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幼儿园课程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 )。
A. 哲学
B. 心理学
C. 社会学
D. 政治学
满分:2.5 分
2. 最近发展区的提 出者是( )。
A. 皮亚杰
B. 维果斯基
C. 斯宾塞
D. 加德纳
满分:2.5 分
3. 认为教育要针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这两种水平,不要只关注儿童发展的过去,更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只有走在发展之前并能指引发展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育的是( )。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斯宾塞
D. 弗洛伊德
满分:2.5 分
4. 学前儿童素质先天性、自然性强,所概括内化的外界文化因素较少,具有原始的结构特性,表现了其素质的( )。
A. 发展迅速性
B. 易塑性
C. 原点性
D. 脆弱性
满分:2.5 分
5. 科学领域课程的内容包 括 ( )。
A. 数学和科学
B. 数学和自然
C. 科学和自然
D. 科学和健康
满分:2.5 分
6.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这个教育要求属 于( )。
A. 艺术领域
B. 科学领域
C. 社会领域
D. 语言领域
满分:2.5 分
7. 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幼儿园的课程蕴藏在环境、生活、游戏和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并在其中发挥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
A. 生活性
B. 游戏性
C. 直接经验性
D. 潜在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角色要求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可以说它把培养( )问题提上了我国幼教发展的日程。
A. 幼儿教师专业水准
B. 幼儿教师知识水平
C.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
D. 幼儿教师专业情感
满分:2.5 分
9. 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这个教育要求属于
A. 艺术领域
B. 美术领域
C. 科学领域
D. 社会领域
满分:2.5 分
10. 教给幼儿的东西,应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这体现了幼儿园课程 的( )。
A. 启蒙性
B. 生活性
C. 活动和直接经验性
D. 潜在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幼儿园课程 是( )。
A. 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B. 幼儿园中的全部活动或教育活动。
C. 幼儿园某一科目客观规律的整体教育结构,或反映幼儿园整体教育客观规律的总体结构。
D. 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
E. 与幼儿个人的能力发展有关的经验的总结,为了发展能力,幼儿园所安排的活动系列。
满分:2.5 分
2. 语言领域课程的目标包括( )。
A. 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B. 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C.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D.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E. 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满分:2.5 分
3. 20 世纪 20 ―― 30 年代幼稚园课程的改革出现的主要著作有( )。
A. 《幼稚园的研究》
B. 《幼稚园课程编制》
C. 《幼稚园组织法》;
D. 《幼稚园教材研究》
E. 《幼稚园教养员工作指南》
满分:2.5 分
4. 素质是人内在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包括( )。
A. 生理素质
B. 智力素质
C. 道德素质
D. 心理素质
满分:2.5 分
5. 20 世纪 20 ―― 30 年代幼稚园课程的改革特点是
A. 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B. 幼稚园课程中国化与科学化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C. 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
D. 幼稚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也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E. 课程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著作。
满分:2.5 分
6. 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 程的基础部分,即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体现在( )。
A. 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
B.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 3 ―― 6 岁的儿童,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
C. 幼儿园课程不是强迫学前儿童进行的课程。
D. 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充分考虑学前儿童全体发展的共同性。
E. 幼儿园课程要适合不同儿童发展的独特兴趣与需要,照顾其个性。
满分:2.5 分
7. 唯理论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一种形式 ,主要观点是( )。
A. 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惟有通过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才能掌握知识。
B. 幼儿园课程应该注重儿童的体验与发现,重视环境创设并引导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C. 认为理念是永恒的,知识是早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
D. 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如何把儿童的先天观念引导出来,注重儿童的理性活动。
E. 认为应把知识看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提倡“从做中学”的课程思想。
满分:2.5 分
8.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 它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问题和“成功”问题的全新视角。
B. 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C. 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
D. 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E. 幼儿园课程应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多种智力的发展。
满分:2.5 分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将幼儿学习的范畴按学习领域的维度,相对划分为( ) 。
A. 健康领域
B. 语言领域
C. 科学领域
D. 艺术领域
E. 社会领域
满分:2.5 分
10. 幼儿园课程与学校课程相比,其独特性在于( )。
A. 注重个体儿童身心发展需要
B. 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
C. 注重“整个儿童”的发展
D. 注重儿童间接经验的获得
E. 注重社会的需要
满分:2.5 分
11. 新《纲要》对我国幼儿园的启示是( ) 。
A. 确立改革的整体观念,以课程形式、方法来说,必须从整体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其利弊,决定其取舍。
B. 课程内容要引导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C. 课程模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
D. 课程的方法、手段应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和个别化。
E. 师生关系方面,应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调动儿童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结果。
满分:2.5 分
12.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指
A. 影响幼儿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
B.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理论领域有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C.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是幼儿园课程的最根本基础。
