发展的需要、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和( ) 的 需 要。
A. 社会化发展
B. 生存能力发展
C. 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D. 成长
满分:3 分
10. 道德行为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
A. 道德动机的形成
B.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C. 道德信念的树立
D. 道德意志的培养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 。” 即
A. 新知识的获得
B. 知识的转化
C. 机能的形成
D. 评价
满分:3 分
2.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 ,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两种。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满分:3 分
3. 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 表 征 ” , 并认为表征有三种
A. 动作性表征
B. 映象性表征
C. 符号性表征
D. 抽象性表征
满分:3 分
4. 奥苏伯尔认为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 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B. 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C. 必须具备研究的条件
D.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通话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满分:3 分
5. 婴幼儿时期表现他们的好奇心的方式包括
A. 感官探究
B. 动作探究
C. 言语探究
D. 模仿探究
满分:3 分
6. 学习策略包括( )。.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时间管理策略
满分:3 分
7.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 注意过程 、
A. 模仿过程
B. 保持过程
C. 运动再现过程
D. 动机作用过程
满分:3 分
8.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 ) 过程。
A. 渐进的
B. 有目的的
C. 盲目的
D. 尝试与错误的
满分:3 分
9. 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方式有.
A. 类属学习
B. 派生学习
C. 总括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满分:3 分
10. 影响学习迁移的客观因素.
A. 学习材料的性质
B. 学习情境的相似
C. 教师的指导
D. 学生的智力水平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专家与新手在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存在 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机械学习的过程即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 ,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对材料的加工程度不会影响遗忘的进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发现学习 , 而不是接受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布鲁纳过分强调发现学习,过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教育的特点,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伦理性原则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抽象材料比形象材料遗忘得慢,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得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导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 效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就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本性 、规律、机制和事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布鲁纳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认知结构本身是一个按层次组织的观念系统,最概括的观念处于这个结构的顶端,在其下面是概括性较少的观念、较分化的从属观念和具体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完型派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就是小学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 ,都应该以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教育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整体性原则
满分:3 分
2. ( )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感知、如何记忆、如何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即有关学习策略或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A. 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策略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满分:3 分
3. 道德行为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 ) 。
A. 道德动机的形成
B.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C. 道德信念的树立
D. 道德意志的培养
满分:3 分
4. ( )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 、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A. 感觉记忆
B. 工作记忆
C. 短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满分:3 分
5. ( )是依据已有道德标准 ,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的能力 。
A. 道德信念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评价能力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 )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如何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
A. 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满分:3 分
7. ( )是个体拥有的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
A. 认知活动
B. 元认知
C. 元认知知识
D. 元认知监控
满分:3 分
8. 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 )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A. 陈述性知识
B. 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满分:3 分
9. 保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心理、身体发展的需要、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和( ) 的 需 要。
A. 社会化发展
B. 生存能力发展
C. 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D. 成长
满分:3 分
10. 道德行为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
A. 道德动机的形成
B.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C. 道德信念的树立
D. 道德意志的培养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 。” 即
A. 新知识的获得
B. 知识的转化
C. 机能的形成
D. 评价
满分:3 分
2.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 ,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两种。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机械学习
D. 有意义学习
满分:3 分
3. 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 表 征 ” , 并认为表征有三种
A. 动作性表征
B. 映象性表征
C. 符号性表征
D. 抽象性表征
满分:3 分
4. 奥苏伯尔认为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 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B. 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C. 必须具备研究的条件
D.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通话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满分:3 分
5. 婴幼儿时期表现他们的好奇心的方式包括
A. 感官探究
B. 动作探究
C. 言语探究
D. 模仿探究
满分:3 分
6. 学习策略包括( )。.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时间管理策略
满分:3 分
7. 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 注意过程 、
A. 模仿过程
B. 保持过程
C. 运动再现过程
D. 动机作用过程
满分:3 分
8.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 ) 过程。
A. 渐进的
B. 有目的的
C. 盲目的
D. 尝试与错误的
满分:3 分
9. 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方式有.
A. 类属学习
B. 派生学习
C. 总括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满分:3 分
10. 影响学习迁移的客观因素.
A. 学习材料的性质
B. 学习情境的相似
C. 教师的指导
D. 学生的智力水平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专家与新手在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存在 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机械学习的过程即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 ,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对材料的加工程度不会影响遗忘的进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发现学习 , 而不是接受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布鲁纳过分强调发现学习,过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校教育的特点,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伦理性原则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抽象材料比形象材料遗忘得慢,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得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导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联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 效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就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本性 、规律、机制和事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布鲁纳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认知结构本身是一个按层次组织的观念系统,最概括的观念处于这个结构的顶端,在其下面是概括性较少的观念、较分化的从属观念和具体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地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和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贮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完型派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