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及设计》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及设计 2015-03-17 12:44:34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社会教育目标
B. 社会教育内容
C. 社会教育方法
D. 社会教育途径
满分:3 分
2.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师幼通过对话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问题,也可以解答幼儿的问题,不受时间、地点和人物的限制。在课内、课外、个人或集体都可以采用,这一方法是
A. 讲解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观察演示法
满分:3 分
3. 提出儿童的课程有个中心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教育家是:
A. 陈鹤琴
B. 陶行知
C. 张宗霖
D. 蔡元培
满分:3 分
4.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多少,这一环节是
A. 活动名称
B. 活动评价
C. 活动准备
D. 活动延伸
满分:3 分
5. 个人试着设身处地地去扮演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不属于自己角色的行动过程,从而形成角色所需要的某些经验和行为习惯,这一方法是
A. 角色扮演法
B. 移情训练法
C. 价值澄清法
D. 强化评价法
满分:3 分
6.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准备通过哪些途径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得以延续和巩固。
A. 活动名称
B. 活动评价
C. 活动过程
D. 活动延伸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下面三种东西你最喜欢哪一种? A.玩具 B.小朋友 C.食物,这种价值澄清法属于
A. 价值排队法
B. 澄清应答法
C. 价值表决法
D. 讨论法
满分:3 分
8. 教师根据制订的评价指标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分析活动的成效的环节是
A. 社会教育目标
B. 社会教育内容
C. 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D. 社会教育途径
满分:3 分
9. 教师或家长通过儿童的现实生活事件或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方式,引导儿童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位置考虑问题,使儿童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
A. 角色扮演法
B. 移情训练法
C. 价值澄清法
D. 强化评价法
满分:3 分
10. 教师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过程中,组织幼儿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自己,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锻炼,以形成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 参观法
B. 行为练习法
C. 强化评价法
D. 榜样示范法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方面的内容包括
A. 社会环境的认知
B. 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认知
C. 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D. 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其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渐萌发社会小公民的意识。
满分:3 分
2. 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规定
A. 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B. 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C. 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D. 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E. 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满分:3 分
3.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内容的特点
A. 基础性特点
B. 全面性特点
C. 生活性特点
D. 时代性特点
满分:3 分
4. 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目标的规定是
A. 愿意与他人共同游戏、活动并友好相处
B. 善于与人交往,懂得问候、交谈、与人合作及参与活动的技巧,掌握几种交往策略
C. 能主动帮助弱小同伴,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老人和残疾人,经常自愿地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
D. 鼓励幼儿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培养诚实、勇敢、守纪等基本品质,培养幼儿开朗的性格
E.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使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初步产生对集体的关心喜欢之情
满分:3 分
5. 运用移情训练法应注意
A. 创设的情境应该是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
B. 要通过换位,让儿童去理解他人的情绪
C. 不断变换移情对象的身份
D. 用儿童形成的良好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
E. 教育者要真情地与儿童一起进行训练
满分:3 分
6.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依据
A. 以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
B. 以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
C. 以幼儿园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依据
D. 以教师的活动设计为依据
满分:3 分
7. 讲解法的局限性是:
A. 幼儿以听教师讲为主,没有充分的机会对所学内容及时做出反馈
B. 幼儿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易充分发挥
C. 讲解单调,幼儿的注意不易保持
D. 讲解的内容、方法统一,很难照顾到个别差异。
满分:3 分
8.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依据有
A. 以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为依据
B. 以社会现实为依据
C. 儿童本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
D. 以家长的价值观为依据
满分:3 分
9. 教师运用强化法时,应注意
A. 强化要及时
B. 强化要恰如其分
C. 以表扬、奖励为主
D. 严禁体罚、恐吓、辱骂或变相体罚
满分:3 分
10. 社会教育中幼儿所应了解的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包括
A. 社会机构
B. 社会角色
C. 民族
D. 人际关系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向幼儿出示的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录像等可以是他们被感知的材料方法是讨论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而言,个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部分,还包括兴趣、爱好、需要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开始了德育向社会教育的复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开始了德育向社会教育的复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师会用自身的形象来教育幼儿,形成良好社会品质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活动名称要写清楚社会教育活动的类型,使用于哪个年龄阶段,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不考虑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需要,也不考虑幼儿的个性、道德以及社会性行为等方面发展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活动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包括对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的教育,活动设计要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教育活动之中,即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整体发展,另外,活动设计还应将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加以整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强化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评价从而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内容是幼儿园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和手段,是幼儿教师设计和实施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社会现实为幼儿社会认知提供了依据,也为幼儿社会教育提供了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在活动之前,教师和幼儿做好的相关准备。包括物质材料方面的准备,即录音机、场景布置等。还要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多少会决定活动设计的成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父母不允许幼儿违背大人的意愿,不容忍幼儿有自己的想法,给予幼儿的温暖、同情较少,幼儿容易变得顺从、压抑、自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和活动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幼儿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锻炼,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教师经常会采用强化评价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在移情训练中,教师可以不和儿童一起进行训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让儿童以三四种事物为对象,根据自己认为的重要性为它们排名次,并说明这样排的原因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陈鹤琴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这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论述幼儿园社会教育及实施的著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观察演示法是幼儿园在社会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组织幼儿到幼儿教育机构外观察社会现象,让幼儿在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思考中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和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移情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儿童以后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理解与共鸣,但不能只停留在对情况的理解和分享上,还应对他们进行良好的行为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儿童形成的良好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