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幼儿学习心理学》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幼儿学习心理学 2015-03-17 12:45:21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娱乐论,经典的游戏理论,“娱乐论”亦称“娱乐-放松说”,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M.Lazarus)和()。
A. 霍尔(S.Hall)
B. 席勒(J.C.F.Schiller)
C. 斯宾塞(H.Spencer)
D. 帕特里克(Patrick)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 练习论,经典的游戏理论,“练习论”或“生活预备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
A. 席勒(J.C.F.Schiller)
B. 斯宾塞(H.Spencer)
C. 帕特里克(Patrick)
D. 格罗斯(K.Groos)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自我情绪体验出现在,()。
A. 6岁左右
B. 5岁左右
C. 3岁左右
D. 4岁左右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7 道试题,共 17.5 分。)
V
1.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 规性游戏阶段(12―13岁)
B. 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
C. 规则性游戏阶段(7―11、12岁)
D. 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
满分:2.5 分
2. 心理学家对友谊作了一下界定:
A. 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
B. 友谊是一种较为持久的稳定性关系;
C. 友谊是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性支持位情感特征的关系;
D. 友谊是发型及所从事的活动而发生变化;
满分:2.5 分
3.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儿童掌握道德行为方式:
A. 通过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详细讲解和练习,使儿童熟练掌握幼儿园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B. 分析某些典型人物的道德行为,使儿童从中受到启发;
C. 在做某件好事之前,组织儿童讨论所应采取的行动步骤;
D. 分析总结道德行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E. 培养儿童具有独立地、主动地选择道德行为方式的能力。
满分:2.5 分
4. 品德结构包括的心理成分有: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满分:2.5 分
5. 创造性游戏包括()等。
A. 角色游戏
B. 表演游戏
C. 建筑游戏
D. 手工游戏
满分:2.5 分
6. 精力过剩论经典的游戏理论,其代表人物是()。
A. 英国的社会学家席勒(J.C.F.Schiller)
B. 德国的思想家席勒(J.C.F.Schiller)
C. 英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H.Spencer)
D. 德国的思想家斯宾塞(H.Spencer)
满分:2.5 分
7. 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准备
A.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显示生活的印象,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B. 提供适合的创作、设备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
C. 提供充足的自有活动时间,保障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D. 可以促进幼儿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不断发展。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说讲法也是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兴趣的方法,就是把文学作品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给幼儿听,为帮助幼儿记忆可以配合木偶、幻灯、图片等直观教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编制的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品德结构包括三个心理成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语音指语言的词语,是语言的一种物质外壳,也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单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学习,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规则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性别的时间恒常性,也称性别的稳定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说讲法,是把文学作品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给幼儿听,为帮助幼儿记忆可以配合木偶、幻灯、图片等直观教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听读法,是指教师把文学作品读给或讲给幼儿听,从而丰富幼儿的新词汇的一种方法,幼儿从中可以学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语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的方法有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榜样示范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碱性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从社会化程度角度划分,游戏可分为无所事事游戏、单独游戏、旁观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道德是人为现象,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人们的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实词是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等,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创造性游戏又可以分为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偏正复句包括连贯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娱乐论,经典的游戏理论,“娱乐论”亦称“娱乐-放松说”,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M.Lazarus)和帕特里克(Patrick)。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最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外在体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品德是通过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化道德规范后形成的心理品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塞尔曼(R。Selman)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儿童对不同观点进行协调能力的发展标志着其认识社会关系方式的重新建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实现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时间的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的作用,认为社会行为(主要指道德行为)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游戏可分为:机能游戏、建筑性游戏、假装游戏和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品德结构的心理成分互补、互相制约,共同影响个人的道德面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合作游戏,这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则,甚至有首领的共同活动。它有明确的目的、分工和合作,儿童在游戏中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分工合作,服从首领的指挥,按自己的角色去完成任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各类句子的变化,句子的次数进一步增加,口头表达的顺序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发展,连贯性的表达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朗读法:朗,就是正确地念;读,就是响亮的声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幼儿园常用的语言教学法有说明法、教学法、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朗读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掌握语音是学会说话的先决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