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华南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网上作业二

所属学校:其他大学 科目:系统工程 2015-03-17 12:41:17

谈谈切尔兰德“调查学习”软方法流程。

答:1)问题情景描述;2)相关系统根定义;3)  建立概念模型;4)概念模型与现实系统的比较;5)系统更新。

9.简述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答:其主要基论基础包括: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这三门技术科学构成。

 

13.什么是控制?

答:控制就是施控者选择适当的控制手段作用于受控者,以期引起受控者行为姿态发生符合目的的变化。

14.什么是信息?谈谈数据、信息的区别?

答:定义

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联系和区别:

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信息由与物理介质有关的数据表达,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信息。信息是对数据解释、运用与解算,数据即使是经过处理以后的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就本质而言,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数据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符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可以加以转换,但其中包含的信息内容不会改变。即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信息可以离开信息系统而独立存在,也可以离开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和阶段而独立存在;而数据的格式往往与计算机系统有关,并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数据是原始事实,而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15.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分类?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答: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中心,以计算机和通讯为手段,对数据进行搜集、检验、归类、排序、综合、计算、存贮、检索、复制、传输等处理,最后形成决策信息的人机交互系统 。

信息系统可分为信息传递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两大类。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6.模型的定义是什么?一般来说,对模型有哪些要求?

答:定义对现实系统抽象表达的结果。 应能反映(抽象或模仿)出系统某个方面的组成部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模型一般有以下要求:(1)真实性;(2)简明性;(3)简明性;(4)规范化。

17.什么是系统综合?

答:按照选定的目标函数,寻求一个能满足给定输入和输出要求的最优的化工系统 。

18.什么是系统分析?

答:系统分析是一种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各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为达到费用和效益最佳的辅助决策的方法和过程

19.兰德型系统分析的要素有哪些?并进行阐明。

答:兰德型系统分析的要素为:目标、备选方案,费用,模型,准则。

目标:系统的目标是人们对于系统的要求,是系统分析的前提。

备选方案:方案是试图实现目标和各种途径和方法。

费用:(又称成本)这里是指每一方案为实现系统目标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

模型:是对于系统本质的描述,是的表达形式。

准则:是根据目标提出的评判标准,是目标的具体化是系统交通的量度,用以评价各种备选方案的优劣。

除了以上5项要素以外,有时还把“结论”与“建议”作为后续的两项要素,

结论:系统分析人员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归纳为详略适当的结论与附件,其中一定不要难民的术语与复杂的数学证明与推导,要让决策人员容易理解和使用。

建议:系统分析人员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理由充足的、关于行动方案的科学建议。  

20.系统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答:1、系统目的分析和确定,分析和确定对象系统的目的和目标,分析和定义系统需要的功能,进而以这些数据作出模型,进行仿真。

2、模型化,模型化的作用是为对象所需的各种模型。

3、系统最优化,它的作用在于运用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对若干替换模型进行最优化,求出若干个替换解。

4、系统评价,根据替换解,考虑前提条件、假设条件和约束条件,在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决定满意解,从而为选择系统设计方案提供足够信息。

21.系统分析的原则有哪些?

答:系统分析的原则有: 系统分析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以整体为目标、方案综合选优、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过程、反复辨优。

2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如下:

答:(1)明确建模目的和要求;(2)弄清系统或子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选择模型方法;(4)确定模型结构;(5)估计模型参数; (6)模型试运行;(7)对模型进行实验研究;8)对模型进行必要修正。

23.什么是系统评价?

答:根据系统的目标要求,从系统整体最优的观点出发,利用模型和有关资料数据,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评价,权衡各方案的利弊得失,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

24.系统评价工作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是什么?

答: 系统评价工作的两项困难:(1)有的指标没有明确的数量表示,甚至同使用人或评价人的主观感觉 与经验有关;(2)不同的方案可能各有所长。针对这两项困难,相应的解决办法是:(1).各项指标数量化  (2).所有指标归一化

25.什么是投入产出分析?它在经济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答:投入产出分析就是对这种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还为其他复杂系统研究提供思路。它从经济系统的整体出发,分析各个产业之间的输入与输出的数量关系,确定达到平衡的条件,可以利用与经济管理的研究

 

26.在投入产出表中,每一部门的产品按其流向来分,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答:(1) 提供给其他部门用于中间消耗 (2). 一部分留作本部门生产消耗用

(3). 是直接供给人民群众消费、贮备和出口贸易  。

27.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如何确定部门的划分?

答: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要确定部门的划分,确定部门分类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 1)产品消耗结构的同类性 2)中心产品原则 3)大类产品原则 4)要考虑收集资料的难易程度 5)部门的数目要恰当。

 

二.计算题

1.如果银行年利率为5%,为在5年后获得本利和1万元,现在应一次存入多少现金?

解:已知F=10000元 ;i=5%;n=5

得:P=F*1/(1+i)^n =10000/(1+5%)^5=10000/1.2763=7835.15(元)

答:在应一次存入多少现金7835.15元。

 

2.某企业每年末从利润中提取2千元存入银行,为在5年后新建职工俱乐部用,如果年利率为5%,问:该俱乐部的投资为多少?

解:已知:A=2000元;i=5%;n=5;

得:F=A*[(1+i)^n-1]/i=2000*[(1+5%^5-1]/5%=2000*0.2763/5%=11052(元)

答:该俱乐部的投资为11052元

 

3.为在5年后得到1万元基金,在年利率为5%的情况下,每年末应等额发生多少现金?

解:已知:F=10000;i=5%;n=5;

得:A=F*i/[(1+i)^n-1]=10000*5%/[(1+5%^5-1]=500/0.2763=1809.6272(元)

答:每年末应等额发生1809.6272元。

4.如果某工程投产后每年纯收入300万元,能在3年收回投资(连本带利),该工程开始时投资为多少?年利率为2%.

解:解:已知:A=300;i=2%;n=3;

得:P=A[(1+i)^3-1]/i(1+i)^3=300*0.0612/0.02*1.0612=18.36/1.0212=866.0377(万元)

答:该工程开始时投资为866.0377万元。

5.设有贷款30万元,年利率2%,第五年末还完,问每年末应等额偿还多少?

解:已知:P=30;i=2%;n=5;

得:A=[P*i*(1+i)^n]/[(1+i)^n-1]=[30*2%*(1+2%)^5]/[(1+2%)^5-1]=30*0.0221/0.104=6.375(万元)

答:每年末应等额偿还6.375万元。

 

6.如果某工程投产后每年纯收入300万元,能在3年收回投资(连本带利),该工程开始时投资为多少?年利率为2%.

解:已知:A=300;i=2%;n=3;

得:P=A[(1+i)^3-1]/i(1+i)^3=300*0.0612/0.02*1.0612=18.36/1.0212=866.0377(万元)

答:该工程开始时投资为866.0377万元。

 

7.设有贷款30万元,年利率2%,第五年末还完,问每年末应等额偿还多少?

解:已知:P=30;i=2%;n=5;

得:A=[P*i*(1+i)^n]/[(1+i)^n-1]=[30*2%*(1+2%)^5]/[(1+2%)^5-1]=30*0.0221/0.104=6.375(万元)

答:每年末应等额偿还6.375万元。

8.如果某工程投产后每年纯收入500万元,能在5年收回投资(连本带利),该工程开始时投资为多少?年利率为2%.

解:已知:A=500;i=2%;n=5;

得:P=A[(1+i)^3-1]/i(1+i)^3=500*0.104/0.02*1.104=52/0.0221=2352.9412(万元)

答:该工程开始时投资为352.9412万元。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