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在心理事件模式中意识的流动与放射分为三种情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情形的是( )
A.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B. 现实性情节只是承载、联结心理意识的支架、纽带
C. 现实性情景仅仅是心理流程借以展开的触媒
D. 物质事件嵌进人物意识情绪中,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呈现、滑动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 得分:0
2. 鲁迅讲的“逼真”就是在强调艺术作品的( )。
A. 真实性
B. 概括性
C. 真实的假定性
D. 想象性
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 得分:0
3. 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
A. 形象塑造
B. 意境创造
C. 情节描写
D. 意象创造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4. 韦勒克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下列说法不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 )
A. 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
B. 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
C. 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
D. 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0
5. 除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 )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 抒情
B. 描写
C. 叙事
D. 议论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0
6.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常见的叙述模式是( ),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叙事模式,从古代到当代的大量文学作品都可以纳入这一框架来考察
A. 心理事件模式
B. 象征模式
C. 故事模式
D. 情节模式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0
7. 叙述者 人物的视角也叫做(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和讲述
A. 见证人视角
B. 主人公视角
C. 内视角
D. “全知全能”视角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0
8. 作家对社会生活这一客体的观察了解,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其特殊要求( )
A. 要从审美的特定视角出发
B. 要着重于直接素材的挖掘
C. 要力求全面、广博、多样
D. 要尽可能细致入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9.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描写的方式非常多,对其分类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B.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D. 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
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 得分:0
10. 有些小说家利用人物的记忆和内心活动,通过打乱时序的方法,重新组合,达到一种新的美学目的。有人称之为“时间的歪曲”,或者称之为。( )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情节时间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0
1. “灵感”在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它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
A. 突发性
B. 灵活性
C. 短暂性
D. 突破性
正确答案:ACD 满分:4 分 得分:0
2. 在心理事件模式中,意识流动和放射分三种( )
A.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B. 现实性情节只是承载、联结心理意识的支架、纽带
C. 现实性情景仅仅是心理流程借以展开的触媒
D. 物质事件嵌进人物意识情绪中,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呈现、滑动
正确答案:BCD 满分:4 分 得分:0
3. 艺术概括与科学概括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
A. 以分析、综合、推理、概括为主要手段
B. 艺术概括具有抽象性
C. 始终不脱离具体形态
D. 注重特征描写和细节描写
正确答案:CD 满分:4 分 得分:0
4. 历史上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 )
A.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
B. 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
C. 文化即是知识
D. 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
E.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正确答案:ABD 满分:4 分 得分:0
5.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 )
A. 事件
B. 人物
C. 场景
D. 故事
正确答案:ABC 满分:4 分 得分:0
6. 作品的叙事本身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完成的。叙事学所说的时间的“双重性”是指( )。
A. 故事时间
B. 叙述时间
C. 阅读时间
D. 讲述时间
正确答案:AB 满分:4 分 得分:0
7. 唐代刘知几讲:“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这段话没有体现的文学语言的特点是:( )
A. 精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正确答案:ABD 满分:4 分 得分:0
8.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描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可以分为( )
A. 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B.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D. 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
正确答案:ABC 满分:4 分 得分:0
9. “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表现在()。
A. 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
B. 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
C. 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
D. 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
正确答案:ABD 满分:4 分 得分:0
10. 叙事性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 )时间,而( )时间隐性的,读者要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述时间中去体认,或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把它复原出来。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故事时间
正确答案:AD 满分:4 分 得分:0
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0
1. 从故事发展线索而言,从属事件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但从整个叙事而言,它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2. 文学与科学(指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是创造的社会价值差别(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 得分:0
3. 整体象征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是以作品自身的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思想得。(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4. 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5. 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都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6. 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7. 作家笔下的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8.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有瞬间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的特殊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就是经验内省。(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 得分:0
9. 在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一切景语皆情语”。(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10. 在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一切景语皆情语”。(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0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