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刑法总论》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刑法总论 2015-03-17 12:37:37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D. 人身危险性
满分:2 分
2. 触犯下列犯罪中的( )可以判处死刑。
A. 煽动分裂国家罪
B. 资敌罪
C. 颠覆国家政权罪
D. 叛逃罪
满分:2 分
3. 根据10题陈述,张某与闫某的行为 :
A.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
B. 不构成共同犯罪
C. 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D. 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满分:2 分
4.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刑罚处罚的
A. 应当免除处罚
B. 只能减轻处罚
C. 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D. 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满分:2 分
5. 甲、乙二人出资10万元,同时通过购买并使用伪造的商业零售发票,虚填商品实物价值人民币50万元,骗取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以60万元注册资本取得"XX贸易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后甲、乙又合谋将上述10万元资本金转移用于注册另一公司 。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A. 虚报注册资本罪
B. 虚假出资罪
C. 虚报注册资本罪与抽逃出资罪
D. 虚假出资罪与抽逃出资罪
满分:2 分
6. 甲 14 周岁,在路上捡到一装有海洛因的手提包。为了发财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
A. 构成走私毒品罪
B. 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 构成贩卖毒品罪
D. 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满分:2 分
7. 根据我国《 刑法 》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A.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B.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D.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
满分:2 分
8. 承担资产评估的中介组织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行为 ,应
A. 定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B. 以他人犯罪的共犯论处
C. 定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D. 以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数罪并罚
满分:2 分
9.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其行为构成 .
A. 受贿罪
B. 贪污罪
C. 职务侵占罪
D. 不构成犯罪
满分:2 分
10.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主要是 .
A. 犯罪的目的不同
B. 犯罪故意内容不同
C. 使用的工具不同
D. 打击的部位不同
满分:2 分
11.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
A. 结果加重犯
B. 想象竞合犯
C. 法规竞合犯
D. 转化犯
满分:2 分
12. 公司、企业单位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 :
A. 国家工作人员
B.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C. 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D. 非国有公司、企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陈某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价值 200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式相同。陈某以挑选金项链为名,乘售货员不注意,用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 。陈某的行为 :
A. 构成盗窃罪
B. 构成诈骗罪
C. 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
D. 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二罪
满分:2 分
14. 从犯罪既遂的形式看,传授犯罪方法罪属于
A. 举动犯
B. 行为犯
C. 危险犯
D. 结果犯
满分:2 分
15.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属于
A. 结果加重犯
B. 想象竞合犯
C. 法规竞合犯
D. 转化犯
满分:2 分
16. 被告人张某为发泄对社会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轧死6人,撞伤12人。张某的行为构成 .
A. 交通肇事罪
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重大责任事故罪
D. 故意杀人罪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A.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B.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D.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
满分:2 分
18. 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A. 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B. 一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C. 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D. 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满分:2 分
19. 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主体是 :
A. 宗教工作者
B.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国家工作人员
D. 一般主体
满分:2 分
20. 根据刑法条文罪名包含构成内容数量单复。罪名可以分为 :
A. 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和学理罪名
B. 单一罪名和选择罪名
C. 单一罪名和复数罪名
D. 确定罪名和不确定罪名
满分:2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非法拘禁罪与刑讯逼供罪的不同表现为 。
A. 对象不同
B. 行为表现不同
C. 犯罪意图不同
D. 主体不同
满分:3 分
2. 根据第5题的陈述,关于甲出售、购买假币与使用假币的行为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使用假币罪应被出售、购买假币罪吸收
B. 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假币罪为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罚
C. 对使用假币罪与出售、购买假币罪应实行并罚
D. 甲就使用假币罪成立自首
满分:3 分
3. 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有:
A. 非法拘禁罪
B. 刑讯逼供罪
C. 非法搜查罪
D.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满分:3 分
4. 对罚金刑数额的规定为 :
A. 条文中没有规定具体罚金数额的,罚金的最低额不能少于1000元,对未成年人减轻处罚的,不能少于500元
B. 规定了相对确定的数额的
C. 处以与违法所得为或者犯罪涉及的金额相等的罚金
D. 以违法所得为或者犯罪涉及的金额为基础,处以一定比例或者倍数的罚金
满分:3 分
5. 共同犯罪的共同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可以包括
A. 共同的作为
B. 共同的不作为
C. 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D. 共同实施实行行为
满分:3 分
6. 根据第5题的陈述,关于乙携带 10 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B. 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 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D. 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满分:3 分
7. 根据11题陈述,假设王某将李某的儿子骗到家后将其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而没有向李某勒索财物,则此行为在以下几项犯罪中有哪几种是可以排除的 ?