D. 对幼儿园课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有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和心理动力理论等。
E. 它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会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智能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产生作用。
满分:2.5 分
13. 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主要包括( ) 。
A. 生活即教育
B. 社会即学校
C. 教学做合一
D. 在做中学
E. 活教育理论
满分:2.5 分
14.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 物是( )。
A. 弗洛伊德
B. 埃里克森
C. 华生
D. 马斯洛
E. 斯金纳
满分:2.5 分
15. 在维果斯基的理论中,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为直接的概念是( )
A. 最近发展区
B. 鹰架教学
C. 心理工具
D. 多元智能理论
E. 认知理论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由于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让人们认识到 0 ―― 6岁是人一生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最佳时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幼儿的课程活动就是幼儿 园课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有效的心理工具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将幼儿教育列为第一部分,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招收 3 足岁―― 7 足岁的幼儿,幼稚园课程也改为幼儿园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中,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在表述中较多使用了“体验”、“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是引导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健康、开阔儿童知识眼界、重视智力启发、道德训练,又要关心儿童的情绪、意志、兴趣的发展,注意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据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1925 年,维果斯基发表《心理学与认识的批判》一文,首次明确阐述心理学与认识论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心理卫生教育是指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应付紧急事件的技能 , 并能自觉遵守有关安全制度和行为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既是学前儿童现时的适宜性发展,也是适宜儿童在未来的社会中发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19 世纪中叶,皮亚杰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从此,知识的相对价值问题就与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第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时期主要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儿童中心主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2001 年6 月 29 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新的世纪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在表述上较多使用了“体验”、“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游戏能为儿童提供应付消极情感和解决情绪、情感冲突的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幼儿园课程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 )。
A. 哲学
B. 心理学
C. 社会学
D. 政治学
满分:2.5 分
2. 最近发展区的提 出者是( )。
A. 皮亚杰
B. 维果斯基
C. 斯宾塞
D. 加德纳
满分:2.5 分
3. 认为教育要针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这两种水平,不要只关注儿童发展的过去,更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只有走在发展之前并能指引发展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育的是( )。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斯宾塞
D. 弗洛伊德
满分:2.5 分
4. 学前儿童素质先天性、自然性强,所概括内化的外界文化因素较少,具有原始的结构特性,表现了其素质的( )。
A. 发展迅速性
B. 易塑性
C. 原点性
D. 脆弱性
满分:2.5 分
5. 科学领域课程的内容包 括 ( )。
A. 数学和科学
B. 数学和自然
C. 科学和自然
D. 科学和健康
满分:2.5 分
6.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这个教育要求属 于( )。
A. 艺术领域
B. 科学领域
C. 社会领域
D. 语言领域
满分:2.5 分
7. 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幼儿园的课程蕴藏在环境、生活、游戏和各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并在其中发挥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
A. 生活性
B. 游戏性
C. 直接经验性
D. 潜在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角色要求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可以说它把培养( )问题提上了我国幼教发展的日程。
A. 幼儿教师专业水准
B. 幼儿教师知识水平
C.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
D. 幼儿教师专业情感
满分:2.5 分
9. 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这个教育要求属于
A. 艺术领域
B. 美术领域
C. 科学领域
D. 社会领域
满分:2.5 分
10. 教给幼儿的东西,应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这体现了幼儿园课程 的( )。
A. 启蒙性
B. 生活性
C. 活动和直接经验性
D. 潜在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幼儿园课程 是( )。
A. 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B. 幼儿园中的全部活动或教育活动。
C. 幼儿园某一科目客观规律的整体教育结构,或反映幼儿园整体教育客观规律的总体结构。
D. 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
E. 与幼儿个人的能力发展有关的经验的总结,为了发展能力,幼儿园所安排的活动系列。
满分:2.5 分
2. 语言领域课程的目标包括( )。
A. 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B. 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C.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D.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E. 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满分:2.5 分
3. 20 世纪 20 ―― 30 年代幼稚园课程的改革出现的主要著作有( )。
A. 《幼稚园的研究》
B. 《幼稚园课程编制》
C. 《幼稚园组织法》;
D. 《幼稚园教材研究》
E. 《幼稚园教养员工作指南》
满分:2.5 分
4. 素质是人内在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包括( )。
A. 生理素质
B. 智力素质
C. 道德素质
D. 心理素质
满分:2.5 分
5. 20 世纪 20 ―― 30 年代幼稚园课程的改革特点是
A. 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B. 幼稚园课程中国化与科学化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C. 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
D. 幼稚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也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E. 课程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著作。
