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思想》
第一次作业:一。主观题
1.简述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答:邓小平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其特征概括起来有:教育的战略性,教育的时代性,教育的务实性,教育的阶级性和教育的适应性。
教育的战略性
邓小平从政治家的角度来全面思考教育问题,他总是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站在改革开放的战略全局和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论述教育问题,他对教育的论述同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论述融为一体。教育的战略性体现为:立足于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 ;立足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 ;立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 。
教育的时代性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纵观国际风云,正确把握了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点,而要发展,必须依靠教育。邓小平教育思想,正是从国际和国内形势、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指导方针,教育的理论和原则,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教育的务实性
务实性以“实事求是”这一无产阶级世界观为理论基础。务实性体现在“下定决心要把教育抓上去” 、“一直关心改善知识分子的待遇”、“强调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的阶级性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现象,必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为谁培养人,以什么指导思想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必然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教育的阶级性决定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领导权的性质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它贯穿于教学内容、学校制度等各个方面。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教育的阶级性的思想。
教育的适应性。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并受制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前,人们也经常讲教育与社会相适应的问题,但过分强调与无产阶级政治,与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斗争相适应,实际是把教育当做阶级斗争的工具,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工具论”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导致教育成为“四人帮”篡党夺权、迫害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御用工具。教育本身也遇到严重破坏。邓小平多次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从整体上说经济又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经济发展了,教育也就发展了。他说,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本质上是指教育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2.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
答;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
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二.客观题
1.邓小平教育思想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马列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A
2.邓小平抓政治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
A:推翻“两个估计” B:批判“两个凡是” C:强调实事求是 D:坚持调查研究 正确答案:B
3.邓小平抓教育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 ) 友情提供放歌教学网 A:批判“两个凡是” B:推翻“两个估计” C:强调实事求是 D:坚持调查研究
正确答案:B
4.恢复高考制度是( )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正确答案:B
5.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可的。
A:经济搞上去了 容B:生产发展了 您浏C:教育搞上去了 您D:人民富裕了
正确答案:C
6.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是( )的一部分
A:劳动人民 搜集整理 B:人民群众 更多内容网 C:工人阶级 搜集整理 D:无产阶级
正确答案:C
7.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 )改革的决定
A:经济体制 搜集整理 B:教育体制 C:科技体制 D:政治体制 搜集理
正确答案:A
8.邓小平提出( )是第一生产力 更多内容请访问放歌教学网
A:科学技术 B:.经济建设 C:教育卫生 D:生产劳动
正确答案:A
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改革开放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D
10.1929年,邓小平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 )
A:百色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南昌起义
正确答案:A
11.1997年9月12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
A:第十四次 友情提供放歌教学网 B:第十五次C:第十四届五中全会 D:第十三次
正确答案:B
12.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方法是( )
A:历史分析法 B:调查研究法 C:理论联系实际法 D:总结经验法
正确答案:C
第二次作业
一. 主观题
1.简述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①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②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③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④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简述 "四有”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①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②有道德,就是要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
③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有纪律是指自觉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和各项纪律。
在"四有”中,理想和纪律是社会主义新人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而道德和文化则是建立理想和遵守纪律的前提和基础。
二.客观题
第三次作业
1、毛泽东教育思想是( )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C
A:马克思主义 B:民主主义 C: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D:社会主义
2、邓小平同志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知识分子真正作为一支()的力量C
A:团结 B:联合 C:依靠 D:统一
3、毛泽东同志除了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外,还更加全面、完整地提出教育要同社会实践和( )相结合。D
A:生产劳动 B:经济建设 C:社会发展 D:科学实验
4、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改革,并把改革( )作为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B
A:旧社会 B:旧教育 C:旧观念 D:旧中国
5、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是( )的教育思想。A
A:毛泽东 B:邓小平 C:马克思 D:列宁
6、邓小平认为,(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劳动后备军。C
A:劳动 B:科技 C:教育 D:思想
7、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坚持与( )相结合的方针。A
A:生产劳动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8、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 )的重要思想。B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恩格斯 D:列宁
9、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 )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
A:小资产阶级 B:农民 C:知识阶层 D:知识分子
10、邓小平同志认为,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进行(C)
A:教育发展 B:教育联合 C:教育改革 D:教育开放
第四次作业
一.主观题。
1.论教育应面向世界
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所需要的新观念。更新教育观念破除应试教育的旧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破除封闭式、书斋式的教育观念,确立教育为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观念。破除教育资源独享的保守观念,确立教育资源共享的新观念。
2.试述教育对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作用
答:教育对于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作用主要在于:
①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知识积累;
②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
③教育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条件。
客观题 单选题
1.江泽民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思想
正确答案:A
2.党的七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答案:B
3.党的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科学社会主义
D:邓小平理论
正确答案:D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深化改革
B:扩大开放
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
正确答案:C
5.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B
6.邓小平指出教育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 )。
A:基础
B:前提
C:重点
D:关键
正确答案:C
7.检验真理的标准是( )。
A:马克思主义著作
B:四项基本原则
C:党中央文件
D:实践
正确答案:D
8.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A:放在第一位
B:放在重要地位
C:放在战略地位
D:放在发展地位
正确答案:A
9.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A:战争与反战争
B:和平与发展
C:生产与发展
D:改革与开放
正确答案:B
10.邓小平自告奋勇当教育的( )。
A:参谋
B:领导
C:后勤部长
D:助手
正确答案:C
第五次作业
1.简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答: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其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和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就"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素质教育的特点是: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让学生主动发展.
客观题 单选题
1.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 )的战略步骤。
A:两个阶段
B:“三步走”
C:一个中心
D:四个现代化
正确答案:B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
A: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正确答案:B
3.党的十三大指出,百年大计,( )。
A:教育为本
B:育人为本
C:质量第一
D:安全至上
正确答案:A
4.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 )的现代化。
A:劳动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经济
D:文化
正确答案:B
5.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 )。
A:基础
B:条件
C:核心
D:前提
正确答案:C
6.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 )。
A:基础
B:力量
C:条件
D:源泉
正确答案:A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个现代化
正确答案:C
8.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 )。
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正确答案:D
9."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最早始于(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新中国成立问题
正确答案:A
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C: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D: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正确答案:A
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全体人民享有言论政治的权力
正确答案:B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C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