A. 绑架罪
B. 拐卖儿童罪
C. 拐骗儿童罪
D. 绑架儿童罪
满分:3 分
8. 非法拘禁罪的相关说法 ,正确的是
A. 主体为一般主体
B. 主观为故意
C. 客观表现为非法的拘禁他人
D. 客体为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
满分:3 分
9. 甲开摩托车,乙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在某工厂门口伺机夺妇女的提包。甲、乙见妇女丙某肩挎背包走出,即驾摩托车尾随、加速,在擦身而过之际,乙某抓住丙某的挎包。但是因为挎包被丙某紧紧抓住,乙某从摩托车后座被拖下来,甲某驾车离去。乙某从地上起身后,一边夺挎包一边踢打丙某。丙某大声叫喊,周围群众赶到,乙某慌忙逃离。对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甲某和乙某共同构成抢劫罪(未遂)
B. 甲某和乙某共同构成抢夺罪(未遂)
C. 甲某构成抢夺罪(未遂)
D. 乙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满分:3 分
10. 根据第2题的陈述,关于 D 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D 的行为仅成立非法持有枪支罪
B. D 的行为成立非法持有枪支罪和抢劫罪
C. D 的行为虽然不成立抢劫罪,但应对 E 抢劫银行的犯罪行为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D. D 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满分:3 分
11. 丁某因犯走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汪某等5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丁某向他们借过钱,要求丁某偿还。在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必须符合下述哪些条件?
A. 必须是在没收财产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B. 必须经债权人提出请求
C. 必须经过人民法院核准
D. 只能在没收财产的数额内偿还
满分:3 分
12.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是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满分:3 分
13. 不属于立功表现的是
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B. 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
C. 主犯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D. 羁押期间阻止他人犯罪活动
满分:3 分
14. 甲承包经营某矿井采矿业务。甲为了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开采量,便动员当地矿工和村民将子女带到矿井上班,并许诺给他们的子女以高工资。矿工和村民纷纷将他们的子女带到矿井上班,从事井下采矿作业,其中有二十余人为10周岁~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后因甲所承诺的高工资未兑现,二十余名童工表示不想再干,要求离开矿井。甲不同意,并在矿井周围布上电铁丝网,雇用数十名守卫,禁止所有的矿工包括这二十余名童工离开矿井,强制他们为其采矿,其中一名年约12岁的童工因体质瘦弱而累死在井下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 非法拘禁罪
B. 强迫职工劳动罪
C. 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D. 重大责任事故罪
满分:3 分
15. 不作为犯罪要求的义务的来源有 :
A. 法定义务
B. 职务上的义务
C. 业务上的义务
D. 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满分:3 分
16. 关于牵连犯的说法 ,哪些是正确的 ?
A. 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 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 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
D. 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满分:3 分
17. 共同犯罪的共同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可以包括 :
A. 共同的作为
B. 共同的不作为
C. 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D. 共同实施实行行为
满分:3 分
18. 放火罪和用放火手段实施杀人行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 :
A. 是否故意
B. 是否造成死伤
C. 死伤的人数
D. 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
满分:3 分
19. 对刑法关于撤销假释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A. 只要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即使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也应当撤销假释
B. 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不能撤销假释
C.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按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并罚,但“先减”是指减去假释前已经实际执行的刑期
D.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撤销假释后,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并罚,假释经过的考验期,应当计算在新决定的刑期之内,因为假释视为执行刑罚
满分:3 分
20.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 有
A.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 集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的
C. 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的
D. 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