满分:2.5 分
6. 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 程的基础部分,即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体现在( )。
A. 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
B.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 3 ―― 6 岁的儿童,这一阶段是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
C. 幼儿园课程不是强迫学前儿童进行的课程。
D. 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充分考虑学前儿童全体发展的共同性。
E. 幼儿园课程要适合不同儿童发展的独特兴趣与需要,照顾其个性。
满分:2.5 分
7. 唯理论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一种形式 ,主要观点是( )。
A. 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惟有通过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才能掌握知识。
B. 幼儿园课程应该注重儿童的体验与发现,重视环境创设并引导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C. 认为理念是永恒的,知识是早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
D. 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如何把儿童的先天观念引导出来,注重儿童的理性活动。
E. 认为应把知识看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提倡“从做中学”的课程思想。
满分:2.5 分
8.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 它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聪明”问题和“成功”问题的全新视角。
B. 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智力是多方面的,智力的表现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C. 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
D. 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E. 幼儿园课程应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多种智力的发展。
满分:2.5 分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将幼儿学习的范畴按学习领域的维度,相对划分为( ) 。
A. 健康领域
B. 语言领域
C. 科学领域
D. 艺术领域
E. 社会领域
满分:2.5 分
10. 幼儿园课程与学校课程相比,其独特性在于( )。
A. 注重个体儿童身心发展需要
B. 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
C. 注重“整个儿童”的发展
D. 注重儿童间接经验的获得
E. 注重社会的需要
满分:2.5 分
11. 新《纲要》对我国幼儿园的启示是( ) 。
A. 确立改革的整体观念,以课程形式、方法来说,必须从整体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其利弊,决定其取舍。
B. 课程内容要引导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C. 课程模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
D. 课程的方法、手段应体现多样化、个性化和个别化。
E. 师生关系方面,应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前提下,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调动儿童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结果。
满分:2.5 分
12.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指
A. 影响幼儿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
B.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理论领域有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C.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是幼儿园课程的最根本基础。
D. 对幼儿园课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有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和心理动力理论等。
E. 它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会因其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智能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产生作用。
满分:2.5 分
13. 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主要包括( ) 。
A. 生活即教育
B. 社会即学校
C. 教学做合一
D. 在做中学
E. 活教育理论
满分:2.5 分
14. 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 物是( )。
A. 弗洛伊德
B. 埃里克森
C. 华生
D. 马斯洛
E. 斯金纳
满分:2.5 分
15. 在维果斯基的理论中,对包括幼儿园课程在内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为直接的概念是( )
A. 最近发展区
B. 鹰架教学
C. 心理工具
D. 多元智能理论
E. 认知理论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由于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让人们认识到 0 ―― 6岁是人一生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最佳时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幼儿的课程活动就是幼儿 园课程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有效的心理工具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将幼儿教育列为第一部分,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招收 3 足岁―― 7 足岁的幼儿,幼稚园课程也改为幼儿园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幼儿园课程指导纲要》中,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在表述中较多使用了“体验”、“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幼儿园课程内容主要是引导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健康、开阔儿童知识眼界、重视智力启发、道德训练,又要关心儿童的情绪、意志、兴趣的发展,注意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据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1925 年,维果斯基发表《心理学与认识的批判》一文,首次明确阐述心理学与认识论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心理卫生教育是指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应付紧急事件的技能 , 并能自觉遵守有关安全制度和行为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既是学前儿童现时的适宜性发展,也是适宜儿童在未来的社会中发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19 世纪中叶,皮亚杰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从此,知识的相对价值问题就与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第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时期主要批判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儿童中心主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2001 年6 月 29 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新的世纪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在表述上较多使用了“体验”、“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游戏能为儿童提供应付消极情感和解决情绪、情感冲突的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