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桑代克出版了《心理与社会测量学导论》,标志着教育测验运动开始的是()。
A. 斯通
B. 桑代克
C. 费舍尔
D. 冯特
满分:2.5 分
2. 提高评价的可靠性,避免自评中的“报喜不报忧”现象,同时也可提高评价结论的权威性,使之易于为大家接受的是()。
A. 预评价
B. 总评价
C. 阶段性评级
D. 复评价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经久不忘、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是()。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参照效应
满分:2.5 分
4. 在某种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的是()。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绝对评价
满分:2.5 分
5. 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并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是()。
A. 教育评价目的
B. 教育评价方案
C. 处理评价结果
D. 评价结果反馈
满分:2.5 分
6. 我国初步建立高教评价制度是在()。
A. 1990年
B. 1980年
C. 1970年
D. 1960年
满分:2.5 分
7. 在处理教育评价结果时,总体上对评价单位或个人提出一个定性或定量的综合意见的是()。
A. 形成综合判断
B. 分析诊断问题
C. 数据处理
D. 资料整合
满分:2.5 分
8. 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酌一种心理现象是指()。
A. 类群效应
B. 遵从心理
C. 逆反心理
D. 本位心理
满分:2.5 分
9. 评价人员运用适宜的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评价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处理,形成对评价对象的综合性判断意见,作出评价结论的是()。
A. 教育评价目的
B. 教育评价方案
C. 总结评价结果
D. 教育评价资料的处理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0. 1890 年第一次使用“智力测验”这个术语的是()。
A. 费舍尔
B. 冯特
C. 卡特尔
D. 泰勒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V
1. 受评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
A. 应付心理
B. 迎合心理
C. 自卫心理
D. 抵触心理
满分:2.5 分
2. 广义的学前教育评价包括()。
A. 学前教育目标评价
B. 学前教育课程评价
C. 学前教育内容评价
D. 学前教育方法评价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8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趋中”趋势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对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就常常要涉及班子的凝聚力、管理的科学性等问题,而这些方面一般要从质的角度去考察和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情意心理是指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评价可靠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参照效应是指某些评价对象的 “ 形象 ” 影响着对另一些评价对象的印象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育测量师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某一方面作出事实判断,并进行赋值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教育评价方案是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并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以外确定一个标准,通常是既定目标,将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程度,作出价值判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学前教育评价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幼儿全面发展的保育教育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在幼儿园中多种教育活动体现相同的一种教育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1879 年冯特在德莱比锡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进一步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设计了种种周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案的测量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美国教授泰勒于 1934 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就是教育评价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 PEA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先后效应是指对评价对象设想完美的先期印象影响实际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学前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教育评价方案是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并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反馈后的评价是追踪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个体差异内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将该类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及其程度;或用某种方法把所有评价对象排成先后顺序,判断每个对象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学前教育评价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功能表现越来越明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育评价的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评价报告是在教育评价工作完成之后,为便于反馈评价信息和结论,而对评价过程,结论进行全面叙述和提出相关建议的报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1950年古里克生发展了经典测量理论,使其系统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传统的教育评价以评价者为主体,被评价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为了保证学前教育评价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要简便易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定性评价是收集数据资料,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作出定量结论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教育测量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以评价主体的需要和目标位标准来评判某些属性或现象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经久不忘、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1779 年冯特在德莱比锡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进一步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设计了种种周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案的测量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1950年泰勒发展了经典测量理论,使其系统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第一个智力量表是《比纳――西蒙量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桑代克出版了《心理与社会测量学导论》,标志着教育测验运动开始的是()。
A. 斯通
B. 桑代克
C. 费舍尔
D. 冯特
满分:2.5 分
2. 提高评价的可靠性,避免自评中的“报喜不报忧”现象,同时也可提高评价结论的权威性,使之易于为大家接受的是()。
A. 预评价
B. 总评价
C. 阶段性评级
D. 复评价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经久不忘、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是()。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参照效应
满分:2.5 分
4. 在某种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作出鉴定的是()。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绝对评价
满分:2.5 分
5. 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并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是()。
A. 教育评价目的
B. 教育评价方案
C. 处理评价结果
D. 评价结果反馈
满分:2.5 分
6. 我国初步建立高教评价制度是在()。
A. 1990年
B. 1980年
C. 1970年
D. 1960年
满分:2.5 分
7. 在处理教育评价结果时,总体上对评价单位或个人提出一个定性或定量的综合意见的是()。
A. 形成综合判断
B. 分析诊断问题
C. 数据处理
D. 资料整合
满分:2.5 分
8. 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行为、观点变化酌一种心理现象是指()。
A. 类群效应
B. 遵从心理
C. 逆反心理
D. 本位心理
满分:2.5 分
9. 评价人员运用适宜的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评价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处理,形成对评价对象的综合性判断意见,作出评价结论的是()。
A. 教育评价目的
B. 教育评价方案
C. 总结评价结果
D. 教育评价资料的处理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0. 1890 年第一次使用“智力测验”这个术语的是()。
A. 费舍尔
B. 冯特
C. 卡特尔
D. 泰勒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5 分。)
V
1. 受评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
A. 应付心理
B. 迎合心理
C. 自卫心理
D. 抵触心理
满分:2.5 分
2. 广义的学前教育评价包括()。
A. 学前教育目标评价
B. 学前教育课程评价
C. 学前教育内容评价
D. 学前教育方法评价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8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趋中”趋势是指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对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就常常要涉及班子的凝聚力、管理的科学性等问题,而这些方面一般要从质的角度去考察和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情意心理是指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评价可靠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参照效应是指某些评价对象的 “ 形象 ” 影响着对另一些评价对象的印象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育测量师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某一方面作出事实判断,并进行赋值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教育评价方案是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并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以外确定一个标准,通常是既定目标,将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程度,作出价值判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学前教育评价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幼儿全面发展的保育教育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在幼儿园中多种教育活动体现相同的一种教育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1879 年冯特在德莱比锡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进一步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设计了种种周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案的测量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美国教授泰勒于 1934 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就是教育评价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 PEA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先后效应是指对评价对象设想完美的先期印象影响实际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学前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教育评价方案是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并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反馈后的评价是追踪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个体差异内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将该类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及其程度;或用某种方法把所有评价对象排成先后顺序,判断每个对象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学前教育评价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功能表现越来越明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育评价的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评价报告是在教育评价工作完成之后,为便于反馈评价信息和结论,而对评价过程,结论进行全面叙述和提出相关建议的报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1950年古里克生发展了经典测量理论,使其系统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传统的教育评价以评价者为主体,被评价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为了保证学前教育评价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要简便易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定性评价是收集数据资料,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或数学方法,作出定量结论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教育测量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以评价主体的需要和目标位标准来评判某些属性或现象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经久不忘、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1779 年冯特在德莱比锡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进一步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设计了种种周密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案的测量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1950年泰勒发展了经典测量理论,使其系统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第一个智力量表是《比纳――西蒙量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