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学前儿童游戏论》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学前儿童游戏论 2015-03-17 12:38:25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象征性游戏结束于:
A. 感知动作阶段
B. 前运算期
C. 具体运算期
D. 逻辑运算期
满分:3 分
2. 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儿童前运算阶段游戏的主要形式是:
A. 象征性游戏
B. 感觉运动游戏
C. 结构游戏
D. 规则游戏
满分:3 分
3. 角色游戏的主题应:
A. 由儿童与教师协商提出
B. 由教师自己确定
C. 按照教材的统一要求
D. 由幼儿园统一制定
满分:3 分
4. 关于游戏是为了消除疲劳和恢复精力的观点是:
A. 剩余精力说
B. 松弛说
C. 生活预备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5. 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等是:
A. 娱乐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6.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维果斯基
D. 艾里康宁
满分:3 分
7. 儿童进行角色游戏时应使假装活动符合角色身份要求,这是指游戏应具有:
A. 以物代物
B. 情景转变
C. 以人代人
D. 内部规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玩具的原料及填充物无毒无味说明玩具具有:
A. 艺术性
B. 安全性
C. 经济性
D. 实用性
满分:3 分
9. 教师通过言语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强调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的言语方法是:
A. 询问
B. 描述
C. 建议
D. 提问
满分:3 分
10. 儿童能够认识结构材料,能叫出材料名称出现在以下哪个阶段: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托班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维果斯基的游戏学说认为游戏的发展价值包括:
A. 游戏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B. 游戏促进儿童表征思维能力的发展
C. 游戏促进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D. 游戏促进儿童想象能力的发展
E. 游戏促进儿童动作灵活性的发展
满分:3 分
2. 下面属于形象玩具的有:
A. 玩具动物
B. 交通玩具
C. 医院玩具
D. 镶嵌板
E. 魔方
满分:3 分
3. 经典的游戏理论的局限性是:
A. 从本能的角度解释游戏
B. 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解释游戏
C. 过于强调游戏的社会性
D. 主要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E. 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色彩
满分:3 分
4. 伙伴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有无伙伴的影响
B. 伙伴的熟悉程度的影响
C. 伙伴的年龄的影响
D. 伙伴的性别的影响
E. 伙伴的家庭条件的影响
满分:3 分
5.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
A. 儿童游戏的动机明显化阶段
B. 游戏规则细化阶段
C. 成人的协同活动,掌握物体的用法的阶段
D. 最初的动作概括化的阶段
E. 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动作与物体分离,角色萌芽出现的阶段
满分:3 分
6. 课程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高结构的课程中建构性游戏更常见
B. 低结构的课程中象征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更常见
C. 影响游戏的地点
D. 影响游戏的时间
E. 影响游戏的材料
满分:3 分
7.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A. 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
B. 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C. 游戏是学前期的主导活动
D. 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E. 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满分:3 分
8.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
A. 角色的扮演即以人代人
B. 对物品的假想即以物代物
C. 对游戏动作和情景的假想即情景转变
D. 对结构材料的选择
E. 内部规则
满分:3 分
9. 游戏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
A. 建立师幼之间的和谐关系
B. 购买昂贵的游戏玩具
C. 给予儿童游戏的充分自由
D. 积极肯定儿童的游戏表现和游戏成果
E. 建立儿童之间的和谐关系
满分:3 分
10. 从玩具功能的特点可把常见的儿童玩具大体划分为: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E. 体育玩具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娱乐玩具主要指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建构物功能的实现往往是与表演游戏相关联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松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对儿童游戏没有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长时间的游戏中,儿童更多地表现为闲散行为、旁观行为及一些实物游戏和模仿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言语指导方法主要包括启发、重述、询问、提问、灌输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规则游戏具有竞赛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唯一有效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教师要逐渐教会儿童收拾玩具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规则游戏中游戏者不一定要遵守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学前儿童游戏的人的要素或条件,即人以及人际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短时间的游戏中,儿童更多进行合作游戏,表演游戏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教师可采取的游戏指导方式分为以自身为媒介、以材料为媒介、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小班儿童应认识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等空间方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规则游戏必须有两个以上儿童参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弗洛依德认为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剩余精力的发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儿童游戏常规要求儿童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游戏觉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贝特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儿童的游戏没有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大班儿童能够提出游戏的主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