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01×年3月至5月,甲上市公司发生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如下:
(1)3月1日,向D证券公司划出投资款1 000万元,款项已通过开户行转入D证券公司银行账户。
(2)3月2日,委托D证券公司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8元,另发生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并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3)3月31日,该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格为每股7.70元。
(4)4月30日,该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格为每股8.10元。
(5)5月10日,将所持有的该股票全部出售,取得价款825万元,已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上述事项的会计分录。
(1)
答:
(1)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投资收益 2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02
(3)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800-100×7.7)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4)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8.1×100-7.7×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5)借:银行存款 82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公允价值变动 10
投资收益 15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投资收益 10
2. 2、某一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关情况如下:
(1)2012年1月1日购入某公司债券,共支付价款1 025万元(含债券应该发放的2011年下半年的利息),另支付交易费用4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 000万元,于2011年1月1日发行,4年期,票面利率为5%,每年1月2日和7月2日付息,到期时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
(2)2012年1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1年下半年的利息;
(3)2012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90万元(不含利息);
(4)2012年7月2日,收到2012年上半年的利息;
(5)2012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80万元(不含利息);
(6)2013年1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2年下半年利息;
(7)2013年3月31日,该公司将该债券以1 015万元价格售出,扣除手续费5万元后,将收款净额1 010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上述事项的会计分录。
(2)
答:(1)2012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应收利息 25(1 000×5%×6/12)
投资收益 4
贷:银行存款 1 029
(2)2012年1月2日
借:银行存款 25
贷:应收利息 25
(3)2012年6月30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借:应收利息 25
贷:投资收益 25
(4)2012年7月2日
借:银行存款 25
贷:应收利息 25
(5)2012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借:应收利息 25
贷:投资收益 25
(6)2013年1月2日
借:银行存款 25
贷:应收利息 25
(7)2013年3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2.5
贷:投资收益 12.5
3、禹东公司2007年6月20日购买一项固定资产,价格为6万元,增值税为1.02万元,预计净残值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7月1日投入使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要求计算各会计年度折旧额,并写出会计分录。(3)
答:
2007年折旧额=(60000*2/5)/2=12000元
2008年折旧额=(60000*2/5)/2+((60000-24000)*2/5)/2=19200元
2009年折旧额=((60000-24000)*2/5)/2+((60000-24000-14400)*2/5)/2=11520元
2010年折旧额=((60000-24000-14400)*2/5)/2+(60000-24000-14400-8640-2000)/2/2=7060元
2011年折旧额=(60000-24000-14400-8640-2000)/2=5480元
2012年折旧额=(60000-24000-14400-8640-2000)/2/2=2740元
会计分录
2007年
借:制造费用 12000
贷:累计折旧 12000
2008年
借:制造费用 19200
贷:累计折旧 19200
2009年
借:制造费用 11520
贷:累计折旧 11520
2010年
借:制造费用 7060
贷:累计折旧 7060
2011年
借:制造费用 5480
贷:累计折旧 5480
2012年
借:制造费用 2740
贷:累计折旧 274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
累计折旧 58000
贷:固定资产 6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
以上是将固定资产作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处理的结果,如果固定资产是非生产用固定资产,则将增值税计入成本,固定资产成本按7.02万元核算,同时将制造费用改为管理费用,其他处理方法与上面完全相同。
3.
4. 4、甲公司4月30日的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83 82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171 82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未达账项:
(1)29日企业开出现金支票l8 300元支付劳务费,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结算手续;
(2)29日银行代企业收取货款52 000 元,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3)30日银行代企业支付电话费3 600元,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
(4)30日企业送存银行的转账支票35 000元,银行尚未入账;
(5)30日企业开出汇票56 300元并已入账,但会计人员尚未送银行办理电汇手续。
要求: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83820
银行对账单余额
171820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520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35000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360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74600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132220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
132220
5.
5.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12年6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不含增值税的售价总额为20,000元,为鼓励乙公司及早付清款项,甲公司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
(1)假定乙公司6月10日付款,按总价法写出会计分录;
(2)假定乙公司6月20日付款,按总价法写出会计分录;
(3)假定乙公司6月30日付款,按总价法写出会计分录。
6月1日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23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3400
6月10日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22932
财务费用 468
贷:应收账款 23400
6月20日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23166
财务费用 234
贷:应收账款 23400
6月30日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23400
贷:应收账款 23400
6. 甲公司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2011年末甲公司应收账款的余额为2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5%,2012年发生了坏账损失500元,当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30000元,计算甲公司在2011年和2012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及2011年和2012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假设甲公司2011年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0),并写出相关会计分录。
2011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0×5%=1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
贷: 坏账准备 1000
2011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000元;
2012年甲公司发生了坏账损失500元;
借:坏账准备 500
贷: 应收账款 500
2012年末甲公司的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0000×5%=1500元;
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1500-(1000-500)=1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
贷: 坏账准备 1000
甲公司2012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1000-500+1000=1500元,即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