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在评价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是指()。
A. 评价的心理过程
B. 评价的心理状态
C. 评价的心理特征
D. 评价的心理调控
满分:2.5 分
2. 评价者的情感意志特征和情绪状态是指()。
A. 意识倾向性
B. 情意心理
C. 认识倾向
D. 个性心理特征
满分:2.5 分
3. 以评价的肯定与否定界线分,可分为()。
A. 正评价与负评价
B. 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
C. 正评价和外部评价
D. 自我评价和负评价
满分:2.5 分
4. 实施实际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是()。
A. 组织过程心理
B. 设计过程心理
C. 实施过程心理
D. 评价过程心理
满分:2.5 分
5. 对抗、迎合、防卫、怯场心理等属于()。
A. 准备心理和自评心理
B. 受评过程心理
C. 结果反馈心理
D. 评价过程心理
满分:2.5 分
6. 唯恐自评高于外部评价,以影响“人格形象”,于是以较低水平评价自己是()。
A. 过低自我评价
B. 过高自我评价
C. 模糊自我评价
D. 清晰自我评价
满分:2.5 分
7. 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给出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是()。
A. 特尔斐法
B. 专家排序法
C. 经验法
D. 专家会议法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8. 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是()。
A. 权重
B. 权集
C. 权量
D. 权数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9. 以评价主体划分,可分为()。
A. 正评价与负评价
B. 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
C. 正评价和外部评价
D. 自我评价和负评价
满分:2.5 分
10.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工作效果指标所确定的评定标准是()。
A. 目标标准
B. 过程标准
C. 条件标准
D. 结论标准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V
1. :以评价的肯定与否定界线分,可分为()。
A. 外部评价
B. 自我评价
C. 正评价
D. 负评价
满分:2.5 分
2. 确定权重的原则包括()。
A. 导向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可测性原则
D. 目的性原则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8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概括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是平均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模式效应是指以过去的有限经验和固定模式去解释评价结果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指标的可比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共同的属性,能够反映出被评价对象属性中共同的东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指标是抽象的、不可测量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对抗、迎合、防卫、怯场心理等属于结果反馈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强度是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如:等级评定中,什么程度算优、什么程度算良好、什么程度算合格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工作效果指标所确定的评定标准是条件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指标就是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性,它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类群效应是指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酌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经验法是凭设计者的学识修养和工作经验进行筛选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是权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专家会议法是请若干专家,要求每人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直接进行排序,最重要的排第一,然后用统计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根据设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过程指标是评价教育过程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指标的简易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共同的属性,能够反映出被评价对象属性中共同的东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遵从心理是指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酌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评价的心理过程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情意心理,是指评价者的不同的情趣、爱好、动机、理想、需要、价值观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设计过程心理,是指评价人员设计评价方案,特别是评价标准时的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心理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成见效应是主观主义的,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逻辑分析的方法是用逻辑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处理教育评价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反馈的态度要平等相待、期之以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唯恐自评高于外部评价,以影响“人格形象”,于是以较低水平评价自己是模糊自我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启发式反馈可以转移过分关心分数的注意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一种频数资料整理时常用的结构统计量数是比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评价的心理过程,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行为详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随之连续记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在评价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是指()。
A. 评价的心理过程
B. 评价的心理状态
C. 评价的心理特征
D. 评价的心理调控
满分:2.5 分
2. 评价者的情感意志特征和情绪状态是指()。
A. 意识倾向性
B. 情意心理
C. 认识倾向
D. 个性心理特征
满分:2.5 分
3. 以评价的肯定与否定界线分,可分为()。
A. 正评价与负评价
B. 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
C. 正评价和外部评价
D. 自我评价和负评价
满分:2.5 分
4. 实施实际评价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是()。
A. 组织过程心理
B. 设计过程心理
C. 实施过程心理
D. 评价过程心理
满分:2.5 分
5. 对抗、迎合、防卫、怯场心理等属于()。
A. 准备心理和自评心理
B. 受评过程心理
C. 结果反馈心理
D. 评价过程心理
满分:2.5 分
6. 唯恐自评高于外部评价,以影响“人格形象”,于是以较低水平评价自己是()。
A. 过低自我评价
B. 过高自我评价
C. 模糊自我评价
D. 清晰自我评价
满分:2.5 分
7. 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给出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是()。
A. 特尔斐法
B. 专家排序法
C. 经验法
D. 专家会议法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8. 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是()。
A. 权重
B. 权集
C. 权量
D. 权数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9. 以评价主体划分,可分为()。
A. 正评价与负评价
B. 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
C. 正评价和外部评价
D. 自我评价和负评价
满分:2.5 分
10.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工作效果指标所确定的评定标准是()。
A. 目标标准
B. 过程标准
C. 条件标准
D. 结论标准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V
1. :以评价的肯定与否定界线分,可分为()。
A. 外部评价
B. 自我评价
C. 正评价
D. 负评价
满分:2.5 分
2. 确定权重的原则包括()。
A. 导向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可测性原则
D. 目的性原则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8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概括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是平均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模式效应是指以过去的有限经验和固定模式去解释评价结果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指标的可比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共同的属性,能够反映出被评价对象属性中共同的东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指标是抽象的、不可测量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对抗、迎合、防卫、怯场心理等属于结果反馈心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强度是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如:等级评定中,什么程度算优、什么程度算良好、什么程度算合格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工作效果指标所确定的评定标准是条件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指标就是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性,它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类群效应是指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酌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经验法是凭设计者的学识修养和工作经验进行筛选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因素,用来表示每个因素在整体中所占比重大小的数字是权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专家会议法是请若干专家,要求每人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直接进行排序,最重要的排第一,然后用统计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根据设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过程指标是评价教育过程的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指标的简易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共同的属性,能够反映出被评价对象属性中共同的东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遵从心理是指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酌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评价的心理过程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情意心理,是指评价者的不同的情趣、爱好、动机、理想、需要、价值观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设计过程心理,是指评价人员设计评价方案,特别是评价标准时的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心理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成见效应是主观主义的,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逻辑分析的方法是用逻辑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处理教育评价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反馈的态度要平等相待、期之以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唯恐自评高于外部评价,以影响“人格形象”,于是以较低水平评价自己是模糊自我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启发式反馈可以转移过分关心分数的注意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一种频数资料整理时常用的结构统计量数是比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评价的心理过程,是指在评价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行为详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随之连续记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